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姥姥语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姥姥语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1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姥姥语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姥姥语录》是一本由倪萍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姥姥语录》读后感(一):为了纪念我的姥姥买的书

  开始是在电台里听倪萍用一口山东话讲她姥姥的故事,我觉得很感动,所以动了要买这本书的念头

  可是买了看过了,却发现没我想像中的那么好看可能是我从小也跟我姥姥(我叫奶奶)的感情最深了,到现在为止,我奶奶已经去世快十年了,可我内心里,她仍然是最爱我的那个人,最包容我,最疼我,给我的爱也最多也最深的人。

  所以我特别理解倪萍在自己有钱了以后想尽一切办法哄姥姥开心,给她买最贵的,吃穿用都用最好的。

  虽然其中的许多小细节很感动人,但感觉有点乱,不是按时间排列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所谓的排列,有点蒙太奇把我弄蒙了的感觉,到最后结束了,我还以为还有呢。所以以我看来,结构安排有点问题

  还有可能内容单薄了点,因为姥姥毕竟活了99岁呢,应该有很多细节可写,可是书一共才210页,感觉写的太少了。

  个人听过部分电台里放的倪萍自己读的姥姥语录,感觉更好些。

  《姥姥语录》读后感(二):珍惜身边的亲情

  最近正在看这本书,已经看了一大半儿了。清明小假那天带着两岁的女儿第一次去图书大厦时买的。女儿是在娘家长大的,从她天使诞生的那一天起,从学会翻身到自己能坐,从在床上学爬到蹒跚学步,从咿呀学语到会说儿歌,几乎都是在姥姥身边看着长大的。 但尽管女儿自小都着管母亲叫“奶奶”,母亲也待女儿如亲孙女儿一般疼爱,但似乎母亲那深刻传统观念里仍然认为外孙女儿总是心向着本家儿的,还讲过类似例子,玩话中透露着酸涩;我解释成人言语左右孩子行为。 女儿幼小的心灵并不懂姥姥奶奶之间的亲疏远近,也许她只知道谁与她朝夕相处谁最疼她爱她谁就是最亲近的人。看到这本书,我释然了,不再与母亲争辩是非曲直,但愿母亲也如《姥姥语录》中的姥姥一般健康长寿,但愿女儿慢慢学会好好孝敬疼爱自己的姥姥,还有身边每一个爱她疼她的亲人

  我并不期望女儿能像倪萍那样成为名人生活里充满光辉,但愿在她漫长人生之路上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体味亲情的无价。

  《姥姥语录》读后感(三):做一辈子的好心

  我是看倪萍一个专访节目才特别想看看这本书,在节目里倪萍操着一口家乡话讲一件件小事,姥姥是怎么教育孩子们的,着实被姥姥一句句朴实无华话语所钦佩,节目的最后倪萍徽墨作画,每副画的意境也启发和吸引了我,决定一定要找来这本书看看,究竟姥姥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孩子,倪萍那大气、专注、亲切气质从何而来。

  书的开篇大量抒发了倪萍对姥姥的追思,宣泄着对姥姥离世她那压在心底的沉痛,慢慢回忆起她五岁时和姥姥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倪萍的童年是无比快乐的,尽情得接触大自然,尽情得释放着孩子的天性,在姥姥的影响下,慢慢长大。原来她青年时期奋斗源泉多少来自她心底想让姥姥过上富足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想而知姥姥对她的爱,她有多么珍惜。

  倪萍说姥姥就是家里的宝,当倪萍事业如日中天时候,姥姥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潜移默化得影响她的为人处事,在人生低谷期小心翼翼得支撑着她。

  姥姥绝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句评价在我看来绝对不是不是一句玩笑,虽然姥姥是一个裹着小脚还不认字的人,但是她的心底是如此的善良,如此得追求美好,如此的热爱生活,如此认真的做她能做到的事,这不是我能做到的。

