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能写史记的败家子儿
湖心亭看雪
要是在明朝,选一个最会败家的公子哥儿,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可要说清朝初年,最念前朝故国的史学家和段子手,还就得是这位张公子
1
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
自为墓志铭张岱
六十九岁的张老汉,带着满脸不正经,给自己写了篇墓志铭
他叫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人
要是在明朝,选一个最会败家的公子哥儿,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可要说清朝初年,最念前朝故国的史学家和段子手,还就得是这位张公子
2
说他败家,总得有家可败
估摸着是张家祖坟上冒了青烟,从张岱往前数四辈儿,代代有功名,个个有出息
高祖张天复,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
三十四岁进士及第,一路飙升,做到太仆寺卿,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部长
曾祖父叫张元忭,更是个猛人
打小体弱多病,基本上是在药罐子里头泡大的
张岱曾祖张元忭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
再往下,就到了爷爷辈儿的张汝霖
满肚子文思才情,可死活瞧不上那些迂腐呆板的老八股
不巧,爹妈接连驾鹤西游
守孝两年多,玩儿了命地念书,白天黑夜连轴转,差点儿把眼睛看瞎了
来年上京赶考,一把就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广西省办公厅主任
十四岁就当了秀才,照理说,二十来岁中个进士,那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儿
谁承想,一考就是四十年
直到五十三岁,才哆哆嗦嗦地上了乡试副榜
好在官运不错,跑到鲁王府做了右长史
这么说吧,张岱一落生,就是官五代加富五代
有文化,能当官儿,还不差钱
可咱们张大公子,愣是凭着一己之力,把五代家业败了个锅干碗净
忒狠了
3
几次乡试都没过,一生气,不考了
张岱喜欢花钱,可对挣钱一丁点儿兴趣也没有
还放出话来,说杭州一带的水,沾沾舌头,就知道是从哪口泉里挑来的
一不小心,捧红了斑竹庵里的禊泉,也让自制的兰雪茶成了爆款
兰雪茶
每人负责消灭六只大闸蟹,多一只不行,少一只也不行
不过油,不放盐,不蘸酱,不加醋
一次只能蒸一只,吃完一只再蒸下一只
酒足饭饱,总得找点儿乐子消消食儿
二十五岁的张公子,迷上了斗鸡
动不动就和二叔张联芳来上一把,每次三局,斗死方休
叔叔输急了眼,给鸡爪子上绑铁刺儿,在鸡翅膀里撒芥末,搞的叔侄俩差点儿翻脸动手
后来张岱听说,唐明皇斗鸡斗亡了国,觉着不怎么吉利
这才金盆洗手,叔侄和好
蹴鞠图
要是水浒传里的高俅在世,张公子一准儿扑通跪倒,连磕三个响头,拜师学艺
那个年代,球儿踢得好的,一般都是戏子出身
张岱一拍大腿,那就听戏去吧
研究唱腔,琢磨扮相,从戏场小白变身梨园大牛
还不过瘾,那就跟爷爷和老爸学学,养个戏班子
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隔三差五戏精上身,索性撩袍端带,亲自镇台演上一出
到最后,甚至开班授课
搁在今天,指定能去中戏或者北影混个教授当当
4
会弹琴的去丝社,能做诗的来枫社,学历史的进史社,好吹牛的奔噱社
可甭管是弄琴赋诗,还是吹牛读史
回家之前,总得趁着人多,打上几圈儿牌
别误会,搓的不是麻将,而是张岱自己发明的纸牌,比什么掼蛋钓鱼炸金花,不知道高级了多少倍
除了玩玩桌游,在那个一夫多妻的年代,找个漂亮姑娘也算不得违法
容貌仪态,肤革肌理,自不必说
绝的是,只要看姑娘走上几步路,就能知道藏在裙子里的,是大脚还是小脚
服不服
这么说吧,凡是好玩儿的,热闹的,烧钱的,张公子都喜欢
一喜欢就入迷,迷几天,换下一样儿,再喜欢,再入迷,依次类推
后来,他还义正辞严地给自己开脱了一番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到今天,知道这句话的,一抓一大把,记得张岱这个人的,却不怎么多
5
再热闹,也得散场,人再多,也得走光
就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张岱还是闲不下来
崇祯五年的腊月,三十五岁的张公子,正在西湖边儿的大别墅里,跟亲戚朋友喝酒吹牛
一场大雪,连下三天
这可把没怎么见过下雪的张公子给乐坏了
初更时分,外面儿冷得能把人冻个半死
穿上皮衣,举着火炉,撑起小船,在旁人异样的眼神里,张岱独自一人直奔湖心亭
看雪去咯!
