父母先做好这件事,不然白费力气!
写在前面
“上学期总是离满分差一点,新学期要细心,拿个一百分让我看看。”
“你在新学期如果能名次往前十名,想去哪个游乐园都行,迪士尼都行,要是还这样,就老实给我上补习班,哪都别想玩了!”
慧慧也在开学前被自己的爸妈一通语重心长的教育,教育完了夫妻两个看到女儿乖巧点头,就觉得已经完成了家长该做的事。
一个开始打电话约麻将,一个捧起手机刷起了网剧,谁都没有注意到慧慧拎着小书包进自己房间时翻起了白眼。
总给孩子提要求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
口头要求孩子,纯属白搭!
上过学的我们其实都应该很清楚,学习就是一件很苦很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在生了孩子之后就觉得只要轻飘飘地嘱咐几句,孩子就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许多家长都在苦恼“孩子怎么说都不听”。
就是因为说话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不论什么要求只要上下嘴皮一碰就能说出来,但孩子要因此付出的努力可能是以前的十倍几十倍。
既然那么苦,我为什么要听爸妈说的话?
01
古有孟母三迁,说的就是孟母为了孟子能够好好读书搬了三次家的故事。由此可见,环境和教育方法才是造就人的根本,而不是天天提要求。
如果孟母没有搬家去书院附近居住,还是住在墓地旁,只天天对孟子说:
“孩子啊,你得好好学习啊。”
孟子恐怕最后也只能成为一个帮人操持丧事的普通人,而不可能成为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流传千古了。
现在当然居住环境已经不再成为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转而变成一个家庭里有没有合适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影响。
希望孩子好好学习,那家里是不是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充足的课外读物能开拓孩子的眼界,有没有一个安静的、适合读书学习的氛围呢?
试想一下,如果家里成天都充斥着打麻将斗地主的声音,或者是播放着电视剧,孩子再集中的注意力也会不断地被这些干扰,那还能好好学习么?
02
“那我给孩子买书可舍得花钱了,家里特地弄了个书房给他买了几柜子书,但他就是不读,气死我了只好打他。”
可是这几柜子书里,没有一本是买给家长自己看的。
家长还会说:
“我都结婚生孩子了,还读什么书?我就想着能把孩子培养好不就好了么?读书现在是他的事了不是我的。”
但如果你对自己都一副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的模样,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力争上游呢?不爱阅读的家庭,却偏偏想要靠提要求就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这实在是很难发生的奇迹。
在督促孩子之前,父母实在很应该先充实一下自己,把打麻将或是追剧玩手机的时间空出来,静下心好好读一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先得到沉淀,再去同孩子谈读书的好处,才能变得有说服力。
“我今天读了一本很不错的书,特别有意思,愿意听我跟你讲讲吗?你今天呢,上学有没有心得体会想同我聊聊的?”
当孩子受到你潜易默化的影响,自然也会越来越喜欢读书,先充实自己,比成天只记挂督促孩子有用得多。
03
孩子是父母的升华
现在有种说法叫“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但其实不是,孩子只会更进一步,把父母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升华。
如果你碌碌无为,孩子只会一无是处;如果你努力向上,孩子则会奋力飞翔!
想让孩子爱读书,你先成为爱读书的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