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耘说技巧】“异性喻”和“状元变宾客”
说梦
诗/邹平
说梦的人
混迹于草木
骑着山河
母亲位列末席
那渐生微寒的暮雨里
我们谈论雪
但不急于交出内心的秋天
那些正在到来的事物
技法:
【异性喻】先重温比喻的基本结构:本体+喻词+喻体。比喻,给我们的印象是在相同词性中展开,最常见的是名词像名词,举个最简洁的例子,江山如画。如果我说江山如作画,似乎“有违”常规了。如果我说江山如仙人作画,“违规”得更厉害。
异性喻,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不同词性的词(组)间形成比喻关系,甚至是词(组)与句子间形成比喻关系。此技法可以增加诗歌的新奇感和陌生感。
剖诗:
野花如星星点灯
野花,名词。星星点灯,主谓宾都有了,是一句话。把一个名词比喻成一句话,想不新奇都难。
造句:
1.不同词性的词(组)间形成比喻关系
(1)
(2)
解读:名词像动宾词组
(3)
黄河像万马奔腾
黄河有时也像万马齐喑
解读:名词像主谓词组
2.词(组)与句子间形成比喻关系
(1)
解读:句子像偏正词组
(2)
解读:名词像句子
重点:
此技法的核心是本体喻体的词性不同,而不是词和词组的差别。举个失败的例子:
一边是名词,一边是偏正词组,初学的朋友还以为技法使用成功了,其实没有。我们看这个比喻新奇吗?不新奇。为什么?因为偏正词组的本质是一个穿了外套的名词,所以,“父亲像苍老的树”本质是“父亲像树”,仍是名词像名词,而不是像其他什么词。
感悟:
后来有人尝试:本体喻体间的背离
思考:
夜宿腊姑村张虾海家
诗/刘年
墙角,有一个鼓鼓的蛇皮袋
一定有黄鳝钻出深夜
我缺少一个不怕水蛇的二姐
什么在响?悉悉索索地。像老鼠
第二天,忍不住打开那个蛇皮袋
全是洋芋,长着小手似的芽,要爬出来一样
技法:
【状元变宾客】今天从“吃食堂”谈起。吃食堂外国人会吓一跳,是把食堂吃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在食堂吃饭。食堂原本是状语,让我们的老前辈说着说着就改成了宾语。吃食堂,说了这么久还这么有新奇感。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新创造一些语句,用在诗里,其效果可想而知。
状元变宾客,此名为了便于记忆,实为状语变宾语,是指在诗歌创作中,把状语挪变成宾语,以此增加诗歌的新奇感。
剖诗:
深夜,一定有黄鳝钻出
一定有黄鳝钻出深夜
造句:
1.
修改:我们呼吸春天
初稿:白云下,卓玛放牧
修改:卓玛放牧白云
修改:她在思索大海
初稿:黄昏,刺客杀人
修改:刺客杀黄昏
重点:
此技法的重点在谓语动词,要求谓语动词具备接宾语的能力。举个失败的例子:
初稿:清晨,我们跑步
修改:?
没法改对吧。失败的原因是,跑步这个谓语动词不具备接宾语的能力。
感悟: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评媒编辑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