湖心亭看雪
大雪罩湖,天与云,山与水,从上到下,一应俱白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扁舟,和舟中米粒大的人影儿
到了亭上,居然早有两个人铺毡对坐
一问才知道,这主仆二人,是从两百里外的金陵跑来看雪的
旁边儿船夫见了,嘴里嘀咕一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一高兴,回去随手写了一篇湖心亭看雪
6
攻城容易守城难,败家容易起家难
明朝变成了清朝,张公子也变成了张老汉
努力了四十几年,终于成功败完了五代家业,光荣地成为一名穷光蛋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张岱的前半生,活脱脱就是一场梦
该吃的吃过,该见的见过,该玩的玩过,该浪的浪过
唯一的遗憾,这是梦,得醒来
既然昔日挥金如土的生活遭了报应,那就把桩桩件件都记起来,一字一句在佛前坦白
这便有了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张岱
早在崇祯元年,张岱就隐隐觉着,大明王朝怕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别害怕,不是逼宫造反,也不是占山为王,是要给明朝写本儿史书
从洪武肇基,一直写到天启驾崩
能捣鼓出一本儿,够你吹上好几辈子
为了向偶像致敬,张岱管这本儿明史叫石匮书,石匮就是当年司马先生保存史料的石头匣子
7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硬挺了十七年,还是吊死在了景山公园的歪脖子树上
安顿了老婆孩子,丢光了所有家当,张岱只身没入绍兴西南的深山老林里
怀里揣着写了十七年的明史草稿,张老汉打算,把后半辈子献给石匮书
在破庙里躲了三年,跟和尚同吃同住
要米没米,要柴没柴,吃一顿,饿三天
张岱哪受过这个苦,恨不得一刀抹了脖子去见老祖宗
石匮书张岱
顺治六年,外面儿总算消停了些
五十三岁的张老汉,重回绍兴老家,在龙山后麓租了块儿地,接着写书
可修史书不是写段子,按张岱自己的话说,不顾世情,复无忌讳,事必求真,语必务确
事儿得弄清,话得说准,不能隐瞒,更不能瞎编
直到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张岱写石匮书的第二十七个年头儿,终于有了一份完整的草稿
没错儿,还是草稿
而且,还出了个大问题
这本儿明史只写到崇祯皇帝登基为止,再往后,明朝是怎么没的,清军是怎么来的,压根儿就没法说
这种事儿,张岱怎么忍得了
一本儿说不清,那就再写一本儿,于是便有了石匮书后集,专记崇祯一朝以及南明史事
之后的十年里,改了五稿,校了九次,还跑到杭州一年多,去收集史料
康熙三年,张岱动笔后的第三十六年,石匮书终于完成了
全书两百五十万字,再加上稍晚完稿的石匮书后集,总共写了三百万字
先不说给后世积了多大的德,还他前半辈子败的家,造的孽,足够了!
8
修成了全明史,忆完了前半生
六十九岁的张老汉觉着,嗯,这辈子值了
给自己写了墓志铭,交代了生前身后事,然后拍拍屁股,心满意足地接着写书去了
这之后,他化身段子手,用四千多个小故事,写出了一本儿百科全书
南方水乡,出门都靠航船
有了张岱教你的这些段子,再也不怕吹牛的时候插不上嘴了
于是乎,此书取名夜航船
没有人说得清,张老汉到底是哪年哪月去了西方极乐
前半生天天做梦,后半生日日念旧
真真让人又爱又恨
夜航船,张岱
百年之后,大荒山青埂峰下,女娲补天的一块儿遗石下凡人间,降生金陵贾家
宝玉阅尽了大观园里的繁华,一如张岱凑够了人世间的热闹
待大雪连降三日,撑舟入水
不知在湖心亭,能否再见张公子
. End .
more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 求求你,别再读错我的姓了!
·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 南方人为什么不会说普通话?
要不要 赞 和 分享到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