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是个能写史记的败家子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他是个能写史记的败家子儿

2018-04-09 10:00:04 作者:玄素 来源:拾文化 阅读:载入中…

他是个能写史记的败家子儿

  每日8点,文化早餐    点击  拾文化  关注 / 置顶公众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抟物馆

  湖心亭看雪

  要是在明朝,选一个最会败家的公子哥儿,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可要说清朝初年,最念前朝故国的史学家和段子手,还就得是这位张公子

  1

  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

  自为墓志铭张岱

  要么是觉着日子不长了,要么是怕小辈儿把自己忘了

  六十九岁的张老汉,带着满脸不正经,给自己写了篇墓志铭

  啰哩啰嗦地说了一堆兴趣爱好像模像样地进行了自我批评

  结果,硬硬朗朗地又活了十好几年

  他叫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人

  要是在明朝,选一个最会败家的公子哥儿,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可要说清朝初年,最念前朝故国的史学家和段子手,还就得是这位张公子

  2

  说他败家,总得有家可败

  估摸着是张家祖坟上冒了青烟,从张岱往前数四辈儿,代代有功名,个个有出息

  高祖张天复,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

  三十四岁进士及第,一路飙升,做到太仆寺卿,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长

  曾祖父叫张元忭,更是个猛人

  打小体弱多病,基本上是在药罐子里头泡大的

  因为念书实在用功,二十几岁,就把头发胡子全都熬白了

  一不留神,还成了心学老祖宗王阳明的再传弟子

  隆庆五年,被皇帝老爷钦点状元,选进翰林院当差去了

  张岱曾祖张元忭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

  再往下,就到了爷爷辈儿的张汝霖

  满肚子文思才情,可死活瞧不上那些迂腐呆板的老八股

  直到三十岁出头儿,才不情不愿地准备参加乡试

  不巧,爹妈接连驾鹤西游

  守孝两年多,玩儿了命地念书,白天黑夜连轴转,差点儿把眼睛看瞎了

  来年上京赶考,一把就中了进士,后来做了广西省办公厅主任

  比起来,张岱的老爸张耀芳,算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

  十四岁就当了秀才,照理说,二十来岁中个进士,那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儿

  谁承想,一考就是四十年

  直到五十三岁,才哆哆嗦嗦地上了乡试副榜

  好在官运不错,跑到鲁王府做了右长史

  这么说吧,张岱一落生,就是官五代加富五代

  有文化,能当官儿,还不差钱

  可咱们张大公子,愣是凭着一己之力,把五代家业败了个锅干碗净

  忒狠了

  3

  张岱喜欢读书,也好写文章,可考试当官儿实在不灵光

  几次乡试都没过,一生气,不考了

  张岱喜欢花钱,可对挣钱一丁点儿兴趣也没有

  家里太有钱,所以对节俭奢侈这俩词儿,基本上没什么概念

  用今天的话说,在娘胎里,就已经实现财富自由

  当官儿挣钱他不行,可玩物丧志声色犬马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

  和三叔张炳芳一块儿搞实验,用各处泉水,泡各种茶叶

  还放出话来,说杭州一带的水,沾沾舌头,就知道是从哪口泉里挑来的

  一不小心,捧红了斑竹庵里的禊泉,也让自制的兰雪茶成了爆款

  兰雪茶

  每年农历十月,家里的大事小事,正事闲事,统统都撂下

  招呼一票吃货朋友,直奔阳澄湖

  每人负责消灭六只大闸蟹,多一只不行,少一只也不行

  不过油,不放盐,不蘸酱,不加醋

  一次只能蒸一只,吃完一只再蒸下一只

