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想写文的时候。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不想写文的时候。

2018-06-11 16:33:58 作者:<span id="js 阅读:载入中…

不想写文的时候。

  听说每一个特别的人,都置顶了【午后呓语】

  不想写文的时候

  文|陈午

  01

  有时候会很不想写文章

  这里的文章不是指那种日常随笔记录,而是指新媒体文。

  不是懒得去写,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发现长期的新媒体写作,将我对于写作这件事的热情消磨殆尽了。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说公众号作者本质上来说,是写作者,而并非创作者

  因为公众号的写作,你需要不断地去想选题,找素材,拟标题,切合着读者口味去写文章,只要这样,你才能获得理想阅读,然后接到满意的广告

  而所谓的创作者,更多的是一种自发性的写作,对于身边的人,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有一种纯天然记录的冲动

  拼命想把自己对于这个世界观点文字表达出来,好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以前在简书写作的时候,有这种书写的冲动,比如看到身边同学上课浑浑噩噩的状态,路上碰到各种奇葩事件,我都会想着记录下来。

  只可惜,逐渐地,这种动力在漫漫消失,对于生活的那份敏锐也无处可寻。

  长期的新媒体写作本来就是一件违背人性的事,哪个人有那么多朋友可写,有那么多跟读者共鸣经历可言。或许正因为如此吧,洗稿这种事,才会让人觉得见怪不怪

  02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喜欢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写作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内容大概是说,在很早之前,作者就开始玩抖音,只是那个时候抖音还没现在火。

  他有预感抖音会火,但是因为写作者的天性,他想的不是如何在上面拍视频,让自己火起来,而是去写一篇文章研究抖音未来趋势

  他说当自己在研究抖音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在抖音上拍各种视频了。

  同时,他又列举了他的一位好友,也喜欢写作,但却同时能够做产品,做游戏等等。通过写作,锻炼思维,并且不断去尝试新的领域

  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很多时候,我们精通的一件事,反而会限制住我们。

  因为我们为了保持对于这件事的专注力,往往容易在其他机会到来的时候,不敢迈出步伐

  深以为然。很多时候,也会觉得写作限制了自己的很多行为。因为总觉得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锻炼的过程,所以对于这件事总是不敢松懈

  隔几天不坐在电脑前码码字,都会有种文章质量下降的错觉

  但是不管怎么样吧,可能写作真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某些能力,但是这似乎是所有专注于一项能力的人,或多或少会遇到的事。

  总之,希望接下来的自己,能够走出这种限制,在保持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多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03

  昨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大学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发了两张自拍照,地址显示柬埔寨,引导语是:“两年后,再回来。”

  看到朋友圈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去柬埔寨旅游了,赶紧在微信上问他,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却是,不是去玩的,而是去工作的。

  好友说公司正好在柬埔寨有个工程项目,需要人去,不过得在那里待两年,本来不想去的,后来想想去一下也蛮不错的,又没女朋友父母都在老家待着,一个人了无牵挂

  最重要的是,去了那里,回来的时候能够拿到一笔补偿金,数目还挺可观的。

  好友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年轻的时候,还是多赚点钱好,有钱了才有安全感

  我没多说什么,只是发了两个祝福表情包给他。

  毕业以后,身边的人好像都瞬间变样了,以前贪玩的小伙伴,现在各个都在拼命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让生活变得更好。

  这样的状态,挺好的。

  04

  最近家里发生了点事,一位亲戚去世了,患上了某种肿瘤

  本来如果家里人带她到大型的医院去,按医生说的治疗,并且按时复查的话,还是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的。

  但是最后,家里人迫于经济上的压力,只好将她送回县城的小医院保守治疗,导致病情急速恶化。

  本来是打算回家看看的,但是时间来不及,最后我爸说那就不用回来了,没事的。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千万不能生病,哪怕再强大的人,在疾病面前,都是那么地脆碎与无助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努力赚钱,才能预防生命中那些无可控制因素

  05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活得挺自我的,换成另一种不那么好听说法,就叫做自私

  从小就这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就拼命去做,从来不会考虑父母的想法感受

  写作这件事,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也跟这种自我或多或少有关系

  然而,写作的整个过程,又是一种不断向内解剖自己内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内心中的那种自我,并且不断跟它达成和解。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做到。

  06

  不想写新媒体文的时候,写写随笔记录也挺好的。

  不用再去传播所谓的情绪焦虑,那样虽然能够获得高阅读与高转发,但是到头来,不仅害了别人,也无益于自己。

  生活中酸甜苦辣,还是要自己去面对与体会的呀。文字能做的,只是让你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找到与你相同经历的那个人,从中寻得一丝丝安慰

  仅此而已。

  但有此,也足够

  —终—

   往日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没有上好的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关于崔永元事件,谈两点想说的

  你就是什么都懂,却又没一样精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不想写文的时候。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