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最后的样板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最后的样板房的相关文章

最后的样板房

最后的样板房 陈丹洁 十一点三十分刚到,王楠连忙背上双肩包,冲出了办公室。 室外知了声充斥了整条马路,仿佛日头越毒越能激发它们 激情 。 大暑节气,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刺眼的 阳光 几乎令眼睛都睁不开。王楠一边擦着额头上滴下的汗珠,一边两步并一步的向家里赶着。 上午十一点,王楠向单位领导说下午要去建行交单位公积金。部门领导是位爽性子的大哥,也没多问,允了王请假一小时的要求。王楠心中一阵窃喜,只要出去了,

《 最后的样板房》的相关文章列表

以房为富,你富了吗?
以房为富,你富了吗?

日期:2017-02-12 10:29:44 点击:55 好评:2

房团惠小编继续提醒大家:国家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实也正是对房地产实体属性的认可,房地产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么多话题,本来房子就是给人住的,然后兼顾投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是实体经济,就应该让其无限制发展。 尤其是最近小编得知,...

致27岁的年轻人:别让房事榨干你的人生
致27岁的年轻人:别让房事榨干你的人生

日期:2017-09-28 10:32:07 点击:41 好评:0

房子,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喜欢房主的自由,家里爱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院子里爱种什么花就种什么花。有人喜欢租房的轻简,水龙头坏了,只要给房东打个电话,自有房东负责修理。省下钱来改善生活品质,吃哈根达斯冰棍,上北海道避暑。总之,说到底这是一个...

你需要的是一个家,而不是一栋房子
你需要的是一个家,而不是一栋房子

日期:2014-11-11 00:58:11 点击:733 好评:8

有时候我在想,时代虽然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超前了,文明社会也随着澎湃发展,但是婚姻却成了一个“大论题”,甚至有点儿让人难以理解了。每次饭后在小区散步都会看见许多大爷大妈坐在长椅上攀谈,原来这些大爷大妈都是在为亲戚、邻居家的孩子找对象,相...

在厨房的日子
在厨房的日子

日期:2016-07-15 21:57:05 点击:235 好评:0

在厨房的日子 下乡已经到了第四天了,对于我们的这一次下乡活动已经算是到了中段,这些日子里,让最深刻的莫过于待在厨房的的这段时间。 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会煮饭的人,当我第一次见到厨房的大铁锅时,我是很兴奋的,因为这样的锅子,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

洞房前后有区别,看后很多人羞涩认可
洞房前后有区别,看后很多人羞涩认可

日期:2014-11-02 20:14:21 点击:973 好评:19

故事一:你的心过门了吗? 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揭开新娘盖头,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然间掩口而笑,并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床看到老鼠在吃大米,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偷吃我家大米!"...

那些下在病房里的动人的雨
那些下在病房里的动人的雨

日期:2015-03-01 18:19:29 点击:1200 好评:10

我是一家三甲医院肝胆外科的实习医生。某天早晨,我跟教授到病区查房。一推开门,就看到有个小女孩趴在床上,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们。那双眼睛很清澈,又有点拘谨。在肝胆外科,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很少能看到年纪这么小的,所以我对这个女孩很好奇...

买房OR观望?刚需者们艰难的抉择
买房OR观望?刚需者们艰难的抉择

日期:2017-03-22 14:41:02 点击:138 好评:0

​春天总是繁殖种种渴望季候,也包罗买房的渴望;最新楼市形势带给刚需购房者的,是终于可以坐下来和房东好好谈,而不是之前谁人段子: 北京一购房者以为中介不克不及代表他的长处,亲身上阵;卖家报价728万,购房者则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终极以745万成...

老木匠最后的房子
老木匠最后的房子

日期:2016-05-17 21:47:22 点击:591 好评:4

老木匠最后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手艺很好,经他盖的房子,每一栋都很精美,得到所有房主的好评,但由于到了退休年龄,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女儿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感到非常可惜,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勉强答...

厨房背后的男人
厨房背后的男人

日期:2016-07-13 20:23:46 点击:91 好评:0

厨房背后的男人 作为三下乡里掌勺的后勤组的队员们,是极其辛苦的。每一天他们都要为当天的队员们煮饭炒菜。组长会在前一天晚上安排他们的工作任务,由于每一个队员都有一两个小组,所以后勤组组长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尽量会协调好他们的时间。 每天早上,当其他...

母亲的乳房
母亲的乳房

日期:2015-03-01 18:32:11 点击:530 好评:0

2014年十一在韩国旅游,遇到一位导游姓金,大家尊称他金老师。 短短一天,金老师就赢得了团里男女老少的喜欢。他曾经在台湾待过10年,中文烂熟,性格开朗温和。在餐厅吃饭,出来集合等车,他变魔术似的掏出儿子落下的悠悠球;团里一位年纪大的阿姨是回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