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姥姥语录》
作者:风何
最近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才读了两页,就难以自控,眼泪一个劲儿地往外流。姥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儿女的儿女,因为血缘的关系,母爱投射在儿女身上又折射出来的爱自然而然就停留在孙子那里。这个身份,没有人觉得不重要的。
可能也有我太过感性的原因。可是,初二那年,疾病把奶奶带去了医院,这一去,奶奶的魂儿再也没有回来。厄运像紧跟着似的,一年以后,姥姥忽然也去世了,至今我都不知道原因。
姥姥离开以后,母亲很是伤心,整个人一下子就倒了(精神),本来就很娇小的身子更弱不经风。原来那个精明强干的女人被突如其来的伤痛打击得连连后退。那是我第一次产生心疼妈妈的感觉,妈妈没有妈妈了。妈妈,没有妈妈了。
后来没过多久,竟然连母亲也走了。已知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过早的,过于突然的离去,成了我生命中的巨大的缺口,不可追,不可补的巨大的遗憾。
姥姥和奶奶离世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除了哭泣和难过,就还是一个小傻子。母亲离开的时候,我才知道,天塌了。我的魂儿跟着母亲,世界变成了陌生的连续播放的画面。除了流泪和颤抖着的悲痛,一点办法也没有。
那是全世界的痛苦,黑暗,不幸都向你一个人涌来的时刻。哀号不再是书本上无关痛痒的两个字,后来的每一次你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到了这时候,真的是谁也帮不了谁。
这本书,不能轻易读,至少像我这样的人不能轻易去翻,一旦翻开,你就看着吧,那就是实打实的针,一针一针扎下去,心里生疼。
以前,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后来我羡慕每一个还有妈妈的人,他们拥有我可望却不可及的幸福。
这种对人生绝对沉重的打击,招招致命。是一个不经意间就造成的悲剧,不可控。
失去了母亲之后,一下子就对死亡特别恐惧。太害怕了。你不知道哪一个时刻生离死别这种事就又要找上你了。
那是真的害怕,一边害怕,一边祈祷,这个被打击的支离破碎的家,至亲寥寥,你不能在失去了,哪怕是一丝一毫都承受不了了,不能接受任何一个人再离开,不敢想这个家再有一点点的意外。
家里剩下的人,还是我至亲至爱的人,可这家,却再也不是那个家了。那个关着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幸福的家。
无知是快乐的,可无知在生活里会转变为一种艰难。一种你不知道具体缺少的是些什么,却不得不一个人去承接生活的十分艰辛的磨难。
我很羡慕倪萍,她有一个认识了五十年的姥姥,姥姥在认识她的五十年里把自己九十九年的生活智慧都给了她——一张人生的储值卡,储值着“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
我再也无法去拥有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失去了母亲,姥姥,奶奶,相当于失去了所有关于一个女人如何生活的言传身教的机会。她们,是这个世上唯一真心希望你好的女人,不夹杂任何,干干净净地用真心爱你,不求回报。
关照一个女人的一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都是从亲人开始的。而没有机会关照的人,大多时刻像无头的苍蝇,在生活里撞得鼻青脸肿。如果是太愚钝的女人,头破血流也是常有的事。
父亲,爷爷,弟弟,他们都是男性,他们爱你,可他们毕竟是在以男性的角度度量人生的。所以彼此之间的谈话,几乎没有可能深入到一个女人如何才能将生活梳理至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何爱,尽可能的避免伤害,太多太多自己头脑里千头万绪的人情冷暖和生活百态。
现在,我可以刷出具体的清晰可见的精神,只有善良和实在。其他的精神虽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在彼此拥有的十几年里内化为今天的我,可是我提取不出来,不能具体地运用这些单薄的精神的影子。它们是混在血液里,可太模糊了。
不够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看完《姥姥语录》之后,迫不及待地去买这一系列的书的缘由吧。关于母亲,关于姥姥,关于奶奶,这些深爱着作者的人,爱浸在生活里,智慧也在生活里。
我生命中巨大的空白和巨大的遗憾,能被填满吗?
我不知道。
这或许只是一种抚慰。
我多么想拥有这样一张储值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松、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
在往后的人生里,在一言一行里,想用这些给子子孙孙一张永远也刷不尽,用不完的储值卡。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特别推荐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合集
听书《世界上下五千年》合集
名家《高中必背古诗文标准朗诵》合集
听书《世界经典童话》合集
听书《老人与海》合集
听书《悲惨世界》合集
听书《简爱》合集
听书《抉择》合集
听书《围城》合集
听书《活着》合集
听书《我们仨》合集
听书《推拿》合集
听书《狼图腾》合集
听书《人生》合集
听书《追风筝的人》合集
给你不一样的视听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