  记录几句对我觉得很有意义的话吧:“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想通 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心态平和。“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下,跟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学会施舍。“有苦也不是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你吃一块儿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塞。孩子别怕吃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吃苦可以如此快乐。“盼望、盼望,盼多了、望多了,你那个盼望就实现了”--永不放弃理想。“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认命。认命不是放弃,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了,你就赶紧起来往前走,有多大的劲儿往前走多远,老天会帮你。别再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儿了。孩子,你记着,好事来了她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天黑与天亮的比喻多简单命明了,人生的起伏也不过如此。“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去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他还上山顶”--自我挑战不是一句空话,不断追求卓越并不是不满足,并不是贪慕虚荣抑或地位,其实就是对得起自己这一辈子不白活。

  最后想引用一句姥姥的话,“心闲着闲着就麻了,麻了就跳得慢了,慢了就上床躺着,躺着就是心脏有病了”,送给现在的自己,正值拼搏年龄的我现在过着一种类似“度假”式的生活,认识到了不去改变那就是傻子啊,庆幸得是内心的小火苗从未熄灭过。

  感谢像姥姥这样的祖辈们不厌其烦得教育着影响着我们,时代确实不一样的了,但是人性的光辉从未改变。我也想念我的奶奶了,祝她一切安好!

  《姥姥语录》读后感(四):姥姥教给我们的哲学语录

  小时候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一直不能忘记的画面是姥爷倚靠在墙角,晒着太阳等着我回家,然而第二天五点多就起床给我做蛋炒饭。他最后的时光痛苦,贪吃的我总是去吃别人送给他的补品。

  一直觉得对姥爷有愧,去年奶奶住院,去医院的路上姐姐说要是姥爷还在就好了,想吃啥我们给他买啥。

  我每天使劲做梦,梦见很多人,地震啦,蛇啦,中奖啦,跳楼啦,把现实中没体验过的事情全都感受了一遍,唯独没有梦到姥爷。

  但是前两天我梦到了,姥爷一个人忍者病痛去医院,我却在一边努力写稿,然后 姥爷哭了,我心疼了赶紧跑上去,我的眼泪稀里哗啦的,我说:“没人送你去,我送你去。”

  梦醒了,我成全了自己一直想对姥爷说的话。

  今天采访一个明星,整容、谩骂……并没有完美的口碑。但去的路上我却带着《姥姥语录》这本书,我特别想跟她说,我和你都是很孝顺的人,对吗?

  在困乱不堪的化妆间,她的嗓子已经哑了,我的脑子也有点乱,这注定是本年度最失败的一次采访。我只记得她说的一句话,她说:“我赚那么多钱,如果不是给家里人花的话,都是没意义的。”我还记得倪萍说:“我给姥姥一万块,到姥姥那里就是2万,她再告诉舅舅就是3万,再告诉邻居就是4万……”

  人生注定是充满遗憾的,如果到现在,还能有一个老人倚靠墙角,晒着太阳等我回家……那么我愿意付出一切。

  《姥姥语录》读后感(五):《姥姥语录》人生大智慧

  逐行逐句读完《姥姥语录》,时而欣慰,时而温暖,时而鼓掌叫好,时而伤心落泪……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学造诣有多高,就是她这般平铺直叙的大白话,更衬出了99岁的姥姥一辈子真实淳朴的人生哲学,发人深省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作者以“唠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裹着一双小脚,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的平凡老太太——姥姥。姥姥却用一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着自己的为人处事,并潜移默化地教育着自己的后辈,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智慧。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是呀,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换个位子思量,往往就能得到海阔天空乐观场面

  姥姥说:”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是呀,再大的事,再难的关,总会过去的。很简单的话,仔细品品,很有些哲学的味道耐人寻味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这是何等的境界,她告诉我们,表面上我们帮了人家,实际上,是人家接纳了我们。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姥姥说:“遗憾就是专门留下的,要不就没这俩字了。”

  姥姥说:“快乐比别嫌它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着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个快乐?”

  姥姥说:“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够数了,福又回来了。”

  姥姥说:“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姥姥是真正用智慧点亮人生的人!

