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这比爱情更重要 | 张静初「为你读诗」
李显 [中国]
法国作家 西蒙娜·德·波伏瓦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法国作家 让-保罗·萨特
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
点击收听
3分35秒,惊喜之声Tout le monde est une drle de personne
波伏瓦回忆录(节选)
作者:波伏瓦 [法国]
为你读诗:张静初 | 演员
头年夏天,我同萨特没有去旅行过春天来了,我们便安排了一次旅行我们一路顺风从阿尔及尔到了盖尔达耶这座城市值得我这么跑一趟它犹如一幅精美构思的立体派画作:一个个白色的和黄褐色的长方形,被明亮的阳光抹上点蓝色,重重叠叠地堆成一座金字塔小山丘的顶上倾斜着一件黄色陶器,雄伟独特美丽,仿佛出自大师毕加索之手:那是一座清真寺街道上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胡萝卜大葱以及光洁闪亮犹如水果一般诱人的洋白菜
......
当我爬到第一辆卡车驾驶室里去的那天黎明,我真的是激动万分:真正的旅行就要开始了,叫我如何不激动呢?我始终忘不了当年我们的小船驶离比雷埃夫斯的时候,从埃伊纳岛背后升起一轮巨大的橘红色月亮时的情景而这天早晨,当卡车盘山而上,沿着悬崖行驶着的时候,一轮巨大的红日冉冉升起那红日宛如我孩提时记忆中的那种纯净质朴的日头萨特也同我一样饶有兴味地欣赏着它天空洁净清新光亮,我们心里快乐无边这轮红日如同一个昔日幸福的徽章,深嵌在我的记忆之中
罗国林 译
内容有删节与改动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波伏瓦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男子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个人的观点和兴趣上,女子间的交往,则是由于她们处于共同命运
波伏瓦
波伏瓦,法国女作家哲学家她是女性文学史上不拘一格的先行者萨特,法国知识分子当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存在主义的首倡者他俩堪称20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情侣他们热衷于参与社会活动,追求同样的目标写作,拥有同样的兴趣哲学
为何波伏瓦与萨特会被一起谈论?波伏瓦与萨特相识于1929年,那是他们准备教师资格会考的日子少女时期的波伏瓦从索邦大学的文学专业毕业,她计划考取大中学哲学教师资格在备考之余,她还会去巴黎高师听课
毕业于巴黎高师的萨特,准备二次备战这次考试,萨特名列第一,波伏瓦第二他们首次被联系在一起,共享伯仲之誉此后,他们的名字再也没有被世人分开谈论过
萨特与波伏瓦彼此眼里的闪光点:萨特一直记得与波伏瓦初次见面的日子,那天是周一,也是复活节假日之后的第一天,当他忆起首次见波伏娃时说道:我一直认为她美貌迷人,波伏瓦身上不可思议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
在波伏瓦心里,萨特从未间断思考,也从不把一切事情视为理所当然波伏瓦认为:萨特完全符合我15岁时渴望的梦中伴侣因为他的存在,我的爱好变得愈加强烈,和他在一起,我们能分享一切
如何让爱情永恒,永远是一个难题但哲学家们与常人不同没有永恒,那就创造相比婚姻,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自由以及写作的价值,二人达成契约式婚姻:建立起云游四海灵魂相依身体自由的透明关系他们的婚恋观虽被文艺青年津津乐道,但他们间紧密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甚至激励彼此成为思想界熠熠生辉的巨人
在萨特和波伏瓦协议契约式婚姻70年后的1999年,法国通过了一项亚婚姻立法:男女只需正式办理契约合同而不用办理结婚手续,即可以成为契约式生活伴侣,可能,这就是萨特和波伏瓦当年契约式爱情的回声
// 文末彩蛋 //
在朋友圈的合照中你能认出几位大师
文/肖尧
致身边渴望爱情的朋友
配乐剪辑自音乐家Renee' Michele的作品Seasons of the heart,出自专辑Seasons of the heart歌曲剪辑自法国歌手Carla Bruni的作品Tout le monde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的记得过往
诗意的人
张静初
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孔雀唐山大地震门徒目前在拍摄电影冰峰暴,即将上映的电影作品无双东北往事三体等
点击上图跳转 小程序
订阅赵又廷有声诗集,去倾听
明日预告
明晚(4月13日)10点,演员袁文康为你读诗人木心的作品还值得一个弥撒吗(节选)
策划出品:Be My Guest为你读诗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李亚律师 王维维律师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为你读诗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