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春光的是柳,留住春光的也是柳
得柳一半春
在灿烂春日,
然而要说多情,却唯柳条莫属了
弱柳如斯,柔枝曼妙,新叶鲜嫩,
披拂着,摆动着,丝丝下垂,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所以说,好看的柳一定要长,
长才能随风轻扬;
柳,自从被二月春风剪出片片嫩叶后,
就招摇在春风春雨里了
柳条柳眼柳线柳浪柳烟
春日的十分柔情,柳占了一半,
柳叶寓意成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折柳赠别有两层意思,
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大多是第1层,
即赠别,折柳寓意挽留友人
被忽视的那层寓意则乐观许多: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无论漂泊何处,都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柳依依,不别离
柳枝婆娑袅娜,柔丝万缕,
如白乐天的忽见陌头杨柳色,
如吴承恩的系春情外柳丝长
友情和爱情,以及对朋友的祝愿,
自柳被注入才子佳人的柔情后,
这么说来,柳不用来喻意爱情,
什么草木能胜任?
诗人和柳的那些事儿
自诗经把离别和柳挂钩,
后来咏柳的诗人就不断冒出,
争着抢着,想拿下折柳的版权
晋代才女谢道韫以柳絮喻雪的故事
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让这咏絮才女名扬后世
徐操绘
晋代爱柳的人中还有一位隐士:陶渊明
图1 郑午昌会 图2 谢稚柳绘
柳叶飘到隋炀帝时期,更是烜赫一时
公元605年,从开封到扬州段的汴河开通,
河堤上种成千上万株柳树
隋炀帝姓杨,他赐柳名:杨,
且昭告天下:种活柳树一株,赏细绢一匹
自此,汴河一千五百里,绿影一千五百里
隋炀帝之后,盛大的种柳活动没了,
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
不仅号召大家在柳江江边种柳,
他自己也亲手种
后来,每年到了春天,
柳江青翠成行,绿荫延展,风光无限
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图1 陈佩秋绘 图2 黄胄绘
东坡居士在杭州任知州时,
曾疏浚西湖,顺筑长堤,
在长堤上栽种了许多柳树
数年后,柳烟笼纱,西湖为之增色不少
这就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谢稚柳绘
漏泄春光有柳条
因为喜欢柳,所以种柳,亲近柳
柳条翠翠,柔枝依依,
细柳可编成帽圈,赠给心仪的人;
或柳叶篮子等柳编织物
美观又实用,
心灵手巧的女孩们尤爱之
春风阵阵吹,柳枝轻轻摆,
杜甫说:漏泄春光有柳条,
柳迎春而开,是报春的使者,
柳临别而赠,又是留春信使,
柳,专为春天而生
齐白石绘
春柳:留春
河畔草青青,园中柳郁郁
游园寻梦时,山重水复,
好在转过亭楼,绕过朱阁,又柳暗花明
似乎人胸中的不快也都能被柳抚平
初春,柳梢头一抹新绿,鲜嫩活泼;
仲春,柳条舒展,绿得张扬奔放;
末春,柳又化作纤纤素手把春天挽留
柳把春色带进人们眼里,拂入人们心中,
春波漾荡,春心荡漾,
报春意,留春魂,
这也就是我们心中的柳的本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