  《姥姥语录》读后感(六):记录着长辈的琐琐碎碎点点滴

  看这本书时,是去年年底

  一夜无眠,抱着看完

  书 也是在书城原价买来的

  因为翻到了 觉得很平实 可读。

  对于我这种抠门又算计的人

  很少有原价买的时候。

  2011年,对倪萍大姐来说并不是很平静

  一个奖项,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

  又因为,在某些大事发生时,她没有适时的说些迎合网友的话

  各种板砖。

  其实并不公平

  我所能记得的,是她在汶川里的默默捐款

  在《美丽的大脚》里的感人出演

  在这本书里 对于其实大字不识的姥姥的一份敬意

  姥姥的话 句句平实 但是细想想 又总是有那么些道理

  能把他们记录下来 已经着实是一份善心 一份孝敬

  看着书 想起了我的姥姥

  和走时 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的姥爷

  当年的大学专业,是因为姥爷患病,才选的,以为能尽一己之力做些什么

  后来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

  是本不错的书

  亲情 永恒话题

  不落俗套

  《姥姥语录》读后感(七):读好书,品生活

  下班路边的书摊上一眼就看到了倪萍的《姥姥语录》,瞬间快本上倪大妈挥毫泼墨的神情就浮现出来,出书出画,这个年纪的倪大妈还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少了春节晚会上的风采,多了很多大妈该有的风度,比起刘晓庆那张不老的脸,还是倪大妈更让我舒服,什么年纪的人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年轻就应该花枝招展,就应该活力四射,年老就应该含蓄内敛,人不服老不行,就如同姥姥语录中的姥姥,一个质朴的家家都有的小脚老太太

  翻开这本描绘着倪萍眼中心中的姥姥的书,有一种想一气读完的冲动,那些熟悉的话,那些熟悉的场景,那个她记忆中的水门口,那些威海朴实真切方言,放在这本书里竟全然没有隔瑟的感觉,那些个“炉灶”“玉米棒子”“腾饭”,不光记载着倪萍的童年,也让我们这些在那片土地长大的人们心里一阵阵的温暖。那个教给倪萍很多朴实道理的小脚老太太就这么生灵活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么真切,她做事的方式,说的那些大白话,让我一遍一遍地比较,一遍一遍的在心里想念家里的姥姥、妈妈,想念这一辈辛苦为孩子操劳着的父辈们。小时候的他们明明自己做的很好,在外人面前他们还是会黑着脸数落着自己的缺点,那会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姥姥语录中我找到了最合适的解释:人说话,一半儿是用嘴说,一半儿是用心说。用嘴说的你倒着听就行,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在他们那一辈人的思想里,当着别人的面夸奖自己的孩子那是太骄傲,太张狂,孩子也容易得意忘形,嘴上一边数落着你,心里却一阵阵的为你高兴父母就是这样,无论大能耐还是小本事,你在他们心里永远都是最厉害的。一辈子都是在为你而活,又何必计较他们嘴上的那点不饶人之处?理解了反而现在更喜欢听他们数落自己,因为心里知道他们数落的同时,心却在为自己绽放着。

  姥姥语录中的很多大白话都让我很感动,不是矫情是真真切切的,离生活那么近,句句戳中心中的那个点,就像倪萍说的那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心里却跟明镜似得,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别人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没文化却在用这一辈子生活教给我们她的理,言传身教,在不断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伟大,是比伟大更为真切更为朴实的东西:真实,就是这份真实让一个个陌生的人从倪萍的笔下认识了这位小脚老太太,认识了这个没有文化的大哲学家。就像她说的: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辈子又接着吃,上算!是呀,念书的人,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没念书的人眼神都是傻的。这些个道理人人都懂,可这样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却很少很少,姥姥的这些个行为让我这个看书的陌生人汗颜,书读了一点,还在为这一点儿书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儿,可细想想,书没有读尽的时候,书读的越多,人心就越透亮,万里长征,我才仅仅迈开了一小步,和这个小脚老太太比,我这个所谓的读书人还真算不上什么。

  姥姥语录中还有一个让我很感慨的就是,有多大心的人就有多大胆,北漂的日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向往着、挣扎着、挤破头似得往这赶,说到底到家都是为了那个所谓的理想,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眼睛。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去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一辈子都不后悔,下辈子他还上山顶。”谁不普通?人一生下来就是普通人,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见谁一天吃八顿饭?都是三顿饭,没有能力便罢,有能力谁不去山顶上看看?一辈子在山沟里转有么意思?哪有下辈子?山顶上看的东西就和山底下看的就是不一样,半山腰都比山沟强。你问问那些人,山顶上有么?咱一辈子也想不到,人都是一辈子,可山顶上的人活的就是比山脚下的人好几辈子,你没算算账?“一个小脚老太太都知道不断地上升,不断向更高的地方攀爬,只为了让自己的视线更宽广一些,我这个四肢健全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多时候会退缩呢,人或许就是这样总向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可得到了又往往不珍惜,老天是公平的,给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所以要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要是不遭点罪,不受点苦,老天都不好意思让你享福。

