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长千万别再这么辅导孩子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家长千万别再这么辅导孩子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

2017-11-26 01:00:09 作者:跟谁学英语 来源:跟谁学 阅读:载入中…

家长千万别再这么辅导孩子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

“我有一次辅导孩子数学作业没忍住吼了孩子,结果老婆和我闹了一星期别扭,现在她辅导孩子作业天天吼,吼完孩子再吼我”

“今天辅导孩子作业,我差点把写字台拆了”

“每天辅导孩子作业,都有种崩溃的感觉,真是气的要发疯了。老公总劝我,别打孩子,也别吼,要温和,要用爱打动他。老公今天心血来潮辅导孩子数学,进去还没十分钟就抽了自己两耳光,不打孩子打自己看来也是要疯的节奏”

这些段子都是现实的写照。不只有一个家长问我了:“笑老师,到底要怎么才能辅导好孩子啊,我们两口子学历都不低啊,怎么孩子就这么不开窍呢”。

其实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错误的辅导方法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问题一:孩子做题为什么会屡做屡错,不长记性?

其实,家长先不必急,也不要怪孩子不长记性。因为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认知模式是不一样的。有没有作业做全对的同学?当然有,也有不少。他们能在上课的时候及时消化知识点,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就格外加小心。或者说,在上课做练习的时候,已经把正确的过程烂熟于心了,就天然地把错误的东西排除在外。

有一类孩子必须通过试错,才能掌握。这一类孩子的学习模式是:如果不错,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错的;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错的,他们就不会改正;如果不改正,他们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出现的错误要宽容地对待,要知道不同的错误,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孩子做题错误主要有五种类型:知识型、熟练型、读题型、计算型和抄写型。

知识型的错误,比如没有记住“去括号,当括号前是减号时括号里各数的符号要变号”。这一类错误是最好解决的,把这个错误纠正了,孩子就明白了,对上课的疑惑可能就消除了,豁然开朗

但是,让家长崩溃的是,以后做还会出现相同的错误。不是知识型的错误已经纠正了吗,怎么还会出现相同的错误?这个就是熟练型错误了。表现就是,您给孩子指出这个错了,他就立马意识到了,果然错了。

不会因为这个不懂而不知道怎么错了,这就是熟练型错误,就是因为不熟练,做着做着就犯迷糊了熟练型的错误避免,就要多做题了,这是肯定的。就像一个人多年不打球,突然一打总觉得有点别扭;就像一个人多年不骑自行车,突然骑车总觉得有点不适应。

在这里呢,可以插播一个小话题,就是老师或是家长,有的强调要精做题,有的强调要多做题,类似做一道会一类的“举一反三”和大量练习的“题海战术”的争论,就要争出个谁对谁错。其实这两个并不矛盾啊,说的是两个事情,“精做题”是把新知识掌握好,“多做题”是把题目做熟练。也就是分别避免上面所说的两种错误:知识型的和熟练型的。

后面的三种类型的错误——读题型、计算型、抄写型,主要是由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当然,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是一种能力,这个以前专门说过。不是你想不做错就不做错的,不是你想注意力集中就集中的,要进行长期的训练。会计师就比普通人做事认真些,计算准确些,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总结一下:

上课一再强调的易错点,孩子还是总是出错,这并不可怕。这是知识型错误,有的孩子错了后,改正才会记住,这是他们进步的途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行。要想避免因注意力而导致的错误,则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问题二:您注意到孩子思维类型的不同了吗?

