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往的几个陷阱,千万不要踩
作者 ▎林小白 主播 ▎茶茶
签到有奖 亲爱的书友,连续打卡签到7天,即可领取书友专属惊喜大礼包一份。后台回复“签到送书”查看活动规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始打卡签到。
— 导读 —
书友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开始由林小白带领大家一起共读戴尔•卡耐基所写的《人性的弱点》。建议今日读完第一篇,第1页至60页。
在共读之前,大家不妨先思考下,你认为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是哪些呢?
86年前的5月,纽约发生了一件十分轰动的抓捕行动,被抓捕的犯人克罗雷被人称为“纽约有史以来最危险的罪犯之一”。
当他和警方枪战的间隙,他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在我的衣服下面,跳动着的是一颗疲惫的心,但它是善良的,这是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很多人觉得讽刺,毕竟有那么多人死在他的枪下,他有何脸面说出这样的辩白。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使我们犯过的错误比克罗雷的小几万倍,事发之后,我们仍会为自己的行为辩白。
倘若这时有人对犯错者公开批评,这不仅不会让犯错者悔改,反而会让对方的防御模式大开,竭力为自己辩护。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B·F·斯金纳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改变动物的习惯时,通过奖励形式能较容易形成一个好行为,习惯也保持得更久;而通过惩罚消除坏行为时,消除速度却慢很多。
无独有偶,一位建筑队的安全协管员也发现批评会导致更糟糕的局面。他看到很多工人在工地上作业时不戴钢盔,为了安全考虑,刚开始他会告诉工人要服从官方规章。结果工人会沉着脸接受,但他刚一走,工人就又把帽子摘了。后来,他换了一种方法。
当他看到工人没戴钢盔时,他会问是否是因为帽子戴着不舒服才不戴的,然后用愉悦的声调提醒他们,帽子是能很大限度保护他们免受伤害的。结果,工人照做了,再也没有在他转身后,把帽子摘下来。
你也许有看过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记》,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位家境优渥的孩子和家境贫穷的孩子互换体验生活,而那些家境优渥的孩子往往叛逆嚣张。
通过这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可以看出,父母往往会把所有的错推到孩子身上,指责孩子的不是,而孩子的应对方式就是反叛。
神奇的是,当这些孩子换位到家境贫穷的环境中时,因为得到关爱、鼓励和信任,他们一下子好像变了个人,不再是你说东我往西了。
可见,批评不会带来持久的改变,还常会引起憎恨。批评产生的恨意不仅会打击同事、家庭、朋友的士气,而且越指责,越容易把问题搞得很棘手。
卡莱尔说,“一个伟人只能通过包容比他不伟大的人的方式才能体现自己的伟大。”所以尝试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职责对方吧。去努力弄清他们为什么那么做,这比批评更加有益。
这就是卡耐基要跟你分享的第一个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任何人。
人类究竟需要什么呢?
你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人类真正的需求并不多,大都源自对生活的渴望,其中最重要的,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言“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你必须承认,任何人都渴望得到认同和赞美。 Www.wenzhangba.coM
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年薪百万的人中,查尔斯·施瓦布算一个。1921年,年仅38岁的查尔斯· 施瓦布任职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经理。他是怎么得到这个岗位的呢?因为才华?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懂钢铁制造?也不是。答案是他很善于跟人打交道。
他亲口说出了秘诀,“我激活每个人潜能的方式,就是欣赏和鼓励。我相信人需要激励才能工作,我总是急于称赞,迟于挑刺儿。”
试问,你想要一位吹毛求疵的上司还是在任何时间都能发现你的闪光点,并且由衷的赞许,不吝惜任何赞美之词的上司呢?有后者这样的上司,员工怎么可能不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但赞美并不是让你去拍马屁。拍马屁是肤浅、虚伪的,它骗不了明白人。赞美是因为欣赏才有的一种举动,马屁则是因为谄媚。想要区分两者也很简单。前者是发自内心的,后者是从牙缝里吹出来的;前者是没有所求的,后者是藏着私心的。
也许你也曾听过“赞美”的重要性,但你却常常忽略。在你的孩子拿回优秀的成绩单的时候,在你的爱人为你亲手烘焙一个蛋糕的时候,在你的下属做了一份很棒的方案的时候,你常常都忘记要赞赏。
从现在开始,把赞赏落实到你的日常中。去发自真心地赞美,不吝啬自己的欣赏。
请相信,人们会珍惜你的话,把它当成宝,许多年后,你可能都忘了曾说过这样美好的话,但对方却还在一遍遍细细品味着。
卡耐基在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草莓和奶酪,一个夏天,他去钓鱼,突然想到自己是那么喜欢吃草莓和奶酪,但鱼不喜欢,它们喜欢吃蚯蚓。所以小卡耐基发现,想要钓到鱼,不能想自己爱吃什么所以给它们什么,而是要想它们究竟想吃什么。
后来,卡耐基长大成人,他发现人们很喜欢违背这个常识,总是觉得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给你我最喜欢的,你不领情,是你的问题。
你必须意识到,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爱吃什么。也许山珍海味很好,但我就爱萝卜青菜。所以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谈论他们想要什么,并告诉他们如何获得。
想想看,这个世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推销员沉重地踏在路上,疲倦、沮丧,赚不到什么钱。为什么?
因为他们总是只考虑产品本身,而没有去考虑客户需求。相反,那些销售界的传奇人物,往往是会认真思考对方到底需要这个产品来解决什么问题。于是他们懂得聆听,了解对方想要什么,再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商品激发客户更大的兴趣,最大化地满足他的需要。
看见,成功的诀窍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所以,沟通的宗旨并非单方获利,而往往是双赢。
正如书中所言,对于想要增加说服力的人,我能给出的最好的忠告,就是首先要诉诸对方的内在需要。若能做到这一点,整个世界都会向你招手,否则整个世界都将离你而去。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三个基本原则。明天,我们要来说说,如何通过言谈让大家都喜欢你。
▎作者介绍
林小白,简书签约作者/齐鲁壹点专栏作者/多平台认证讲师,出版了《每天多出一小时》。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ID:living4ever),新浪微博@Nicole林小白。
▎主播介绍
茶茶:读一点温暖的东西,写一点走心的文字,拥抱每一个孤独的你。天会黑,但我会一直在。微信公众号:小茶夜读。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共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