  感谢倪萍能把这么形象的一个老太太展现出来,更感谢她选择了用最朴实的威海土话,一字一句里读出来都是心意,一字一句里都是浓浓的情义,咂摸着姥姥的话,我知道自己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恩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一点一滴的积累着生活的小快乐,乐就是福啊!

  《姥姥语录》读后感(八):大爱小爱都是爱 大家小家都是家

  对于倪萍的认识在读这本书之前仅仅停留在中央电视台的各种经典回顾里。因为我记事起春晚不由她主持、央视的节目也没有太多主持。我只知道像她和赵忠祥先生这样的主持人德高望重,同时也渐渐消失在观众的视线。

  直到前段时间看《天天向上》,算是第一次认识到这位集主持、演戏、出书、作画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super woman。强烈建议大家先看20130301期天天向上的节目,先一睹倪萍本人的个人魅力以及她口中的姥姥之后,再来品味这本书,相信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感受。

  这本204页的书分为四个部分,倪萍通过与姥姥50余年的生活点滴,让本来不认识这位平凡姥姥的万千读者渐渐领会书中的姥姥给读者带来的亲切与真实感。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整本书,并且做好了摘抄。不得不说内心是久违的宁静感,却又久久不能平静。或者是我没有过与自己的姥姥这般相处的经历,又或许是我的家人中没有“姥姥”这样的角色存在。但是当我读完整本书时,心里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像姥姥一样的人。

  很多人都说应试教育和中国的高等教育毁了年轻新一代,曾经我也愤怒过,为自己的祖国悲哀。然而在一位见证新中国变革的乡间老太却没有抱怨命运、抱怨时代、抱怨社会,反而是那么的懂得知足和懂得感恩,书中姥姥的点滴行为,唤起了我内心许多最本真、最可贵的东西。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感谢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谢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感谢总是在成长与懂事的自己,感谢《姥姥语录》这本书。

  有多少姥姥能这么平衡整个家庭?有几个姥姥拥有那般的智慧与胸襟?

  一位中年丧子的妇人没有哭天喊地抱怨政府,一位懂得给穷人脸又那么不露声色的帮助她人的姥姥,一位把外甥女捧手心又处处教她待人接物的姥姥,一位永远带给家人希望与能量的姥姥。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和我一样不太愉快的经历,比如我的外公外婆将他们唯一的孙子极度溺爱成自闭者,对自己女儿比对儿媳好百倍的婆婆等等。我记得以前高中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姥姥端上两碗自己做的核桃芝麻糊,当然核桃少的那一碗是我的。说这些并不是去责怪这些老人,只是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的事教我看懂了世间百态。而书中的姥姥就像是看透了世间百态、看懂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这些,都是我们该学习的,看透生活但依旧热爱生活!

  我算是一个独立又好胜的女生,无数次不肯向所谓的现实低头,生活中追求自己那些所谓个性的东西。这些没有不好,或许还能说明我上进、积极。但似乎,我忽略了一些作为女生应该为之匹配和拥有的东西。首当其冲的便是抗拒和逃避恋爱和婚姻。

  我想社会人是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存在的,我们需要大家、小家、朋友,我们需要爱,我们需要内心充满温暖。而作为女生也理应当多一条使命,我们俗气地称之为相夫教子。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做亲人、朋友中那个善良、宽广的人。等到走进婚姻的那一天,拥有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好好培育他们。不做孤独、形影单只的人,敞开胸怀、拥抱生活,一辈子平淡却又真实的活着。祝好!