我们谈的学习,不仅包括理科的数学,也包括文科的语文和英语,对于学习模式来讲,都是适用的。下面我们仅仅对于数学来探讨。

1.【分析型】

对于数学的不同类型的内容,分析型的孩子都是热衷的,对于它们都是充满了好奇感,他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十分偏爱,并不在乎一个事物的外观,对于一道题来讲,也并不在乎题目文字描述,更本能的关注文字和数字的逻辑关系。他在分析、推导、探索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不达到目标放弃

依靠好奇心驱动,同样也依靠强大的目标感和意志力驱动,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时候,成就感又再一次鼓舞他们,他的学习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就是我们说的学霸。

2.【执行型】

执行型的孩子习惯于掌握一个方法之后,按严格的步骤和过程运用起来,他特别注重过程的完整性,生怕漏掉某个步骤,就会被老师认为是错的,循规蹈矩,一旦缺少了思维的框架和解题的规矩,就会不知所措,比较缺乏变通性。

这部分孩子一般写字较为工整,在计算上一般很优秀,他们喜欢条理,喜欢条条框框,没有规矩就会不习惯,对频繁地重复性事情不是很厌恶。

相反,分析型见长的孩子,对于重复的东西会表现出不耐烦,喜欢追求新鲜的知识、思想、方法。执行型的孩子,督促力是他的驱动主要来源,包括用目标和任务的督促、家长的督促等。

3.【感受型】

感受型的孩子,对新的知识,必须“理解”后才能接受,这里说的理解,是指新的知识要充分地溶于他的原有知识体系才行,和原来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才行,用原来的知识能理解新知识才行。通常,那种比容易感知的、能触摸到的、能看见、能听见的、周围所熟悉的事物才能让他更容易的理解,他喜欢接受“比喻式”的讲解。

感受型的孩子,一般缺乏强大的意志力,要从好奇心和成就感角度来驱动,完全的家长督促会使他闹情绪,反而适得其反。他认知知识要反复,反复地试错让自己认知更深刻,要反复地复习前面学过的东西。

4.【想象型】

想象型的孩子,新奇感、创造感、不循规蹈矩会让他有强大的力量,他会为了研究出一个新方法而孜孜不倦,哪怕这个方法是不实用的,但这是属于他的方法,独一无二的。想象型的孩子,不像分析型的孩子因思维缜密而为荣,不像执行型的孩子步骤完全、方法实用而为荣,他们喜欢出奇招。

想象型的孩子,不一定数学很差,往往那种喜欢钻研试卷最后的难题,而对前面的简单不屑一顾的孩子,也是想象型的。他们的驱动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意志力和督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所以,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对待态度,有不同的辅导方式,如果运用的不妥当,当然是要跟孩子生闷气,甚至火山大爆发!

坐下来,凝凝神,静静气,重新审视一下你最熟悉却又陌生的孩子,放低姿态,去理解他,要知道每个孩子间都是有差异的,而差异也就是优势!

问题三:做一道题不是那么简单,是有大学问的

如果本文看到这里,您还觉得做题不就是读读题算算数,还有什么可说的,那您最好就不要往下看了。

如果您觉得这背后还有值得挖掘的东西,那么我们继续。

刚刚的两个问题,我们谈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类型的孩子做题时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因此,每个孩子做每一道题,都是有讲究的,如:

读题时如何找准关键词,如何做图表记录,如何进行条件关联。

分析时,如何分析问题,如果分析条件,如何找到隐含条件。

解答时,如何布局思路,如果书写过程,如何运用草稿纸。

这些孩子都知道吗?都认真做过专项训练吗?都能熟练运用了吗?

相信有一大半家长会汗颜,所以您就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了?

为什么孩子一听就会,一做题就错?

为什么孩子简单题会做,一到难题就不爱思考

为什么孩子本来会的题,一到考试就丢分?

思维形成习惯就是思想!

方法形成习惯就是能力!

情绪控制形成能力就是坚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修养

这些形成习惯沉淀出来的结果,深深地驻扎在潜意识当中,孩子才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你有任何关于孩子辅导的问题都可以扫二维码进群咨询,我每天晚上会给大家答疑。

扫码添加助教好友,拉您入群!

↓               ↓               ↓

进群福利:可免费领取本篇文章思维导图,每天看一看,正确辅导孩子。

作者:笑老师

跟谁学小学奥数首席主讲教师华杯赛优秀教练,华杯赛阅卷组成员学生在各杯赛斩获奖项超600余次网络学生数20000+,教学时长超6000小时独创系统、实效、有趣的奥数扑克牌课程体系座右铭:数学有笑更有效民间头衔“脑洞特工学院院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