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条“潜规则”,最好早些醒悟!
昨天同学群里很热闹,有同学发了张初中毕业照,让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回忆起刚毕业那会的时光。
有位男生说:“如果回到二十几岁,我一定不会因为吃不了苦而选择离开北京。”
说话的这位男同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后来觉得工作辛苦、压力大,于是回到新疆伊利当了一名老师。现已婚生子,老婆刚怀了二胎,他当老师的工资收入,也仅能够维持基本家用,年少那些游走四方的梦想,彻底变成幻想了。
他的感概引发了群里前所未有的大讨论,大家的话题聚焦在“对于二十几岁的人来说,哪些事情越早醒悟越好呢?”
我们都知道,决定人一生命运的是心态、习惯、细节和机遇,二十几岁恰好是人生最佳的选择时期,所以有人说过:“一个人在二十几岁时的行为见识,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
因为到了三十几岁,事业、婚姻、生活态度等这一切都已经定形,不再那么容易改变了。
80后的我们,已经永远离开了二十几岁的时光,而对于那些即将二十多岁或者正值二十多岁年纪的人来说,以下这这些道理,越早醒悟也就越可以稳妥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01
爱钱并不可耻
鲁迅在《坟·娜拉走后怎样》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可见钱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二十几岁的人,却更喜欢谈梦想和自由,反而觉得谈钱太俗,甚至有些可耻。
事实是钱不仅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我们的自信和尊严,而且喜欢钱的人会更愿意奋发图强,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
查理.芒格在做律师的时候也是二十多岁,因为赚的钱无法满足家庭的开支需求,他想要拥有比资深律师更多的收入,于是他开始寻求律师业务之外的投资。
也正是因为他对赚更多钱的渴求,才促使他不停的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当他和沃伦.巴菲特相识的时候,两个人才会有那么多共同的话题,也为此创造了一段金融界的佳话。
虽说巴菲特和查理的交集不单单是因为查理爱钱,但如果查理不爱钱,没有赚钱的欲望,他们之间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共同话题。
当然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钱不择一切手段,甚至无视法律法规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也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都是说,君子虽喜欢钱财,但是必须是正路来的。
有人说,金钱本身是一种社会符号,是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为只有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之后,才可以实现自己并帮助他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那么,从今天开始,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开始自己人生的财富积累吧。
02
磨难并不可怕
二十几岁,除去那些继续在学校里学习深造的,大部分人已经进入社会,也有人已是一个孩子或者几个孩子的父母。
而有很多人都是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命运推着站在那样的位置,难免会经受种种磨难,而面临磨难,是迎头而上还是消极应对,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命运。
2004年大学毕业,我一个人从黑龙江坐火车到了深圳,住在20几个人的合租的农民房里,每天早上8点上班,一直要工作到10点,每个月的工资除去日常开支,全部攒起来给正在读书的妹妹们交学费。
虽然那会为了给妹妹攒学费我必须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是绝不会满足于永远当一名普通文员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停止看书,每个周末都会去书城听一些讲座,一边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一方面时刻在寻找更适合我的机会。
一年后我选择加入了现在的公司,又有幸参与了公司的一个新项目,直到见证了公司的上市。
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是,我在面对现实给予的磨难时,内心依然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
换句话说,我经历磨难时,时刻准备着要穿越磨难,凤凰涅槃,而没有陷入另外一种极端,那就是被残酷的现实消磨了最初的激情与锐气,满足于现状。
以前我们常说,在困境中要坚韧不屈、要奋发图强,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另有一点是,在苦难之中,我们还要做好改变自己命运的准备,随时听从机遇的召唤。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把艰辛的生活当成是永远的重负,而是应该把它当成一种过程,时刻都准备着从艰难之中穿越出去,享受战胜自己的喜悦。
03
记得有位自媒体大V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年轻人就应该去更有挑战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因为二三线的城市,更像是温室,最能弱化一个人能力,限制一个人的发展。
因为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喜爱安逸、享受舒适的惰性。许多少年时满怀壮志、朝气蓬勃的人,最后之所以一事无成,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安逸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待久了,渐渐地失去了斗志,缺少走出去为事业拼搏的勇气。
再加上舒适的环境缺少激烈的竞争,人的思维能力和机变能力也渐渐地迟钝,失去敏锐性,最终,只能成为环境的奴隶,庸庸碌碌地走过一生。
前段时间回新疆休假,见了很多老同学,和其中一个要好的朋友聊天就能深切的感受到环境对他的影响,他和我一样也是二十多岁大学毕业,不同的是他考上了石河子的公务员,而我选择到深圳打拼。
目前他虽也是结婚生子,有房有车,但整个人毫无活力,有种混日子的感觉。
我建议他培养业务爱好,或者继续进修,他说自己已经没有那个勇气了,懒得折腾。因为身边的人都是那样生活,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如果生活在一个益于成长的大环境,能使人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挥自己才能;如果生活在一个不宜成长的狭小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更容易像我那位同学一样停止成长。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许对现在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与其不断地抱怨坏环境,不如主动选择适宜成长的环境,不断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
04
前几天有个94年出生的男孩面试项目经理的岗位,由于之前的一份工作只干了2个月,于是我特别问了下他离职的原因。
他说因为在团队中,他就是打杂的,每天就干点填写项目进度表、做会议纪要等琐碎的事情,没意思。我问他希望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他说,要找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
再问他,具体什么样的工作他会认为有挑战性呢?他居然耸耸肩,告诉我得试了才知道。
其实带团队以来,这类面试者我见过很多,都有个通病,就是认为自己很牛,但是又不愿意脚踏实地的付出,这也是很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你二十刚出头,没有经验不被人重视很正常,比别人工作时间长点、甚至干点打杂的活也在情理之中,这种时候需要暂时降低一下自己的事业野心,脚踏实地,做好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这样才会更快的完成经验的累积,或许也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生活中那些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永远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由点点滴滴的经验,点点滴滴的努力,汇集而成的。
那么,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就要暂时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远大抱负、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踏实走好当前脚下的路。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内容...
我看起来没事,其实碰一下就想死
要不是因为爱你,谁TM愿意烦你控制不住和情人欲火焚身,结果……节俭久了是会变态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