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体的伤痕已褪去,地震留下的痛楚记忆难抚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身体的伤痕已褪去,地震留下的痛楚记忆难抚平

2018-05-02 18:00:41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阅读:载入中…

身体的伤痕已褪去,地震留下的痛楚记忆难抚平

  “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5万人受伤,地震时一幕幕惨烈画面,最让人揪心的便是那些芳华正茂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经历了生死经历亲人同学离去幼小心灵忍受着成人也难以消解的折磨。如今十年过去,幸存的孩子们都已长大,那场大地震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

  摄影 | 张晓理

  撰文 | 李砺瑾 张斌

  编辑 | 陈若冰

  2008年大地震发生时,11岁的王洁莹是四川省什邡市红白中心小学年级一班学生,当时正在学校二楼楼梯处的她被砸倒在废墟里,后被救出生还,但她的右臂和后腰留下了伤痕同班有19名同学在地震中遇难。2018年,已经21岁的她长得亭亭玉立,是成都中医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右臂的伤痕已经隐约难见。她说,等到毕业以后,她想回什邡工作,这样可以离家近一些,方便照顾父母

  2008年5月15日,红白小学,来自河南省消防总队的官兵在倒塌的校舍上搜救。红白中心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教学楼地震中全部倒塌,学生遇难159人,教师遇难7人,教师家属遇难22人。

  一具遇难小学生遗体被搜救出来,消防官兵小心翼翼将其抬出废墟。

  相邻的红白中学,学校新建的学生公寓和礼堂在地震中屹立,但建成较早的教室(图右)三层塌成一层。

  地震中很多学校出现类似情况:一栋楼整体坍塌,一栋楼却没事。这种现象不一定全因楼的建筑质量问题,地震纵波和横波的不确定性,刚好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破坏能量便不一样

  ▲2008年5月20日,摄影师第一次见到王洁莹时,她右臂和后腰的伤痕已经结痂,但她常常在睡梦中惊醒。

  11岁的王洁莹是红白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也是地震中的一名幸存者,大地震发生时,她与其他同学在王洲明老师带领下,正要前往学校3楼的远程教育教室排练庆“六·一”文艺节目。当他们走到二、三楼之间的楼道拐角处时,大地震发生了。“地震了,快跑!”王洁莹听见王老师突然拔高的声音后,随即在他的指引下与其他8个同学迅速向楼下跑去。

  ▲过去一周,王洁莹仍心有余悸回忆起事发的情景充满惊恐伤心

  当地面发出“噔噔噔”的声音时,“轰轰隆隆”的倒塌声随之而来。王老师当时站在楼梯口指挥着学生们,王洁莹才跑到第一级楼梯,一块楼板掉了下来,王老师一下把她按下去,楼板却砸在王老师头上,鲜血溅到了王洁莹身上。

  小洁莹被人们从废墟中扒出活了下来,但王老师却永远离开了。

  震后第一个春节,2009年1月24日,摄影师再次见到王洁莹时,她正牵着妹妹的手出门,她们家与邻居们一起暂时住在抗震板房里。

  2009年5月6日,震后一年,摄影师再次见到王洁莹时,她正在红白镇自家板房后面的山坡上晾衣服

  2011年,震后三年,王洁莹在什邡市方亭慈济中学读八年级,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名,当时她的愿望就是能考上什邡高中最好的“春招班(相当于精英班)”。此时他们全家生活已经趋于稳定,2010年他们与其他邻居一起搬入了新建的红白镇柿子坪村小区

  2011年5月7日,震后三周年,王洁莹和妹妹在一起玩耍。此时他们全家的生活慢慢回到正轨,在保险公司工作的父亲业绩突出姐妹俩的学习成绩也都名列前茅

  2013年4月30日,震后五周年,王洁莹在自家门前浇花。2010年他们家与其他邻居一起搬入了新建的红白镇柿子坪村小区。

  大地震后,深圳和北京先后对红白镇进行对口援建,帮灾民重建了家园

  震后十年,2018年4月23日,摄影师在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再次见到王洁莹时,今年21岁的她长得亭亭玉立,是个美丽女孩。2015年,王洁莹从什邡中学考上大学,爸爸现在还和以前一样做汽车保险业务妈妈在离家不远的灵杰工业园内上班。如今王洁莹已经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的是预防医学专业。

  王洁莹说,地震发生后她才知道,班里的40多个同学,有19个都遇难了。因此,“5·12”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个平常日子,但对于自己来说却很难过好朋友和老师都在地震中不在了,她不愿意回想起那些事情,说到这里,她还是忍不住眼圈红了,流下了眼泪

  ▲十年过去,胳膊上的伤疤已经隐约难见,但地震带来的恐惧伤痛深深地植根在心底

  王洁莹现在一个月回家一次,等到毕业以后,她想回什邡工作,这样可以离家近一些,方便照顾父母。经历过生死,她觉得什么都没有亲人在一起重要

    往期推荐

  (长按二维码,您可订阅“腾讯图片”资讯频道,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