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不需要乱七八糟的葬礼”二胎家庭,伤了多少大宝的心?
作者 | 晓猪沛奇
编辑 | 慈怀读书()
“我走了……真的别找我,也别难过,我不需要乱七八糟的葬礼。”
9月2号凌晨5点50分,黑暗还未散去,晨曦还未来临,广东佛山16岁男孩邹家豪趁着灰蒙蒙的天色离开了家,没带钱包,没带手机,没带身份证……
没有人知道他要去哪里。
直到9月3号中午13点,在一栋废弃的楼房废墟中,他的尸体被发现。
才知道,这一别不是离家出走,而是天人永隔!
这30个小时,对他父母而言是崩溃的108000秒,每一秒都像一刀在扎他们心口。
叶妈妈找了警方求助,在朋友圈亲友群求助,又去孩子可能去的地方寻找,她像是疯子一样地寻找着……
可能她已经有了预感,可能她已经料到这一次孩子离家没那么简单,只希望能早点找到孩子,也许那样悲剧就不会发生。
“如果没有离家,开学后他就上高二了。”
叶妈妈泣不成声,10月怀胎掉下来的肉,朝夕相处了16年的儿子,没了!
不是意外!
不是疾病!
而是自己不想活了!
16岁的高中生,大好的年纪,何以轻生,是什么让他放弃这人间?
叶妈妈哽咽着透露:
生了二胎,家里多了一个小妹妹,我们的主要精力都在照顾妹妹,所以让他心里不平衡,觉得缺少关爱。
@依允熏城:年轻的时候经常给爸妈用皮带抽着上学…爸妈外出打工,同妹妹做了4年留守儿童,就这样无人管教下妹妹现在研究生,我好歹是个二本,我俩都在体制内上班!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自己能想通了一切都好,一旦转不过来就难免极端,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似水年华088:养了16年你,就这么走了,太自私。我负债几百万,都要活着,哪怕再怎么累,痛心
@用户7614118792442:你走了,万事无忧了,可孩子你想过没有,你妈妈为了你多少个日月费心费力,受多少的折磨与痛苦把你带到这世间,你的降临给予父母多少的幸福和欢乐,把你含在口中怕它化了,精心地呵护着你,不让你饿,不让你疼,又有多少个日夜为了你操心牵挂,现在你说走就走,你对得起父母吗?为什么一点不念父母情,为什么没一点担当,为人子女要尽孝父母,再苦再难,你难道比那些缺腿断手的人更惨吗,难道你比那些四,五岁的孩子就自已独立撑起一个家还苦吗!
@小娇:痛心,这孩子都16岁了,父母生了二胎,对妹妹好一点,这是人之常情。
16岁的少年已经逝去,活着时尚且不快乐,死后却还要遭受谴责!
的确,16岁是应该坚强一点,他不再是心灵脆弱的小孩子,他的确应该学会体谅。
但是,难道就因为他16岁,我们就认定他这样做是不负责任,是自私,是对不起父母吗?如果是10岁的孩子离家出走自杀,莫非就是可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
就因为年纪小,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年纪大,一旦有哪里做得不好,就成为口诛笔伐的理由?这种强盗逻辑,何尝不是一种赤裸裸的区别对待!
殊不知,他的悲剧,恰恰就是源于这样的区别对待。
叛逆、成绩下降、学习压力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可是为何却偏偏摧毁了他?
说到底还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因为妈妈生了二胎而忽略了他。
在前面的十几年里,他独享父母的关爱,早已让他习惯,而这一切随着妹妹的出生被打破,父母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妹妹的身上,这份关爱顿时被剥夺了,他仿佛成了被“抛弃”的孩子。
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他的妹妹,他还能怎么办,只能忍着,就算他心里有苦,有怨,又能说给谁听?
别去谴责一个可怜的孩子,真正应该反思的恰恰是父母:有了二胎,该如何照顾大宝的感受?
现在不少的爸爸妈妈,他们曾经是独生子女,更能体会到童年的孤独。不少人生二胎出发点是为了大宝,他们希望大宝有一个更快乐的童年。
不过,自从生了二胎之后,她头疼的事却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她冲奶粉回来,在门口看到大宝居然在掐二宝,随后还一巴掌拍在二宝脸上,二宝疼得哇哇痛哭。
如果只是寻常的打闹,也就罢了。
可是,那一刻,小妮竟然在大宝的眼中看到了恨意。
她剧烈颤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七岁的孩子会有那样的眼神,会做出这么恶劣的举动。
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冲上去一把将大宝推开,冷冷呵斥:“你为什么欺负弟弟?”