  附《姥姥语录》话语:

  有些事能使劲,有些事啊就是使不上劲儿,天黑了,谁也拦不住。

  人说话,一半是用嘴说,一半是用心说。用嘴说的话你就倒着听就行,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

  给别人听的话就得先替别人想,人家不愿意听,听了难不难受、高不高兴。

  打人不打脸,接人不揭短。凡是要替别人想。

  天黑了就快睡,天亮了就赶紧起。

  多黑的天到头也得亮。

  不管你是谁,将要结束生命时都会害怕,都会眷恋生命,眷恋你曾无数次地抱怨过的这个社会、这个家、这里的人、这里的一切。

  大花生、小花生吃到肚子里都得嚼碎,种在地里可就不一样了。

  有好事要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

  年轻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腿儿是腿儿,年龄大了富裕算啥了?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浑身都穷了。钱有的是,可身子穷了。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肚子饿,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别人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一切善良、宽容、忍让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血脉里流淌的美好都是一点一滴的给予与积累。

  善良的一家让我学不会憎恨、学不会报复、学不会整人、治人,这不就是我的财富吗?

  遗憾就是专门留下的,要不就没有这俩字儿了。

  没办法,脸整天露着没有衣服穿,你就得要脸。

  心里有气,有怨说不来就好了,不管真对真错,别留着,留日子长了,就长在身体里了。

  孝是本能的、自然的、必须的、应该的,一个人不偷东西还要表扬吗?孝敬是美德吗?不是,是应该的。

  一家人是一张脸,家是你随时想回的地方,也是你随时可以离开的地方,人人都有一把钥匙,但绝不是负担。

  好事来了她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子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要受穷。

  人生下来就是受苦,别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也是苦。

  没病它是个甜,不缺胳膊少腿是个甜,不认字的人人了个字也是甜。

  “胆子大”是指我(倪萍)潜意识里的这些东西,我是竭尽全力的那种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我想做了,就不会去想后果。

  过去的一切都成为昨天,明天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能人干嘛都成,废物干嘛都不成。姥姥说的能人是勤奋、努力、舍得自己、不怕吃苦的人,是用心做事、执着往前走的人,是敢于超越别人、敢于打倒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敢于面对别人的成就的人。

  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

  连秋收的日子都不知道紧忙乎的人,那可就对不住春和夏了。秋的日子得一天当两天过。

  有本事的人都不是在表面能说会道,开个花儿几天就败了,扎个根儿人才能长久。

  我们缺少的往往是最这样的平衡,不满足、不满意、张狂、暴躁、懦弱、郁闷、灰心,不都是因为掌握不了自身的平衡吗?对生活的期望过高,对日子的信心又过低,都是因为没有了生活的准星。姥姥的准星就是接受,苦和甜、穷和富都接受;接受了又不堆积,积极地去面对、去化解。

  姥姥崇尚不自私,崇尚宽容。宽容就是给别人一条路,自己后退一步。后退的人都是暂时吃亏,给别人一条路就等于又给自己找了一条出路。

  人出卖了良心和得了心脏病差不多,心停停跳跳的,憋得慌呀。

  没有一件错事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也没有一件好事是不收获好报的。

  人死了啥都没有了,为死人做啥事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多穷的人都有脸,能豁上脸要饭,那是肚子实在没法儿,给人吃点东西先要给别人一个好脸。

  给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有些东西今年赶不上,这辈子就赶不上了。

  心存感激、心里歉疚,人就不敢张扬,不敢学坏,不会发狠。

  人啊,啥事都得经历,错儿也得犯才是真人,没错儿那是画上的人。

  给的人快乐,接的人自然。

  少吃个蛋不会少颗牙,可多说话就露齿(耻)了。

  吃哑巴亏的人心里有数,沾哑巴光的人心里更有数。

  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

  在锅上熬饭的人想吃啥肚子里最有数了。

  从做第一顿饭就使心做,啥事都使心做,你就成神了。

  二十几块钱买个啥?买个吃的一会儿就吃完了,买一本书吃一辈子。好的书下一辈儿接着吃,上算。

  一个人一个命,一个家一个活法。别和人家比。

  有苦也不算坏事,苦多了甜就比出来了。你吃一块桃酥试试,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试试?你那嘴呀就想找块咸菜往嘴里塞。孩子,别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啊!