  酒足饭饱,总得找点儿乐子消消食儿

  二十五岁的张公子,迷上了斗鸡

  动不动就和二叔张联芳来上一把,每次三局,斗死方休

  赌古玩,赌书画,什么值钱赌什么

  叔叔输急了眼,给鸡爪子上绑铁刺儿,在鸡翅膀里撒芥末,搞的叔侄俩差点儿翻脸动手

  后来张岱听说,唐明皇斗鸡斗亡了国,觉着不怎么吉利

  这才金盆洗手,叔侄和好

  蹴鞠图

  好容易戒了斗鸡,又玩儿起了蹴鞠,天天惦记着当球星

  要是水浒传里的高俅在世,张公子一准儿扑通跪倒,连磕三个响头,拜师学艺

  那个年代,球儿踢得好的,一般都是戏子出身

  张岱一拍大腿,那就听戏去吧

  研究唱腔,琢磨扮相,从戏场小白变身梨园大牛

  还不过瘾,那就跟爷爷和老爸学学,养个戏班子

  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隔三差五戏精上身,索性撩袍端带,亲自镇台演上一出

  到最后,甚至开班授课

  搁在今天,指定能去中戏或者北影混个教授当当

  4

  张岱爱热闹,尤其喜欢拉人攒局组社团

  会弹琴的去丝社,能做诗的来枫社,学历史的进史社,好吹牛的奔噱社

  可甭管是弄琴赋诗,还是吹牛读史

  回家之前,总得趁着人多,打上几圈儿牌

  别误会,搓的不是麻将,而是张岱自己发明的纸牌,比什么掼蛋钓鱼炸金花,不知道高级了多少倍

  除了玩玩桌游,在那个一夫多妻的年代,找个漂亮姑娘也算不得违法

  扬州城的偏街暗巷里,可以随意买卖年轻女子到处都是

  专人培训,以瘦为美,时刻准备着嫁给土豪做二奶,史称扬州瘦马

  对这事儿,咱们的败家达人张公子,自然也是行家里手

  容貌仪态,肤革肌理,自不必说

  绝的是,只要看姑娘走上几步路,就能知道藏在裙子里的,是大脚还是小脚

  服不服

  这么说吧,凡是好玩儿的,热闹的,烧钱的,张公子都喜欢

  一喜欢就入迷,迷几天,换下一样儿,再喜欢,再入迷,依次类推

  后来,他还义正辞严地给自己开脱了一番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有嗜好,有缺点才能交个朋友,一起愉快的玩耍

  到今天,知道这句话的,一抓一大把,记得张岱这个人的,却不怎么多

  5

  再热闹,也得散场,人再多,也得走光

  就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张岱还是闲不下来

  崇祯五年的腊月,三十五岁的张公子,正在西湖边儿的大别墅里,跟亲戚朋友喝酒吹牛

  一场大雪,连下三天

  这可把没怎么见过下雪的张公子给乐坏了

  初更时分,外面儿冷得能把人冻个半死

  穿上皮衣,举着火炉,撑起小船,在旁人异样眼神里,张岱独自一人直奔湖心亭

  看雪去咯!

  这一路上,别说人,连只鸟儿也瞧不见

  湖心亭看雪

  大雪罩湖,天与云,山与水,从上到下,一应俱白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扁舟,和舟中米粒大的人影

  到了亭上,居然早有两个人铺毡对坐

  张公子简直像是见了亲人,一把搂住,跟人家连干三碗酒

  一问才知道,这主仆二人,是从两百里外的金陵跑来看雪的

  旁边儿船夫见了,嘴里嘀咕一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张岱一高兴,回去随手写了一篇湖心亭看雪

  明清两代,把西湖写得最漂亮,最有意境的文章,就这么成了

  6

  攻城容易守城难,败家容易起家难

  明朝变成了清朝,张公子也变成了张老汉

  努力了四十几年,终于成功败完了五代家业,光荣地成为一名穷光蛋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张岱的前半生,活脱脱就是一场梦

  该吃的吃过,该见的见过,该玩的玩过,该浪的浪过

  唯一的遗憾,这是梦,得醒来

  揉揉眼睛,哪儿还有一丁点儿梦里的模样,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既然昔日挥金如土的生活遭了报应,那就把桩桩件件都记起来,一字一句在佛前坦白

  这便有了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张岱

  早在崇祯元年,张岱就隐隐觉着,大明王朝怕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估摸着,对刚爬上龙椅的朱由检小朋友,也没抱什么信心

