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漏泄春光的是柳,留住春光的也是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漏泄春光的是柳,留住春光的也是柳

2018-04-12 09:01:58 作者:礼节君 来源:有礼有节微杂志 阅读:载入中…

漏泄春光的是柳,留住春光的也是柳

  得柳一半春

  在灿烂春日,

  百花妩媚多姿,枝叶繁茂葳蕤,

  然而要说多情,却唯柳条莫属了

  弱柳如斯,柔枝曼妙,新叶鲜嫩,

  披拂着,摆动着,丝丝下垂,

  在春风吹拂中,自带一种依依柔情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所以说,好看的柳一定要长,

  长才能随风轻扬;

  长了才能垂,垂出婀娜多姿曲线

  柳,自从被二月春风剪出片片嫩叶后,

  就招摇在春风春雨里了

  柳条柳眼柳线柳浪柳烟

  春日的十分柔情,柳占了一半,

  其余百花憋足了劲开放才挣得五分春色

  柳叶寓意成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自从诗经第一次以柳喻离别后,

  柳就和诗人结下不解之缘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友人

  常折柳相赠,以示依依惜别情愫

  折柳赠别有两层意思

  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大多是第1层,

  即赠别,折柳寓意挽留友人

  被忽视的那层寓意则乐观许多:

  柳的生命力十分旺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用它送友,比喻朋友能力超群,

  无论漂泊何处,都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柳依依,不别离

  柳枝婆娑袅娜,柔丝万缕,

  也被视为爱情象征

  如白乐天的忽见陌头杨柳色,

  如吴承恩的系春情外柳丝长

  友情和爱情,以及对朋友的祝愿,

  都被春柳转化成随风拂动的柔美身影

  自柳被注入才子佳人的柔情后,

  就更绿了,更朦胧了更暧昧

  阵阵轻风里,柳叶如女子的眉黛,

  柳条如少女纤细腰肢,

  翠翠绿意象征女孩青春活力

  这么说来,柳不用来喻意爱情,

  什么草木能胜任?

  诗人和柳的那些事儿

  自诗经把离别和柳挂钩,

  后来咏柳的诗人就不断冒出,

  争着抢着,想拿下折柳的版权

  晋代才女谢道韫以柳絮喻雪的故事

  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以柳絮的飘飘洒洒比喻霏霏之雪的姿态

  让这咏絮才女名扬后世

  徐操绘 

  晋代爱柳的人中还有一位隐士:陶渊明

  辞官回乡后,热爱田园生活的他

  在自家门前栽种了五株柳树

  从此,文坛就多了一个位洒脱俊逸的五柳先生

  图1 郑午昌会   图2 谢稚柳绘

  柳叶飘到隋炀帝时期,更是烜赫一时

  公元605年,从开封到扬州段的汴河开通,

  河堤上种成千上万株柳树

  隋炀帝姓杨,他赐柳名:杨,

  且昭告天下:种活柳树一株,赏细绢一匹

  听到这消息百姓争相植种,

  自此,汴河一千五百里,绿影一千五百里

  隋炀帝这波广告效果空前绝后

  隋炀帝之后,盛大的种柳活动没了,

  多的是小而美的个人情致的欣赏

  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

  不仅号召大家在柳江江边种柳,

  他自己也亲手种

  后来,每年到了春天

  柳江青翠成行,绿荫延展,风光无限

  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图1  陈佩秋绘  图2  黄胄绘

  东坡居士在杭州任知州时,

  曾疏浚西湖,顺筑长堤,

  在长堤上栽种了许多柳树

  数年后,柳烟笼纱,西湖为之增色不少

  这就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谢稚柳绘

  漏泄春光有柳条

  因为喜欢柳,所以种柳,亲近柳

  柳条翠翠,柔枝依依,

  柳身上,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

  实用上,柳也花样百出:

  细柳可编成帽圈,赠给心仪的人;

  粗壮一些的柳条能制作玩具

  或柳叶篮子等柳编织物

  美观又实用,

  心灵手巧的女孩们尤爱之

  春风阵阵吹,柳枝轻轻摆,

  杜甫说:漏泄春光有柳条,

  柳迎春而开,是报春的使者

  柳临别而赠,又是留春信使,

  柳,专为春天而生

  齐白石绘

  :留春

  河畔草青青,园中柳郁郁

  游园寻梦时,山重水复

  好在转过亭楼,绕过朱阁,又柳暗花明

  见柳色青绿,内心豁然开朗

  似乎人胸中的不快也都能被柳抚平

  初春,柳梢头一抹新绿,鲜嫩活泼

  仲春,柳条舒展,绿得张扬奔放;

  末春,柳又化作纤纤素手把春天挽留

  柳把春色带进人们眼里,拂入人们心中,

  春波漾荡,春心荡漾,

  最轻柔温和的还是柳条上的春意

  报春意,留春魂,

  这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柳的本色

  ·今日互动话题·

  ---

  还知道哪些说柳的诗句谚语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其所有

  有礼有节微杂志编辑

  暂不支持转载,欢迎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