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你同行,只为了知遇一种光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与你同行,只为了知遇一种光暖

2018-01-27 21:32:10 作者:高穹 阅读:载入中…

与你同行,只为了知遇一种光暖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本账号!作者:高穹

  心情文摘经授权发布本文!

  运筹了半年之久的“风花雪月”云南之旅截止此刻已回溯一帧章台杨柳似的追忆,接下来是慢慢地回味和品嚼的过程

  或许有文友正期待我将一路的喜闻乐见涉笔成趣一篇文字。我一贯不擅长写游记,但既然游走过一些地方,看见并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地域风情了解深入了它的沧桑洗练,变迁始末,那我就不能像燕雀除了声音不曾给天空留下一丝痕迹,终要像涂鸦的孩子,即便吉光片羽也算是填补了自己人生的某一页空白。故而,一则,二则,三则...... 故事便有了存在理由

  

  临行前一天,我还一身烟火地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因几天之前已为此次行程未雨绸缪,蓄势而为。蓦然,一条来自“走着瞧”旅行管家的信息炸响了冷寂空间,点开,不啻一串炫目却闹心的爆竹,正慢条斯理地燃放着一腔热情却也在催毁着一腔如烟花般绽放的心绪

  之前说好,要来一场只关乎风月,不关风雪的行旅。但有风月相伴的行旅难免风雨兼程,时而还会雨雪交加。尘世乱象,变幻莫测,每一刻都不是心数已定的刻板,有可能上一刻还朗朗乾坤,下一刻便哀鸿遍野。我之所以会过甚其辞,只能说我是个经不起一丝风雪的人。这与旅游管家无关,人家就算照本宣科,也是在张本继末,试图梳理我纷乱的心结尽地主之谊,但我那依依垂柳般的思绪此时却像爬满了虱子的袍子,已经回不到先前的光、鲜、亮、暖的纹路里了。

  我们此行四人,三个大人,两个家庭一个孩子。一个看似八卦阵的布局,实际迷津易渡。四人是包括我和爱人还有一个家长和她的孩子。之前旅游管家发来的旅游管理条例说明及合同书,我也只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简略看了看。直到彼刻旅游管家娓娓道出住宿安排,因合同里规定小孩子不占床位,要求三个大人一个孩子共宿一室时,我那顺丝顺绺的思绪如遭疾风冷雪的侵袭般,瞬间凌乱而凄冷,前瞻后顾皆无路。那时我看到了虱子,对,从思想里爬出来的虱子,各个带着攻击性。旅游管家越是上纲上线,它就越是步步为营。什么礼贤仁让的,绝对不行,四人一个房间,一男两女混搭,不伦不类关键要如何应对晚间冲澡这一尴尬场面

  无疑那一刻我的心情糟糕透了,那些虱子像是被一只大手攥住,只需轻轻一挥动,即可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由晴天黄日被抛向阴云密布中,这样它们便因急不择路而更加狂躁不安。最后我整个思想都被虱子掌控,慢慢汇集成占山为王的响马,驰骋不羁,无论如何驾驭都要以处理好四人两家的住宿问题前提,即便有违之前旅游合同规定也决不退让。

  我划一不二的说辞让旅游管家瞬间潮汐般隐退,正在我为此事躁动不安时,十几分钟后又见她回潮般的信息,被告知,有一家庭雷同我们的组合,只不过他们是分家不分心的至亲家人,就算四人住在同一个大房间也没什么两说的。但为了满足我们这组特殊家庭的合理需要,旅游管家时先同人家协商,做了思想工作,然后又与我进一步商榷,甄选出最适合我们的住宿标准,让我参考。可见旅游管家为我们的住宿煞费了一番口舌和苦心。今天看来我当时毅然同意以拆离我和爱人,分别与其他两家拼凑同塌而眠作为妥协,毋庸讳言是被旅游管家的职业操守所折服......

