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的名人名言
●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在水中。而我们却是处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的人。
●有三兄弟,老大叫一毛,老二叫二毛,而老三却叫五毛,问他们这是为什么?难道夭折了两个?老大尴尬的说:“我父母在银行工作,人民币只有五毛,没有三毛!”
●用时间和心去看人,而不是用眼睛。因为眼睛所看见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
用岁月和经历去感悟,用善良和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不要在赞扬面前停滞不前,不必在怀疑面前失去自我。既然我们选择了生活,就不要逃避,坦然面对现实,从容接受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 ----二毛《家里》
●民国建立,民主和自由成为社会主流,告别了清代的专制和禁锢,在这个大背景下,民国之后,宫廷菜的独特和禁忌性,至高无上性,都逐渐黯淡了下来。宫廷厨师、官宦家厨和大家族的厨师都流落到民间,或者自己开饭店,或者到新的富户和权贵家中做厨师。这是一个美食大交融,宫廷菜、贵族菜大众化的过程,大大推动了美食的繁荣和发展。 ----二毛《民国吃家》
●谭延闿书法名重一时,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他这种影响力。有一次谭延闿指导家厨曹四做菜亲自示范的时候,切破了右手。当时正好有一个公函需要发给胡汉民,按谭延闿的习惯“一应书礼,概由亲笔”,虽然切伤了手,还是勉强亲自写。胡汉民也是书法家,接到书函后脸色一变,从此闭门不出,在家仔细琢磨回函的字为何与以前不像,并派秘书去打听谭延闿最近又在临摹哪位大家的字?如何陡生一种轻飘飞扬来?后来知道实情后,胡汉民气得把公函扔在地上说:“我还以为他练成了新本事向我示威来了,原来是切伤了手。” ----二毛《民国吃家》
●算来算去,中华民族还真的是只有饮食文化,是足以称雄世界的。当孔夫子已经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时,欧洲人基本还在茹毛饮血。西餐发展到今天,还在问你牛排要几成熟,配菜几乎还是永远的老三篇——土豆洋葱西红柿。而我们的菜谱则早已汗牛充栋,食材更是上天入海,穷尽一切了。这样的差距究竟能说明什么呢? ----二毛《民国吃家》 www.wenzhangba.com
●一开始,我们开始争夺第2排的中间的那个位置,表弟先一屁股坐在,那个位置,我不服气,把脚穿在他腿下的空隙间,然后身体一起往左脚使力气,挤的时候,他说:“姐姐让弟弟,天下第一。弟弟让姐姐,差下第一。”想让我屈服他。用了九牛二毛之力,表弟终于被我移了过去,表弟又一屁股又坐了过去,我又被挤了过来。我坐了一会,弟弟一拳向我打了过来,接着第2局较量展开了,我又一拳还给他,他又像只小老虎向我扑来,我便给他搔搔痒,他就在车上滚来滚去。他说:“好了,好了,你赢了。”我又坐了一会……这样重复战争了大约4,5 次。第3局,新花样又来了。……当他就在车上滚来滚去。他说:“好了,好了,你赢了。”的时候,他又说:“姑妈(指我妈妈),车上有只女狗。”妈妈开怀大笑,我生气地
●我早已来到茫茫长白雪山
青铜门外赴你十年之约
辗转齿间说不出珍重再见
笑意明灭 铭刻心间 ----二毛《再拾年》
●在你心中我就是一块二毛五,然而我永远不懂那到底是多少
●过去的我,无论是如何得沉迷,甚而有些颓废,但起码,她是一个真诚的人,她不玩世,她失落之后,也尚知道追求,哪怕那份情怀在今日的我看来是一片惨绿,但我情愿她是那个样子,而不希望她什么都不去思想,也不提出问题,二毛是一个问题问得怪多的小女人。 ----三毛《雨季不再来》
●谎言蒙蔽了我的双眼,看不见你早已飞走的心。
●自古以来,修家谱都可能株连九族,读书人于是只好研习菜谱了。精神生活的饥寒交迫之下,并不妨碍我们过屠门而大嚼——在想象的盛宴中沉醉迷离。既然当世不足论,那我们醉眼看前朝,也许从那些已然阑珊的歌筵灯影中,还能窥见民国男女的吃相,以及那杯盏之外的历史遗踪。 ----二毛《民国吃家》
●望远行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徵人归日二毛生! ----李璟《南唐二主词》
●从川西到京北,从西城到东城,我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样,追随着家山中走出来的一扇胖哥,闻香下马,击掌为号地暴饮暴食着我们放浪的岁月。多少次我醉卧于他的大堂,被多情的大厨盖上油香的围裙,恍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般的死而复生。 ----二毛《民国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