  天下有两个妈,一个是大妈,一个是小妈。孩子也有两个,干大事的孩子,干小事的孩子,干大事儿的孩子必定是送出去的。

  伟大的母亲用更远大的母爱把孩子舍出去喂天下做事,不管情不情愿,不管自己多苦。

  姥姥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爱,这种爱铺设在亲情、友情之下,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温暖,是一种自然的相互帮助、相互给予,是人性里最天然的东西。

  理想有时候起步很小,很具体,但最终它有可能变得很伟大,有可能从为自己不自觉地成为他人、为全人类。

  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得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粮食养活你的命,你不爱粮食就是不爱惜你的命。

  人的肚子不怕饿,没有稠的就喝点稀的,没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没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

  老天是公平的,给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

  《姥姥语录》读后感(九):心里住着勇敢的自己。

  这本书是倪萍记录她姥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录,开篇第一章写她姥姥的去逝,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是这样一句话,"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孩子,别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真温暖真坚强的话。真羡慕倪大姐有这样一位姥姥,如此通透如此勇敢,叫出来的倪萍也是如她这般朴实勇敢的女子。每当我觉得前途渺茫,每当我面对多种选择,每当我懦弱退缩,每当我进入思想死角时,我就想要这样的“姥姥”摸摸我的头,告诉我“孩子,别怕,别怕,失败没什么,选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你自己开心自己觉得正确就好。”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多贵的东西都赶不上人贵。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了,你就得任命。任命不是搁下或放弃,是咬着牙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给你希望了,你就赶紧起来去向前走,有多大的劲儿往前走做预案,老天会帮你。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儿了。要记得,好事来了他预先还会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哐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的。能人越砸越结实,不能的人一下子就被砸倒了。”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的事儿,不要在这随便耗着,就算他人笑我讥我,自己不轻贱自己,心里住着坚强勇敢的自己,什么事都会过去的。还有,别人帮不了你,能帮的只有自己。你不坚强,你被打败了,或者你心情失落你不开心,对别人有影响么?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过着自己的日子,你的小心酸小痛苦别人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倾诉完了之后有什么用呢,事儿他还是在这,与其抱怨,不如just do it.

  别在抱怨别再做白日梦了,趁还年轻,just do it.

  《姥姥语录》读后感(十):家家都有的老太太么?不是

  这两天看完倪萍的《姥姥语录》,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絮叨了她与姥姥之间相处的点滴,以及姥姥平时的生活处事透出的哲学,让人感动和受教育!她谦虚的说姥姥就是家家都有的一个老太太,可我认为这种老太太并不多见,这么热爱生活,这么朴实良善,这么宽容大度,这么智慧,一个村恐怕也就仅此一个,不然得培养出多少个倪萍! 又看倪萍的《日子》,这本书可以说是倪萍的自传,对她自己从童年到参加工作到感情生活都有详细的叙述。不过我却在这两本书上发现了两处细节上的矛盾点: 1,《姥姥语录》里说夏天村里人都在河里洗澡,男人在下游,女人在上游。当时我看了就觉得纳闷,按理说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在上游才符合常理。果然,在《日子》里也提到了这种几辈子人定的洗澡规矩,男人在上游,女人在下游。所以《日子》里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2,《姥姥语录》里关于倪萍的父亲的说法,倪萍是一直不肯喊出“爸爸”的,甚至父亲病危,她也是在心里喊了,不清楚究竟有没有喊出来。可是在《日子》里,她明明白白的写了给父亲打电话时,称呼的是“爸,***”。我更倾向于倪萍是没有喊过的,因为《日子》是早期写成,主要关注点在自传,所以人物本身是有所美化的,而《姥姥语录》是倪萍近几年的作品,主要在于突出姥姥语录的生活智慧和处事哲学,也可能是倪萍本人越活越通透,又或许是已经忘了在《日子》里对父亲的描写。 这两本书措辞非常恰当有分寸,尤其是《姥姥语录》,那完全是真善美与高尚情操,浓浓的一碗心灵鸡汤,可能也确实需要带给大家一些生命的美好体验和感动,给予社会大众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就如同我们看春晚主持人充满感情的弘扬社会的温暖,感动,美好等等。 如果说作为献给现代都市人的一些正能量的精神粮食,《姥姥语录》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日子》更倾向于倪萍的一种内心剖白,读读知名主持人的成长史也很有意思。但是我现在更倾向于那种对人物全方位的描写,有善有恶,有人性的高尚也有卑微,这样的人物刻画才更加真实,更加丰富饱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