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不可学哈曼!
录音:张牧师斯3-7
哈曼是亚甲族的人,也就是亚玛力人。他们与以色列人本是宿敌,只是随着世界上超级大国的兴起,两个民族相继沦陷,也就无暇再相互为敌。现在,他们都是波斯帝国的臣民,一起为建设“大美波斯”而努力。
因此,就身份背景来说,哈曼绝非根红苗正。这样的人,能通过“政审”,当上“公务员”已属不易,要想在波斯人为主的朝廷里更进一步,几乎不可能。然而,哈曼竟然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一路逆袭,成为了国王身边最为信赖的人。亚哈随鲁王抬举他,使他成为帝国里爵位最高的臣。
跟以斯帖比,哈曼的励志故事毫不逊色。同为帝国里少数民族后裔,一个成了国王宠爱的王后,一个成了国王信任的重臣。以斯帖的成长经历不容易,哈曼可能更难。我们有理由相信,哈曼必定绝顶聪明,工作也认真努力,否则,难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若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哈曼定然会成为励志的榜样,让人人觉得自己有成功的机会。在儿童节到来时,无数的父母会教导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长大了跟哈曼一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权力达致巅峰,被众人视为标杆的哈曼,却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原来,在朝门口所有的官员都向他跪拜之时,却有一人岿然不动。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末底改。为此,哈曼很生气,很生气。
不少同事也劝末底改,好汉不吃眼前亏,何必自讨苦吃?若在平时,末底改根本不用别人提醒,他自己向来都是谨小慎微。他不轻易暴露自己以色列人的身份,也不批评国王,在女儿入宫时也积极配合,但在这件事上,他却一反常态,绝不妥协。
什么原因?当然是信仰原因。末底改可不是对哈曼有意见,故意对着干,乃是向他跪拜已碰触了末底改的底线。作为神的子民,末底改绝不允许自己将人当神,在向同事们解释时,他也亮明了自己犹大人的身份。
为了出气,哈曼决定将犹大人全部杀光。很显然,只杀死末底改一个人,已根本无法让哈曼消除心中的怒火。或许,我们会想,哈曼这个人脾气怎么这么大?不就是一个人不向你磕头嘛,犯得着将人家灭族?
之所以这样干,可能是哈曼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了。但无论如何,都显出这个人既权欲熏心,又小肚鸡肠,因此便容不得任何人对他不敬。曾经的哈曼可能无比的随和谦逊,但那只是表象,随着权力的增加,他生命的本相便彻底暴露了。
权力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无数人在获得权力后便立刻疯狂,甚至不少传道人也不例外。当然,教会里那点儿权力跟哈曼的权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在波斯帝国里,只要他想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果不其然,亚哈随鲁王听从了哈曼的建议,下旨在年底时灭绝犹大人。
圣旨一出,末底改和犹大人很痛苦,哈曼却是很开心。这一天,他更开心,因为王后摆设宴席,群臣中只有他陪国王一同出席。但是,在归来的路上,末底改在见到哈曼时仍不跪不拜,真是死到临头还不改。
瞬间,哈曼觉得自己一切的荣耀都失去意义。见末底改已严重影响了哈曼的生活,他的妻子和朋友们就建议他先将末底改处死,就别等到年底了。
哈曼连夜进王宫,请求王下旨处死末底改。而也就在此时,国王听到了末底改救驾的那段历史,当即命哈曼给末底改送去朝服和御马,并让他给末底改开路,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本想谋害末底改,却成了荣耀末底改,剧情反转的太意外,以至于哈曼的妻子和他的朋友们都看出来这绝不是巧合,而是背后有双看不见的手。因此,他们认为哈曼输定了。
很快,在第二次赴王后的宴席时,哈曼的阴谋被以斯帖戳穿。结果大家都知道,哈曼被挂在了木架之上处死,而这木架本是他为末底改预备的。过去,人们只知道有人会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现在人们知道还有人会被挂在自己搭建的木架上,真是天大的讽刺。
就这样,哈曼从一个励志的榜样变成了鉴戒的对象,他的人生本该成为传说令人啧啧称奇,最终却成了一个笑话让人笑掉大牙。他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对比一下以斯帖和末底改就知道了。
在飞黄腾达后,哈曼趾高气昂,狂妄自大。同样是由低到高,以斯帖却始终是淡定从容,不骄不躁。再看末底改,虽经历黄袍加身,御马游街的尊荣,但回到朝门,他一如往常,波澜不惊。
哈曼一切的努力只为自己得荣耀,享受他人的赞扬和吹捧。为此,他甚至在最熟悉他的妻子和朋友们面前都侃侃而谈,大肆炫耀。反观末底改和以斯帖,他们心中装着的永远是自己的同胞,为了拯救他们,就是自己丧命都在所不惜。
在哈曼的眼里,他认为尊荣是抢来的,是争来的。因此,当末底改不向他跪拜时,他便愤怒,想以此来威逼对方就范,当听说王要赏赐功臣时,他便献上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建议。但末底改和以斯帖却认定尊荣是神所赐的,因此,以斯帖在去见国王的路上一无所求,末底改在救驾之后也没有邀功行赏。这样的人,他们只管作好自己分内的事,至于赏赐,神给多少就要多少,并不凭自己处心积虑的去争去抢。
然而,末底改和以斯帖也并非一直被动。当民族危在旦夕之时,他们一个披麻蒙灰,一个冒死见王。他们不争名利,不抢位子,但在当尽的本分上,他们却是绝不推诿,义不容辞。
儿童节到了,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有出息。但是,一定要对小孩子善加引导,长大了要成为以斯帖,绝不能当哈曼。
仅看表面,哈曼也是一路高升,令人欣喜。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利欲熏心、刚愎自负、凶狠恶毒,结局便是自取灭亡。之所落得如此下场,不是他不够聪明,也不是他不够努力,乃是他选择了与上帝为敌。
因此,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路上,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孩子灵命的培育,否则,越有出息越危险。
总之,我们不能被哈曼式的成功所欺骗,一定要告诫自己的孩子:千万别走哈曼的老路。
----雅5:7
【6月1日读经任务:斯8-10;诗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