  拍了拍前胸口,咬了咬后槽牙,决定要搞点儿事情

  别害怕,不是逼宫造反,也不是占山为王,是要给明朝写本儿史书

  从洪武肇基,一直写到天启驾崩

  封建社会里,史书绝对是知识分子最高级别的书写,没有之一

  能捣鼓出一本儿,够你吹上好几辈子

  所以,在中国文人的眼里,司马迁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为了向偶像致敬,张岱管这本儿明史叫石匮书,石匮就是当年司马先生保存史料的石头匣子

  7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硬挺了十七年,还是吊死在了景山公园的歪脖子树上

  世道儿不太平能干的只有一件事儿,跑!

  安顿了老婆孩子,丢光了所有家当,张岱只身没入绍兴西南的深山老林

  怀里揣着写了十七年的明史草稿,张老汉打算,把后半辈子献给石匮书

  在破庙里躲了三年,跟和尚同吃同住

  要米没米,要柴没柴,吃一顿,饿三天

  曾经鲜衣怒马的公子哥儿,活生生变成了披头散发的原始

  张岱哪受过这个苦,恨不得一刀抹了脖子去见老祖宗

  可掂了掂手里的书稿子,叹口气,算了吧

  石匮书张岱

  顺治六年,外面儿总算消停了些

  五十三岁的张老汉,重回绍兴老家,在龙山后麓租了块儿地,接着写书

  可修史书不是写段子,按张岱自己的话说,不顾世情,复无忌讳,事必求真,语必务确

  不管你觉着这人有多混蛋,他干过好事儿,那就得给他记下来

  事儿得弄清,话得说准,不能隐瞒,更不能瞎编

  谁敢乱来,那就等着被子后代指着坟头儿骂娘吧

  直到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张岱写石匮书的第二十七个年头儿,终于有了一份完整的草稿

  没错儿,还是草稿

  而且,还出了个大问题

  这本儿明史只写到崇祯皇帝登基为止,再往后,明朝是怎么没的,清军是怎么来的,压根儿就没法说

  这种事儿,张岱怎么忍得了

  一本儿说不清,那就再写一本儿,于是便有了石匮书后集,专记崇祯一朝以及南明史事

  之后的十年里,改了五稿,校了九次,还跑到杭州一年多,去收集史料

  康熙三年,张岱动笔后的第三十六年,石匮书终于完成了

  全书两百五十万字,再加上稍晚完稿的石匮书后集,总共写了三百万字

  先不说给后世积了多大的德,还他前半辈子败的家,造的孽,足够了!

  8

  修成了全明史,忆完了前半生

  六十九岁的张老汉觉着,嗯,这辈子值了

  给自己写了墓志铭,交代了生前身后事,然后拍拍屁股心满意足地接着写书去了

  这之后,他化身段子手,用四千多个小故事,写出了一本儿百科全书

  南方水乡,出门都靠航船

  在这比龟速都慢的旅程里,最有趣的事儿就是,聊闲天儿侃大山

  有了张岱教你的这些段子,再也不怕吹牛的时候插不上嘴了

  于是乎,此书取名夜航船

  没有人说得清,张老汉到底是哪年哪月去了西方极乐

  只知道他八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了最后一篇文章

  前半生天天做梦,后半生日日念旧

  前半生是个声色犬马的败家子儿,后半生是个穷困潦倒的史学家

  真真让人又爱又恨

  夜航船,张岱

  百年之后,大荒山青埂峰下,女娲补天的一块儿遗石下凡人间,降生金陵贾家

  宝玉阅尽了大观园里的繁华,一如张岱凑够了人世间的热闹

  怪不得后人们感叹,此子莫不是张岱这个死老鬼的转世灵童

  待大雪连降三日,撑舟入水

  不知在湖心亭,能否再见张公子

  End .

  more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 谁说凤凰男与孔雀女就不能好好在一起

  · 求求你,别再读错我的姓了!

  ·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 南方人为什么不会说普通话

  · 表白不成,还能做朋友吗?

  要不要  赞  和  分享到票圈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