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程集 | 我的苦与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程集 | 我的苦与乐

2017-11-10 19:30:54 作者:胡子 阅读:载入中…

程集 | 我的苦与乐

从程集毕业,一晃快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除了毕业第一年寒假去看过复读的同学,就再没去过程集,应该说没再踏入过程集校门。

在程集的三年求学,总有种不知道如何过来的感觉

十五岁的孩子,个子还没长高,话刚开始能说圆乎,人情道理都不太懂,就离开父母去住宿舍。宿舍简陋到连喝口水都得走十分钟才行,一到傍晚,就看到乌央乌央的学生提着个大水桶,拿着热水壶,浩浩荡荡抓紧晚自习前的一点时间去打水,晚上洗脸明天洗漱全靠桶里这点水。大冬天早晨起来桶里水都结冰,拿大洋磁缸捞点水,含在嘴里能把牙冻掉。

上个厕所,都得走五分钟到屋后露天的粪池,于是,宿舍门口周边经常有污秽物也就不奇怪,宿舍窗户都漏风,冬天冷得瑟瑟发抖,夏天宿舍门口的水塘又总散发着一股怪味。梅雨季一来,更是遭殃,晚上下完自习,黑灯瞎火的深一脚浅一脚踩到积水泡湿鞋是常有的事,宿舍漏雨也不是怪事,几天还见不到阳光,湿衣湿鞋经常就那么穿。潮味、泥土味、臭水味混杂。

这还不算艰苦,年纪小身体也好就能扛,最受不了的是食堂的伙食总见不到油水,排队打饭经常跟打仗似的,下课铃一响,拿着大瓷缸奔跑,挤破头喊破嗓子才能打到饭。好不容易打到饭,大瓷缸里底下是饭上面盖着菜,照现在看来跟猪食差不多,有的就在食堂外面的路上蹲着吃,有的捧回宿舍吃,食堂外宿舍门口总会有邻村阿姨放个大水桶接学生们不要的剩饭剩菜拿回家喂猪。

实在难以下咽时,从罐头瓶里夹几块母亲准备的咸鱼咸菜,同一宿舍同学经常互通有无,夏天有时菜都发毛也舍不得扔,一块豆腐乳都能下半碗饭,至少有点咸味。

高一头学期,刚去还陌生也老实,吃个饭打个水偶尔还老被欺负,也不敢去校外吃,深怕被老师知道挨训。

后来,高一下学期,慢慢熟悉了学校的环境,也就更适应了,就开始像老油条玩怪了。连哄带骗父母,在校外找了个地方住,吃也在外面小饭店,住的吃的比开始要好多了,可学习成绩没见好多。

一到周末,学生们就提着桶去校外池塘洗衣服,来回得走半小时,有时不早点去还找不到好位置,一帮少年有说有笑在池塘边,也没觉得苦,那真是一道风景。更靓丽风景是,那会大家都比着学,暗地里较劲,学校十点统一关灯,教室里点蜡烛挑灯夜战的同学还不在少数,桌上的书堆的比人高,抽屉里除了打饭的大瓷缸就全是书。

老师们也真是敬业,每天都跟学生身边,想偷懒都难,我们私下总说班主任背后都有双眼睛,老能逮着我们。上课和晚自习时,班主任还经常偷偷躲在窗户外巡查,眼睛就跟探照灯似的毫厘不差。一有违反校纪班规,就毫不留情训斥,实在气不过,动手都正常,粉笔头黑板擦甚至扫把,手边抓到哪个是哪个,学生被打还得老实承认错误,下次再捣蛋就得掂量掂量,也没见哪个学生有怨言家长也从没因这来找老师理论,真是不打不成器,就程集这生活学习条件,走出去的人才遍四方,远近家长都慕名求学而来。

在程集,回忆太多收获也很多,最可惜的是那会学习热情很足,但总有点夜郎自大自以为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视野差得远,要是时光倒流,或许出息比现在大。

那会,成绩也还行,父母就觉得我已经够出息了,农村的孩子视野的闭塞或许跟父母有关。这不能怪父母,他们毕竟没见过大世面,能用心把孩子供出来读书就非常不易了。

父母的确是用心又不易,那会每到开学前,父亲就和胡继的父亲我大伯、王刚的父亲我一舅舅约好,我们三家一起包个三轮,车上装着我们一个学期的米、还有衣服啥的,一行六人起大早赶到学校,称米换饭票,忙一通后在学校一位远房表叔家吃顿饭,父亲们再坐车回家,而我们就得又开始一个学期。

一转眼,快二十年了,如今说起这些,跟现在孩子比,想想那会是真辛酸可怜,居然还快乐地熬过来了。

二十年没回程集,明里暗里也知道程集变化很大,新修了很多教学楼、学生宿舍,生活和学习条件与我们那会不可同日而语。走过那一路的辛酸,所以现在的我总知足,没有程集的三年,今日的我会更辛酸。

是该回去看看了,我那些当年一起同窗同室同龄的同学们,你们都还好吧?

--相关阅读--

我的长湖我的情

一场同学一生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程集 | 我的苦与乐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