  几经辗转,当一切尘埃落定,我翻涌的心绪像被船体犁开的水面,船过水弥,思想里的虱子纷纷被湮覆其中,顿还心情一片波恬浪静。

  

  再怎么运筹帷幄,也会百密而一疏。从大连到昆明的航班,沿途要转站到南昌。在行程中,飞机落定一站点,我们误以为已经抵达目的地,稀里糊涂与乘客们下了机,在大厅等候提取行李,直到运输带停止运行,也没侯到我的拖箱。正疑虑间,机场工作人员前来询问情况,拿过我的托运票据看了看,由诧异到释惑,一脸认祖归宗似的表情:哎呀,就差你们了。这里是南通,你的行李终转站是南昌,你们还要乘坐ZH9773航班,乘务人员在等着你们呢。

  匆匆谢过工作人员,我们又辗转来到原来的航班上,看到我们重返归来,一位顾盼生姿的空姐笑意盈盈地回问我:不是说好从大连到南昌的乘客可以留在航班里吗,怎么下去了?我歉意地笑笑,缄默地从她身旁走过,心里却像落潮般已微澜止水。

  那晚我们下榻在昌北机场周边的一个私家小旅馆里,虽然条件不是太好,但因提前在网上预定,包接机送机,也只能随遇而安了。我们到达时,已近晚上十点,前来接站的小阿弟难掩一副倦容,但看到我们时他强颜欢笑不厌其烦安抚我们不时冒出的某些担忧和疑虑。想到今生能与江西南昌偶逢,看来已不仅仅是前世500次的回眸换来的今生的擦肩情缘。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一个与此程无关的,可以理解为偶然中的必然的驿站。

  

  从南昌到昆明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航程。落地为安后,原创版的“风花雪月”按原情节徐徐展开,我们顺理成章被一系列礼遇温馨地拥趸着,每人手里绽放着一朵,或两朵,甚至几朵鲜花,被芬芳簇拥着,每人竟没忘了给手留余香前来接站的司机阿哥道一声谢谢。

  照时先铺垫好的情节,经几道急切探索的目光和几颗憧憬驰往的心的推波助澜,行程伊始,似乎就看到了后面波澜壮阔的章节。

  从昆明启程开往石林、大理、丽江、玉龙雪山,渐次向风花雪月的腹地纵深的行程中,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双开门大巴。一路与我们同行,向我们倡导一种地域文化,诠释一些民族情结,剖析一段历史演变的是一位男性导游,一个不苟言笑,言辞灼灼,直言不讳的中年才俊。

  因他是彝族人,我们按当地民俗习惯称女的为阿诗玛,男的为阿黑哥,故而称他阿黑哥导游。他涉猎的话题宽泛而深远。他通晓天文地理,四书五经。箴言谚语,如口吐珠玑,亦庄亦谐;知古通今,纵横捭阖。他还不时向我们抛出自己总结出的知识点:远至一唐砖一宋瓦,近到一民俗一风情;不同的民族,被不同的文化,亦被不同的礼教等次化,继而演绎出或锦衣珍馐,背山面海的贵族部落,或箪食瓢饮,居住寒舍阴宅的布衣之家,但他们互不干涉,固守一方领土,安居乐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关于大理国,南诏国的由来,还有悠悠的茶马古道上曾上演的一桩桩有关捍卫忠贞不渝的爱情、永不妥协的民族精神、不可摧毁的家族信仰......情节跌宕,感天地泣鬼神的纪实剧目。可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阿黑哥一路上都在口若悬河地渲染。我不想重复别人嘴里的故事,但我从不放过眼所捕捉到的和心所感念到的人性的光暖和良善。

  

