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女孩顺风车遇害:只会道歉的滴滴,你还要害死多少人?
文 | 听读馆长
五月份郑州空姐顺风车被害案刚过三个月,乐清又发生了类似事件。一个个血淋淋的惨案,让馆长十分痛心。而下午滴滴毫无责任感的声明,更让馆长震怒。
在各种APP带给我们快捷时。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危机。一份快递引来杀身之祸;一份外卖送来了恶意;一次滴滴却将自己送上绝路……血淋淋的事实背后,不禁让我们发出疑问:
滴滴们,你们真的值得托付吗?
1
今天,馆长被一则让人痛心的消息刷屏:温州乐清20岁女孩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残忍奸杀。
8月24号下午一点半,女孩使用滴滴顺风车于乐清飞虹南路上车,去永嘉上塘给朋友过生日。
但女孩却并未抵达目的地,随即失联。
“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
五分钟后,又给另一好友发微信求救,但随即失联,手机关机。
家属随即报警。
下午五点半左右,乐清警方立案,并于次日凌晨四时,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
乐清警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据悉受害人遗体已被找到。
“左手受伤全是血,双腿被绑住。”
下午,滴滴发表声明致歉,表示自己会全力配合警方,会对受害人负责,并会对之后滴滴乘车过程中导致的刑事案件进行赔偿。
距五月郑州空姐顺风车遇害惨案发生、滴滴承诺加强监管仅过去三个月,更为残忍的事情却再次发生。
2
馆长不敢去想,这条生命凋零后,她的家人、朋友该如何面对这一残忍事实。
滴滴的不作为和不负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将可怜的女孩推向了恶魔。
被骚扰乘客曾经报警并向滴滴平台多次投诉。
在女孩上车求助后,女孩家长一直在向滴滴平台寻求帮助,并表示希望提供部分司机信息以帮助立案。
但均被滴滴客服以种种方式拖延拒绝,并表示需要保护司机隐私,拒绝提供帮助。
根据时间信息猜测,女孩亲友收到求助信息,到乐清警方立案,有着3小时25分钟的时间差。
如果滴滴客服能够及早配合警方或女孩家属,可能警方和家属就能尽早一步拯救女孩,不至于失去这条年轻的生命!
据女孩的一个朋友透露,在几位友人曾多次联系女孩未果后,他们向滴滴平台拨打电话求助。
但滴滴却只是表示“会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此事,会在一小时内回复”。
随后几位友人7次致电,均得到滴滴客服机械式回复,甚至直接表示距离一个小时还有几分钟,让人耐心等待。
据悉,在受害女孩友人于下午4时向永嘉地区警方报案后,永嘉地区警方表明警察身份向滴滴求助,却依然遭遇到拒绝。
甚至在下午告知警方,已经联系上司机,但司机称受害人未上车,并且依旧以保护司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信息给永嘉地区警方。
据悉,直到晚上8时以后,滴滴方面才提供信息给警方。
尽管案件中间还有许多信息和疑点存在,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滴滴的不作为和糟糕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让原本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让原本可以被拯救的受害者遇难。
看上去滴滴并不是直接责任人,但比起犯罪嫌疑人的罪恶滔天,滴滴的举动同样让人憎恶。
通篇只剩下滴滴对于警方的通力协助和对受害者的哀悼,看不到滴滴对这件事情的反思和愧疚。
(上下滑动查看)
但滴滴带来的,是不负责任。
我们看不到它的悔意,我们只看到了滴滴在道歉信里越来越高超的话术和推卸责任。
他们的声明真是越写越好了。
3
在滴滴的道歉信中,滴滴声称是由于接听电话数于庞大,才导致无法及时处理举报信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听起来,实在太不痛不痒。
自从滴滴成为打车软件龙头之后,大家对于滴滴的吐槽声不绝于耳。
馆长不禁想反问滴滴:你真的给大家带来方便了么?
早年,滴滴一统江湖之后,打车难成为了主要问题。
2017年,滴滴打车曾对此问题,发布了“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
其中提到减去“建议调度费”机制,保留主动给予司机“调度费”功能
只是,从现在来看,打车难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我们的打车成本增加了不少。同样的路程,多花五块钱十块钱已经成为了习惯。
2018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事件后,滴滴宣布整改,并向公众公布了工作进展。
其中,提到了“人脸识别”这项整改措施。
人脸识别技术还尚未达到可以精准识别的技术,导致司机们在识别环节中浪费了太多时间。
除此之外,乘客爽约、实际人数有误,司机乱加钱、司机在开车过程中的口头骚扰等问题的抱怨不绝于耳,不少乘客都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吐槽此事。
并异口同声地表示,即使投诉给滴滴客服,也丝毫不起作用。
似乎让乘客通过滴滴上车成为了它唯一的作用,至于用户乘车体验,看上去都和滴滴没关系。
只有当惨案发生引发舆论时,滴滴才会跑出来发表一封看上去诚恳却无关痛痒的声明。
随后的整改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成效,直到下一次惨案发生,再次声明再次整改。
看似是在勇于承担责任,实际上却是滴滴平台在想尽办法推卸责任。
用户又如何能继续将自己的金钱花费在一个不负责任、连自己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的平台上?!
如果滴滴在空姐被害事件后,滴滴能及时听取用户意见,从根源上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那么,今天的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4
如果说,5月6日,那位正值花季的空姐离世,令我们叹惋。
那么,8月24日,乐清女孩的离世则应令我们警醒!
不仅是独自外出的姑娘,我们每一个人在预约网约车之前,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
现在很多打车软件都有紧急求助的功能,就是为了方便求助信息尽早被获知。
在遇到危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善用“紧急求助”功能,为自己求助。
在添加紧急联系人后,我们的行程就会显示在紧急联系人的手机上,
3、单人乘坐网约车,尽量坐在司机后方
在单人外出时,发觉行程异样,可先找借口让司机停车。
如遇车门上锁,后排动作不易被司机察觉,更方便乘客紧急时从窗户跳车逃脱。
4、避免深夜独自外出
22:00-6:00这个时间段路上的车辆、行人较少,危险几率大幅增加。
尽量避免深夜独自外出,如无法避免,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上车睡着,并尽量选择出租车。
5、独自出行时,和家人朋友提前沟通自己的去向,并和家人、朋友约定时间,发送自己的位置
超过时间未获得消息时,让家人朋友主动和自己取得联系,确认安全。
5
滴滴、美团、饿了么……
这些软件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便利之际,也让我们产生了依赖和信任。
频频发生的地沟油、手抓饭;
屡见不鲜的拒载、加钱;
一而再再而三的顺风车侵害事件;
......
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在哪里?
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每次当惨案发生后,大家都会分享并讨论独自在外如何保护自己人身安全。
但是即便我们自己做足了准备,滴滴这样的软件却在时刻扮演着“引狼入室”的角色。
我们能怎么办?
难道我们今后只能足不出户,留在家里?
只能过着每天步行,不敢打车不敢天黑出门,不敢和朋友聚会的修道院生活?
难道我们今后再也不能穿我们喜爱的衣服,只因为它们有可能引发一部分人的邪念?
有些事情,真的仅仅是“我保护好自己”就能避免的吗?
我不知道。
馆长只知道,在我付出信任和真心的时候,希望有同等的信任和真心回报。
希望滴滴,能好自为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END-
作者:幽梦茜影,一个97年产的文艺女青年,喜欢唱歌的北京姑娘;温凉,一个不喝可乐也不酷95后。
你可能还想看
▼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