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距离
2017-09-20 13:27:48
作者:寇士奇
来源:意林
阅读:载入中…
人性的距离
寇士奇
明末人朱大典家贫,幼时勤勉敦厚,常到私塾边倚窗听课,后中進士。谁承想,他为官后却性情大变,成为巨贪,史载其“性奇贪,多行暴虐”“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然而,在清军入侵时,他又变为英雄,散尽家财,率军坚守,城破,全家慷慨赴死。其身所现之人性之渊深与混沌,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许多所谓经典作品展现的人性,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品性,却是非锅底黑,即唯美白。经典与现实之间,仍差了一个人性的距离。
罗振宇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但是另一个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就批评他说:狄更斯虽然喜欢描写底层人民,什么乞丐、孤儿、妓女、小偷之类的,但是他不明白,越是底层的人,越是梦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不是仇恨中产阶级。 (感人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反过来,狄更斯虽然也描写有钱人,但是他又缺乏描述有钱人的能力。比如,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現那种善良的富翁,你也不知道这富翁是做什么生意的,反正就是有钱,天天提高职员的薪水,天天上街拍拍孩子的脑袋,给点零花钱。
乔治·奥威尔说,狄更斯还是不明白,任何一个那么急着要把钱送掉的人,是绝不可能有钱的。这并不是说,富人就抠门。而是富人对于钱的态度,会谨慎得多,尊重得多。
你看,理解其他人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即使是著名作家也很难。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