  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汗途漫漫。有时需要5个多小时的颠沛行程。在去往丽江古城的沿途中,导游阿黑哥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一位自愿来云南边远山区支教男孩刘寅,为了改善一贫如洗学校环境孩子们窘困的生活状况,他拿着吉他走向浙江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的舞台,自弹自唱了一首自己谱写的歌——《希望树》,感动了全场。继而镜头转换到他所在的云南一个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极为落后艰苦的山村学校。所谓的学校不过是矗立在荒山里的几间破陋的民房。一群衣衫简朴,蓬头垢面的孩子们,以地为桌,或席地而坐,或蹲在地上吃着手里端的饭菜。而由于连年干旱,唯一能让他们果腹的饭菜只有土豆和糙米。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刘寅作为一个义务支教者,与孩子们吃住在一起。为了改善孩子们的伙食,他一次次跑到几十公里的乡镇集市上变卖自己的唱片换取一些蔬菜肉食......大山的孩子淳朴的本性里裹着是一颗玉般温透亮的心,他们懂得感恩,即便是一双夹着土豆片的,伸进老师碗里的筷子,一声因对老师感激而带着哭腔的问候,一个挽留的眼神,一个挥舞着手里的东西,奔跑追赶,要送别老师的身影......

  一片树叶会惊扰整个夏天,一片雪花会提醒冬的寒冷,一颗善良的心能暖亮一片贫瘠晦暗的心灵......泪水在我脸上泗横,我邻座的那位大姐也在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想那一刻不止是我和她,车上凡是良知未泯的人都会屏声敛气在默泣,在思索,不单单是被年轻支教老师不忍放弃一种生命责任折射出的人性的光暖所打动,而是在贫瘠和困苦,这种无法选择的生存环境面前,看到一颗颗感恩戴德知恩图报晶莹剔透的心在有力跳动着,每一缕搏动,都如一击重锤,一点点击碎裹挟在我们渐渐冰冻的良善上的那层坚冷。

  

  导游阿黑哥虽外表冷峻,内心却温润如玉,心思缜密。他在播放这段视频时声明,不是他所接的每一个团都能看到这段视频,他在洞幽察微中择团播放。他说是一眼情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亲缘惜缘的他希望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地域的游客带着各自的缺少上路,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回去。不,他说,他更愿意称我们为旅行者,因为旅行者不会只为一身皮囊,用吃喝玩乐来填补灵魂的空洞。

  那时他给我们讲了去年带团时亲历的一件事。一位母亲带着个头高高的儿子出来游玩。一路上坐在前排的儿子只埋头打游戏,到了景点也懒得下车,母亲从景点回来时,晕倒在路上,儿子仍低着头玩游戏。导游见状命令儿子下车照顾母亲。儿子头都不抬,漠然地说,没事的,她一会就好了。导游急了,叱责他说,那是你母亲,你有没有良心?儿子依然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回复说,我说没事的,她曾经也是这样对待我阿婆的。车上一片哑然,导游无语。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出来游走其实就是在游玩中获知,在细节成长,在旅途中善于顿悟学会知恩,懂得报恩。

  尾音

  确实,千里之遥的云南之旅在我看来胜读一部《史记》,一本《孝经》和一些五花八门的感恩书。

  我本可以游记的文体,付诸些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冠冕堂皇的说辞。或结合云南52个民族即将成为活着的活化石的文字、音乐、服饰......和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部落、资源、住宅、图腾、权利......以及他们一直坚守和捍卫的古老文明宗教信仰、民族意识感、家族向心力,为我们渐渐失真的汉民族文化发表无关痛痒,螳臂当车的言论。然而在我看来,旅行不只是看着别人看过的风景,重复着别人经历的故事,拾人牙慧别人的经典语录,而更应该身临其境去感受自己内心的丰足,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涤荡。

  我作为一个旅行者,与来自不同地域风的人们游走在同一个景点,观赏同一个景观过程中,更善于拾捡和捕捉被他们遗失在旅途中的人性光暖和不以为然的一抹灿若阳光微笑,一声你好的问候,一句谢谢的感恩语,一个别离时的再见手势。这些足够了,在过去的流年和以后的岁月里,只要携着它们同行,漫漫人生路上何时何地都会再现风花和雪月。

  作者简介:毕丽青,笔名高穹。生于大连,幼教工作者,喜欢小说散文创作,曾在多家散文刊物发表作品,2016年获得“世界感恩节”散文征文大赛金奖。2017年被聘为《散文选刊》签约作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