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李咏
来源:心理严选(sat)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这则消息来的十分突然,以至于朋友圈懵了一大片:李咏老师去世了?他才50岁,之前一直没有传过他有健康问题啊?
无论网友再怎么不相信,著名主持人李咏,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美因病去世。
李咏老师主持的节目,总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欢声笑语,是我们难忘的记忆。
01
不羁的少年
1968年5月3日,李咏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
在他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两个姐姐,一个大他8岁,一个大他6岁。
两岁前,姐姐门又是背又是抱,他自己几乎脚不沾地。
据他自己说:“从小乖张跋扈,蛮不讲理,一切享受都是理所应当。”
4岁那年,家里来了客人,他从外边憋着回来上厕所,却发现被客人占了。他心一横,直接掀开沙发边的痰盂盖,解决后也不盖回去,不顾客人,直接又跑出去玩了。
把父亲给气得脸色发青,狠狠地揪他耳朵——这已经最重的惩罚了,父母宠爱到都不舍得打他。
出门前,李母还特意叮嘱不要斗嘴。结果父子两个就“留在北京发展还是去上海发展”的话题,吵了一路。
到了北京,李咏偷偷地剃了个当时最流行的高仓健的板寸,把李父气得够呛,当即就给李母打电话“告状”,又闹腾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去到宿舍楼,李父担心李咏拿不动行李,他就把行李箱扛上楼。李咏跟在后面,想搭把手,最后还是没开口。
等进了房间,李咏看见大伙都是板寸,顿时“扬眉吐气,跟同学谈笑风生起来”
他是故意不理父亲的,带有一种少年意气的嘚瑟。
那时的李咏,想着的是自己可算能解放了。
父亲独自远走,两步一回头地摆摆手,他却“恨不得让他赶紧消失。”
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少年都无法绕开这段经历,冲撞到和解,叛逆到回归。为那个背影,我将愧疚一辈子。”
有时候,我们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很可能就伤害到父母,又伤害到自己,醒悟过来,无比感到愧疚。
02
“夭折”的画家
别看李咏以主持人著称,其实一开始他差点就当了画家、男高音歌唱家了。
不到四岁半那会,他在看了场5分钱的电影,之后满脑子都是电影里的官帽和官袍的图案,回家后,还忍不住用圆珠笔去画。
高一那年,李咏作为学生会宣传部长,组织了一次几乎涉及整个乌鲁木齐中小学的黑板报大赛。
三天的时间,他照着一本画册,用白粉笔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作品之一——《五四运动》描画出来。
几乎所有看过他画的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然而,他还是放弃走画家之路。
他想起教过他画画郭鸿儒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画画是讲究血统的。”
李咏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血统”,不清楚自己未来能走多远,最后决定放弃美术专业。
即便如此,这画画的本领,李咏其实一直没有丢下,后来他还教女儿他那种“野路子”。
而在当时,不走美术之路的李咏,被学校的音乐老师看中了他的嗓子。
老师打算培养一名学生,他本着艺多不压身的想法,跟着学了,并且还跟老师约定,高三毕业要考音乐学院。
可惜,他因变声期保护不当,大病一场后,声音再也恢复不了以往的男高音。
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音乐老师听后,还曾去他家,哭着劝说,可不可以复读一年,考音乐学院。
可惜,李咏等不起了,经历过高考都知道有多么难熬,他拒绝了。
在那之后,他“一直不敢和音乐老师联系”,因为“不知说什么好”。
人生总是如此,我们永远无法预估未来会遇上什么。或许一个意想不到的挫折,就让一番心血付之东流。
03
19岁,一见钟情
上大学后,播音系只有一个专业,一个班级,学生人数39,男女对半开。
瘦瘦的李咏只对一人感兴趣,她就是胖乎乎的哈文。
“在阶梯教室上课,哈文恰好坐在我右侧,我们俩中间隔着楼梯。我用右眼瞄她,侧脸轮廓很美,就这么一眼,我对她‘一见钟情’。”
李咏很会画画,虽然没有考美术专业,但上大学后,没有放弃画画,还“走哪都背个画夹子”。
“20年前的中国美术馆和北京人艺,是我们约会的最佳场所,有品位呀!1988年底,首届中国人体油画艺术展,相当轰动。天儿凉,顶风作画,只为向哈文显摆:这就叫“才华横溢”!”——《咏远有李》
于是,绘画高手李咏,给心仪的姑娘画速写,“画完以后用圆珠笔细细涂,慢慢磨,弄出立体感来。”
弄好后,趁老师转过身,就把画递给哈文,不停“骚扰”她。
“至少一米八吧!”
“最底线呢?”
“怎么也得一米七五吧。”
听到这里,李咏终于底气十足地告诉她:“上礼拜体检,我一米七五五!”