“我讨厌他!以前睡觉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讲故事,现在都不管我,只会哄他睡觉;以前爸爸会经常陪我玩,现在一天抱我的时间连3分钟都没有。”
“你们都不喜欢我了,只喜欢他。你们总说我是哥哥,总叫我让着他,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还有我喜欢的玩具都被他抢走了。”
“每次我调皮的时候,你们就批评我,怪我没有给弟弟做好榜样,说我带坏了弟弟。可是,弟弟捣蛋的时候呢,撒撒娇你们就不怪他了。”
“哼!你们以前也很宠我的,现在你们变了。”
听着那宛如控诉的稚嫩声音,小妮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心里的怒火顷刻间熄灭,随之而来的是无穷的自责。
生了二胎后,这几年的事情在她脑子里一幕幕回放,她心里越发愧疚,眼泪再也压抑不住。
奶瓶“啪”的掉在地上,她伸手抱住大宝,声泪俱下的低喃着:“妈妈对不起你,都是妈妈不好。”
二胎家庭,大宝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那个,他们心中的酸楚无声无息。
而这一切,多数来源于父母的偏心,父母的区别对待。
或许,你们以为二宝比较小,需要更多心思呵护,这是一件很正常和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大宝的眼中,这却是父母对他的无情“抛弃”。
如果叶妈妈平时能给孩子多一点关爱,或许在面对学业压力的时候,16岁的他不会感到煎熬,也不会离家出走,也不会从高楼坠下!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要让偏心毁了孩子,做好一视同仁,给孩子平等的爱。
然而,二胎家庭中,哪怕父母能够做到对两个孩子的关爱一碗水端平,也不是万事大吉,因为大宝和二宝之间的争斗从来不会停止。
同事微微的两个孩子,每天都会争宠。
一开始微微还没觉得什么,后来却是愈演愈烈,任何一点小事,他们都会拿来比较。
在微微回家后,她就会屁颠屁颠的拿着画给微微看,“妈妈,这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画的,漂亮吗?是不是比弟弟画的好看?”
而二宝也不甘示弱,拿着作业本到微微面前,“妈妈,我的作业都完成了,姐姐的作业还没做,我比姐姐乖。”
工作一天的她很是疲惫,刚回到家便听到叽叽喳喳的争斗声,让她不由有些烦躁。
她瞥了一眼大宝的画,淡淡道:“画得不错,不过你可没弟弟乖,弟弟作业都做完了,你还没做呢。”
大宝顿时委屈不已,气呼呼的把画撕了,转身跑回了房间。
那是她花了三个小时画的,是她非常喜欢的画,妈妈却一点都不重视。
在二胎家庭里,不要当着一个孩子的面去责骂另一个孩子,也不要当面对比孩子们的行为结果。
在他们争宠的同时,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因材施教,同时教会他们分享,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李玫瑾教授传授二胎家庭育儿经
“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他是妹妹,你做哥哥的怎么能和妹妹抢东西。”
在二胎家庭中,这样的话经常说出口,因为几千年的传统中,我们认定了“大的让着小的”这个道理,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他们都是父母的孩子。所以,有了二宝后,父母别以为大宝可以照顾自己,就忽略了大宝的感受,而对二宝倾注更多的爱。
二胎家庭,每个父母都该做到一碗水端平。
因为被父母偏爱的孩子,由于得到更多的爱,他会认为爸爸妈妈都围绕着他转,容易变得任性、无礼、以自我为中心,也更加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而不被偏爱的,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产生爸爸妈妈不喜欢他抛弃他的误会,容易变得过度自卑,或过得自傲,甚至容易做出偏激的行为。
所以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偏心谁,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平等的爱。
另外,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分和缺点,有的擅长画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贪吃,有的爱拖拉……
家长们需要学会因材施教,教会孩子分享,比如姐姐擅长画画就让她教弟弟,弟弟爱好音乐可以带着姐姐一起唱歌,这便是一种分享,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感情。
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而忽视另外一个,他们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晓猪沛奇,来源:天天实践()。课后帮专注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和个性化素质的发展,为广大家长朋友提供科学完善的孩子课后能力成长方案和体系。
拈花一笑,一世长宁。
长按下图识别*
即可关注慈怀忘忧堂
笑口常开,祛病忘忧;
青春常在,百病不来。
欢迎您加入慈怀共读,这里有数万人正在共读好书,时间有限,我们只读经典!共读活动*,赶紧加入吧!
长按识别*
立即加入慈怀共读!
▼
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系统已经改版,好多书友说,和慈怀读书失联了,如果大家还想第一时间看到慈怀读书,欢迎置顶“慈怀读书”,我们每天在这里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