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实秋最像一朵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实秋最像一朵花的相关文章

实秋最像一朵花

实秋最像一朵花 叶永烈 1991年3月底,梁实秋夫人韩菁清 女士 从台北来上海,给我带来许多梁实秋的资料。其中有一本宣纸册页,多处有蠹虫蛀蚀的洞孔,表明这册页已有些年头了。 我逐页欣赏着那些已经泛黄的字画,忽地见到冰心的题词,文末写着“庚辰腊八书于雅舍为实秋寿”。冰心这么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 男人 或 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 做人 家的 好朋友 。我的男性 朋友 之中,只

《实秋最像一朵花》的相关文章列表

梁实秋:你为什么总是心情不好?
梁实秋:你为什么总是心情不好?

日期:2017-08-31 11:55:08 点击:80 好评:4

天下最快乐的事大概莫过于做皇帝。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至不济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至于后宫粉黛三千,御膳八珍罗列,更是不在话下。 清乾隆皇帝,称八旬之觞,镌十全之宝,三下江南,附庸风雅。那副志得意满的神情,真是不能不令人兴起大丈夫当如是也的...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日期:2017-10-02 11:59:41 点击:91 好评:4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古者,着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

风华秋实
风华秋实

日期:2016-08-25 08:55:26 点击:210 好评:1

春寒料峭,清明世界,四月天的人正如清丽脱俗的心。匆匆年华,不留影踪,行色风尘,难掩欢喜。 夜色茫茫,红尘滚滚,谁也没能理解我辞去了上海的工作,谁也没能理解在我面前八九份工作未干,谁也没能理解我一心做教育。至于不理解的所有,必将以我日益突出的...

梁实秋买茶叶
梁实秋买茶叶

日期:2016-09-29 14:06:57 点击:210 好评:5

梁实秋买茶叶 文/赵元波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理论批评家和翻译新,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早期的梁实秋自称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 1949年初到台湾后,一次买茶叶的经历让他在饮茶上讲究起来。 那一次,梁实秋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上豪华一...

梁实秋的名言_关于梁实秋的名言
梁实秋的名言_关于梁实秋的名言

日期:2017-10-20 22:01:56 点击:22 好评:0

●一个有道德勇气的人是可钦佩的,但是他也要有尊重法律的风度。 ----梁实秋《我的人生哲学》 ●三年不见女人,看见一只老母猪,也觉得它眉清目秀。 ----梁实秋 ●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梁实秋《我的人生哲学》 ●...

梁实秋: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梁实秋: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日期:2016-10-25 19:12:29 点击:315 好评:11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寝。 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日期:2012-10-17 19:10:45 点击:253 好评:17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

七月既望 | 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
七月既望 | 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

日期:2017-09-05 11:30:04 点击:19 好评:0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过去的人们把每月的这天称“望”,而每月的十六日称“既望”。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两天的月亮总是蛮圆的。 1082年,大概是近一千年前的既望,苏轼在黄州,他和好友一起在赤壁下泛舟,喝酒看月亮,写下了《赤壁赋》。 后来,...

宽容是爱和智慧开出的一朵美丽的花
宽容是爱和智慧开出的一朵美丽的花

日期:2017-06-11 11:56:07 点击:207 好评:11

文/黄小平 一 如果一只飞虫飞进你的耳孔,有这样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一种是:往你的耳孔里滴几滴清油,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将它憋死。 另一种是:将你的耳朵靠近灯光,耳孔里的飞虫看到外面的亮光后,就会慢慢地顺着亮光爬出来。 无疑...

每一种草,都有着属于自己花朵!
每一种草,都有着属于自己花朵!

日期:2013-06-25 09:15:13 点击:350 好评:1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那时我们都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那是个春天,草儿刚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一群一群的燕子刚刚从遥远的南方迢迢地回到我们村庄的檐下,校园里的树上刚刚冒出一簇簇鸟舌一样的叶羽。老师告诉我们说,学校准备组织我们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