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救赎丨《一出好戏》中的赤裸的人性与“荒岛成功学”
*本文中海量剧透,未观影者请谨慎阅读*
*本文中海量剧透,未观影者请谨慎阅读*
上周五,黄渤自导自演的第一部院线电影《一出好戏》上映了。这是一部相当有诚意的作品,虽然不尽善尽美,但值得玩味。
一家公司的员工老板组团出海团建,结果在在海上遇到巨浪,一行人流落荒岛后,不得不想办法活下去。在荒岛上,现代社会的身份、地位、社会资源都不存在。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被剥下外衣的人性回归了本来的面目。
今天,让我们聊一聊岛上居民的“乌托邦”生活,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许能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小王:
他当过兵,做过动物饲养员。一开始,他是整个团队唯一拥有野外生存技能的人。采野果、捕鱼、找山洞,是他带领着整个团队在荒岛上走出了活下去的第一步。
因此,他也被大家推举为岛上难民的头头,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小王」逐渐变成了「王」。
他的身份,也从旅行船上满面堆笑的小导游,变成了暴戾独断的部落酋长。对不服从自己的人实行虐待。
没有人敢反抗「王」,因为他是整个团队生存的根本,论摘野果、捕鱼的技能,没人比得过他,不跟他混,就要挨饿。
可是,刨除生存技能之外,他作为一名领导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在张总决定自立门户的时候,只说了几句有煽动性的话便从他身边带走了不少人。而随着岛上可采集资源的日益匮乏,「王」的部落也迅速走向衰落。
《马东的职场B计划》中,提到过一类人:这类人在工作中可能业务能力超级一流,但是不适合升职,因为做管理实际上相当于换了一份工作。
很明显,「小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一个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小主管,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只靠原始的采集,迟早坐吃山空,他没有办法带着大家长久生存下去。
虽然他的口号喊道:“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生存,第三还是生存”。但是,带领一个团队生存下去,单单凭采野果、捕鱼是不够的。
张总:
「张总」是公司的老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流落到荒岛并意识到自己逃不出去之后,他将钱包里的人民币洒向天空,象征着与旧的社会告别。
而失去了过往身份地位的他,也变成了荒岛部落的社会底层,处处受气,威风不再。我相信看到这里时,不少平日里看不惯自己老板的人会觉得出了一口恶气:“有钱有啥了不起的?有钱不代表有能力,不代表不是傻X。”
不过,刚刚跌落谷底的他,就又急速的东山再起,上演了一出完美的“荒岛成功学”,崛起成为荒岛上实际意义上的领袖。而成功的原因除了足够幸运,能够发现一艘充满资源的废船之外,与他个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首先,便是不放弃寻找新机会。废旧大船一直就在海边,为什么只有「张总」发现了?
因为别的人都在忙着采蘑菇、摘果子、打渔,因为不做这些就没饭吃。可想而知,「张总」能发现大船的前提是牺牲了自己获取食物的时间。在森林、海滩寻找出路,他必然付出忍饥挨饿的代价。
这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一类人,他们可能生活窘迫、困顿,但依然能从自己有限的收入与精力中分出来一部分用来阅读、学习的人。
其次,他的目光是长远的。他不是玩“荒岛游戏”的人,而是建立“荒岛游戏规则”的人。荒岛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不是可以遮风避雨的船舱,也不是可以蔽体的床单,更不是雪茄、香烟、方便面等等不可再生的“奢侈品”。
荒岛上,最重要的资源是渔网,有渔网才能捕到更多的鱼,而鱼是岛上居民生存下去的根本。张总占据了这份生产资料,也就决定了岛上大多数人的命运。
同时,他甚至还用两副扑克牌当成了岛上的“货币”发行,一段时间之后扑克牌&鱼的经济体系竟然运转了起来。制定这一套规则的「张总」,自然也就成了岛上权力的中心。
虽然在接下来的剧情里,「张总」无良资本家的嘴脸逐渐显现。但是,沦落至底层又咸鱼翻身的他告诉我们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没有成功是偶然的。”
马进&小兴:
最想要逃出荒岛的,恐怕就是主人公,黄渤所饰演的「马进」了。
本是一名碌碌无为的普通员工,突然有一天中了六千万彩票,正值狂喜的时候,却流落荒岛,如果不回归现实社会,价值六千万的彩票也就是一张废纸。
所以,无论是在小王的部落中,还是在张总的船舱国度里,他想要做的事情就只有和弟弟赶快逃离荒岛去兑奖。
然而,他的“梦想”在小王和张总的眼中,都是只是个笑话。转眼90天期限便过了,彩票报废,老天爷却以另一种形式“回馈”了他:天上下了一场鱼雨。
在岛上,鱼可是硬通货,「马进」以一种魔幻的方式完成了梦寐以求的“一夜暴富”。他的梦想也从“逃出岛领6000万”变成了“带领大家发现新大陆”。
要是在刚上岛的时候,「马进」的“发现新大陆”、“逃出岛去”的说辞简直是痴人说梦。就好像你去应聘一家只有3个人的创业公司,公司老板对你说:“我们这里虽然目前开不出工资,但是将来公司上市,股票肯定有你一份儿。”
「马进」用手头的鱼换来了很多岛民不需要的东西,比如废旧的手机、玩具、衣服等等,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岛上不可再生的物品。
「马进」和「小兴」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将船上的发电机修好,为岛民们带来了光;
二是牢牢控制了手机的使用权,手机里存着的大多是岛民们家人的视频。想看可以,拿鱼来换。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小王」满足的是岛民的底层的生理需要:饥一顿饱一顿反正饿不死;「张总」满足的则是第二层安全感的需要:有渔网、有破船意味着有稳定的食物以及可靠的住所;
而「马进」,则用手机里岛民家人的视频,满足了岛民们的情感需要。用“发现新大陆”这张大饼,勾勒出了岛民们“自我实现”的最高层需要。
跟着「小王」或者「张总」混,最多能让你饿不死,跟着「马进」混,则能让你活得像个人。
成为岛上实际意义领袖的「马进」与「小兴」,恐怕是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在荒岛上他们拥有着一切。然而,一艘大船却打碎了他们的美梦。回到现实世界,意味着一切回归原点继续当loser,在岛上则能继续“称王称霸”。
「马进」可以选择在岛上隐瞒一切,继续过着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赢家,也可以跟着「小兴」一起回归现实世界,“继承”从张总手中坑来的产业。不过,他最后的选择却是以近乎牺牲自己的方式,让岛上的人意识到大船的存在。
对于「马进」来说,岛上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出好戏”,然而戏毕竟只是戏,唤醒爱丽丝的美梦,脱掉国王的新衣,马进在最后的时刻真正完成了“自我实现”。
可是,在永远都不会醒的美梦与困苦平凡的生活中,又有几个人有勇气戳破美丽的肥皂泡呢?
最后,想说两句电影之外的事儿。
《一出好戏》上映的同一天,《爱情公寓》电影版也登陆院线了。后者的内容却令爱情公寓的粉丝们大跌眼睛:这哪里是爱情公寓,简直是爱情公墓。
就这样一部带有明显“诈骗”色彩的电影,竟然取得了1亿元的预售票房,截止今天票房也已经将近5个亿。可以说,在口碑崩盘、人品败光的情况下,主创们依然用这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
诚然,钱很重要。
可是,钱真的是一切吗?
在职场课中,有这样一句话:
“钱只能代表你的价格,而被需要,代表了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