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山的美文美句摘抄
●月静春山,几回相思,曾笑英雄不痴情。
月映秋水,寒雨来急,往来征战不分离?
月倚秋风,黄沙铁衣,唯闻角声不闻笛。
月隐冬雪,归来名就,但见青冢不见伊。
●四时令
东风寻声入卖花巷
熏暖去年燕子梁
故事说与亭亭小池塘
春山春酒 春与青溪长
夏有清风造访厅堂
忙将新茶烹与客尝
抛书卷倚竹床 开轩帘微扬
轻拢一袖荷花香
清和结庭芳 呜蜩趁松凉
山雀正栖吾枝晒月光
枕簟闻邻笛 取琴相和消夜长
三十六陂春水漾
九秋天来微雨敲窗
恰满树深红浅黄
爱者当共醉半山浅香
遍插茱萸 携友赏重阳
煨芋熬粥飞雪来享
霜结窗花贴过门廊
煮元宵 蒸年糕 闲谈漏夜讲
冬梅冬竹懒冬阳
小楼缀千灯 老树点新妆
久别还聚同酣梦一场
天地走马观 四时清景共琳琅
来年亦把臂共赏
清和结庭芳 呜蜩趁松凉
山雀正栖吾枝晒月光
枕簟闻邻笛 取琴相和消夜长
三十六陂春水漾
小楼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冬
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白朴《越调·天净沙》
●抬笔作画 喜欢用淡墨 提笔写诗 懂得要留白 闲来 静对春山 漫看云卷 在一杯茶的清浅中打坐 当生命的韵角染上了霜花 才发觉 人生的画卷 从来没有重复的色调 曾经的那份清澈 那份纯真有多弥足珍贵 没有什么比珍惜更重要
●桃红灼灼,碧草如烟,梨香清婉,藏树流莺语,袭蕊蝶翩跹,又是花开东风暖,忆昔日花间初见,素颜若水清姿绝,素手纤纤抚云鬓。呵花轻嗅,翠袖香匀染,欲放纸鸢。正回首,白衣飘逸,树底绘春山,巧笔画秋千,尽无言,犹疑似曾相识,回神处,粉颜如娇花,香扇半遮面,莲步回返,不敢回眸,心事却辗转…
●眉黛春山 秋水剪瞳 眉梢眼角说不出的万种骚情
比花花解语 比玉玉生香 气质突显在美貌前端 内涵引领下的各种妖娆 可以说是又勾勾又丢丢
●灯火朦胧,映着长孙无极平静容颜,他眼神渺远,似乎透过此刻凄冷一幕,看见了很多年前,暮春山花落,清风流影长,清秀的男子亭中抚琴,勇烈的少年树下舞剑,一地落花漫天缭绕中淡黄衣衫的少女俏生生走来,一番灵莺般的言语,从此搅动了这世间情孽,搅动了一个皇族的沉浮,搅动了无数人的命运,并在很多很多年后,仍旧在戕害无辜。 ----天下归元《扶摇皇后》(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此生,落花的心事,朵朵落满眉间,瓣瓣散落天涯。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赵孟頫
●沈清秋:“够了。”
能要点脸吗?!
沈清秋强作镇定,“你为什么会觉得,我跟他双修过?”
天琅君道:“实不相瞒,我对人界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一直都很向往呢。”
沈清秋:“所以?”
向往人界的风土人情,跟这个问题有半毛钱的关系?天琅君伸出一只手指,摇了两下,轻声哼唱了一段旖旎绵软的小调。
沈清秋本是面不改色坦坦荡荡一大好男儿状,然而,天琅君越是哼下去,他的冷傲神情越是绷不下去。我!去!泥!煤!的!春!山!恨!
怎么它原来已经流行到了魔界吗! ----墨香铜臭《重生之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春山夜静
月弄花影
泠泠弦上音
不关花与月
兰指过弦弦外音
似诉心中不宁情
弹拨扫捻
划挑抹压
叮咚泉涧流
铿锵刀剑鸣
弦急惊涛拍磐石
弦缓袅烟萦绕影
淡雾虚掩
素罗倩影
弦惊满天星
艳压月下花
鸣虫燕莺无一鸣
万籁闻琴俱寂静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黄仲则《感旧》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毛滂《菩萨蛮·富阳道中》
●我们会发现,唐朝的画面里都有人,而宋朝的画面经过五代以后,人走掉了,有一点像欧阳修讲的“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一个感觉。所以你在宋以后的画里看不到人了,因为人远离了。“平林新月人归后”是把人拿掉以后看到的风景,在唐朝没有机会看到没有人的风景,或者不从人的角度去看的风景。从人的角度看到的风景都是征服的,不从人的角度看的风景,才是宋朝提出来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它使你自己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片的经验去看宇宙自然,使你自己成为大自然当中的一部分。 ----蒋勋《蒋勋说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