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小姐姐系列:越来越爱山
【中年小姐姐】系列,是我关于工作/生活/旅行的见闻和感悟,欢迎围观一个30+小姐姐的真实分裂人生。
上礼拜六去爬山,沿着石阶一路攀爬到顶,满眼翠绿、端然,幽静,很是惬意。不料下山的时候,心情太过飞扬,脚步飘飘,摔了一跤。
当下脚踝痛到钻心,坐在地上动弹不得,眼泪就没止住往下掉。路人哈哈大笑,对着一旁的吕同学说,“小伙子,你表现的时候到了”,然后悠然离去。我又哭又笑,等止了痛,一瘸一拐地下山,得到一个安慰的奖励:冰激凌。
这几日,脚踝并没有痊愈,却又在心里策划了起来,等好了,要去更远的山里走走。
越来越爱山,这是近两年才惊觉的事实。
年少心境不是如此。作为一个内陆小镇生长的少女来说,心心念念向往的不是山,而是海。
大海,遥远,浪漫,辽阔又莫测,可以满足一个内陆少女对于远方,所有的诗意想象。
第一次见到大海,是18岁的夏天,一大帮同学去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大巴车一路颠簸,海的神秘面纱一角刚刚露头,同学就集体欢呼起来,啊,大海!
那天夜里,一群同学翻宿舍大门出去,为了看海上的日出。清晨的海,是有点骇人的,隐隐透着危险的气息,那无常让人有着刺激感和欢悦。等太阳出来,一群女生脱掉鞋子,手挽着手踏浪,在沙滩上写下喜欢的男孩的名字。
后来见过许多的海。厦门的海,日本的海,法国南部的海。
心情低沉的时候,困顿挣扎的时候,喜欢去海边走走。海的辽阔和浩瀚,让人心境舒朗,在海边听到年轻歌手弹着吉他唱情歌,心情会立刻明媚起来。海边的风,和别处也是不同的,带着一点点咸,一点点遥远的,超脱世俗琐碎的轻。
30岁后,却越来越爱往山里跑。它恒定,静谧,稳重。有种与世隔绝感,还带着一点点冷傲和势利。
渐渐地,我知道为什么年少的时候不爱山。
因为它的恒定,就意味着枯燥,它的冷傲势利,是需要你耐下心,舍得出力气,攀爬到顶,才能看到别样的风景——重点也不是山顶的风景,而是你在流汗的过程中,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中年人才需要这样的掌控感,对体力的,对心气的;爬山和写作一样,是用极致感性的方式,诠释理性的心灵模式。
山里远比海边更静。日出日落,清风鸟鸣,都让你心静;那种静,是不惹尘埃的静,它会让你观照内心。这也是为什么人到中年会爱山,山是向内的,海是向外的——向内的探索,远比向外征讨更紧要。
当然,去山里走走或者小住两天,都是好的。我喜欢山里的寺庙,喜欢烟雾缭绕的仙境袅袅,喜欢听经文,像一次对世俗世界的短暂逃离。
尤其是夏天,山里的静和郁郁葱葱的绿,还有微微的凉,都可以隔绝尘世的焦灼,炎热和暴躁。
中年小姐姐系列:
9年前的片段
10年前的片段
我想开了,累了就休息
理性购物者
狠角色
我和855
消失的按摩店
自媒体三年,我的爱与痛
在浅草寺求了个签,心情大好
东京的街头,再也没有赤名莉香
END
本期作者:李娜,一个疯狂又理性的水瓶座少女。爱美爱文艺,也非常独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弯路,每一步都算数》,公众号:与尔同消万古愁(shov),微博@与尔同消万古愁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