没想到,这表白之后就没了下文。
李咏急了,连忙找上哈文,原来,是哈文的父亲认为,大学还是要以学习为重。
在日后,李咏主持时,总喜欢给自己“加戏”,特别“爱现”,点子又多又好使,在喜欢的人面前,他更是如此。
李咏见哈文犹豫,便决定要主动出击,各种鬼主意顺手拈来:又是装颓废,鼓动同学去跟哈文说;又是表演话剧,在哈文面前展现自己。
1988年的元旦,他买了两张票,请哈文看演出。
票托一位女同学带给哈文的,座位不挨着,还让捎了句话:“李咏在西配楼后面的小花园等你。”
哈文来了,李咏的勇气就来了。本来就已经打好腹稿的他,还来了个即兴发挥,从地上拔起一朵野花说:“你要是同意,就把这花接过去,不同意就别动。”
时间好像静止了好一阵儿,最后,哈文还是把花拿走了。
1992年,两人毕业之后,哈文做了李咏的新娘。
从此携手二十六载,恩爱不减。
04
“闺女大了,还不怨我一辈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咏“认为孩子就是‘第三者’,坚决不能要。”
这一坚决,就是十年。
直到有天,哈文说:“你不觉得屋里挺冷清吗?”
“嗯?怎么冷清了?不是玩儿挺好吗?”
“要不,咱要个孩子?”
“哦……要孩子啊?”
李咏没有再“坚决”下去,两人开始了“造人”活动。
没多久,中途还闹过一次乌龙后,还真“造人”成功了。
哈文乐了,可李咏有点傻了。
这个想要过“二人世界”的准爸爸,开始写宝宝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开始写,就停不下来了,期待是一天一天紧跟着脚儿的。每天,无论我在北京,在外地,睡觉前,还是路途中,我都会和小宝宝絮叨几句。文章开头千篇一律:‘亲爱的小宝贝,你好吗?’”
这些日记里,记着的都是生活琐事,唠叨碎念,可字里行间,都是他对孩子、对家庭的爱意。
得知哈文怀的是女儿,李咏还曾忧心忡忡地问:“你说就我这张脸,扎俩小辫儿,那得什么样儿啊?闺女长大了还不怨我一辈子?”
一个本来不想要孩子的父亲,一点点地转变:
“我把世界上所有的好都给了我的女儿,想着法地宠、变着样地爱,终于把她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聪明、最幸福、最快乐、最漂亮的女孩。”
孩子没出生,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女儿出生后,又是抱又是亲;女儿渐渐长大,又开始担心女儿未来的男朋友合不合适……
他是如此疼爱女儿,却再也无法把写了多年的日记,亲手在女儿结婚那天交到她的手上。
05
无论是《幸运52》、《非常6+1》,亦或是李咏老师主持的其他节目,他那极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让我们记住了这位头发又长又卷又松的主持人。
“一哥”、“门面”、“台柱子”等等的称呼,都曾有人安在李咏身上,他看上去无比光辉耀眼。
他曾是被宠坏的叛逆少年,长大后方知父母的深爱;
他曾对投身自己家里的小生命茫然无措,后来渐渐转变成一名宠爱女儿的父亲。
有许多人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代人目中美好的回忆;也有人不喜欢他,理由各执一词。
自李咏和哈文夫妻双双前往美国,就有人质疑他们是否“捞一把就走”。如今,结合哈文解散和李咏一起创办的公司,向来当初去美国,正是为了给李咏老师治病。
前不久,《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的作者唐家三少,失去了他的木子。
而今,哈文“永失我爱”。
无论是木子,还是李咏,都是败给了“癌症”。
据抗癌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容易患上的癌症的年龄段,从50-80岁,提早到了35-55岁。
亦舒说:“一个人不必功成名就才叫光宗耀祖,身体健康已算孝顺父母。”
在这个按了加速键的社会中,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但为了我们爱的人,以及爱我们的人,还是要劝大家几句:
不要熬夜,这是对身体免疫力的伤害;
多运动,多健身;
尽量少喝酒,不要抽烟;
……
最后,李咏老师一路走好。
——
来源简介:心理严选(sat),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凰兮,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
(点右下“写留言”)
客官,看过来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给我们点亮小星星 ⭐
限 时 免 费 下 载
扫码关注心理严选
回复 48 即可
(直接发下载链接!)
▼
学习更多
▼
1、扫码回复“干货”收割41篇育儿干货文
2、扫码回复“婚姻”收割30篇婚姻好文
3、扫码回复“个人成长”收割10篇心理成长文
4、扫码回复“167”收割167篇心理严选好文
值得读推荐
点完赞,记得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