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无几的名人名言
●我猜想全世界的大城市大多都一个样子,让人自卑的摩天大楼,让人犹豫的街头流浪汉,生存状态虽然有区别,但生存的目标都相差无几,无非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披着昂贵得体戏服,带着时常变换的脸谱,讲着自己都不太信,也不太懂得语言,直到每个人都变成一副样子,可笑的是,大城市总把个性当做时尚,到最后,每个人都缴械了个性,却觉得自己最时尚。
●在已经废除死刑的所有国家里进行的所有调查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犯罪血案的发生与发展与法律中是否规定死刑并无关系。死刑的威慑价值是一个任何严肃的研究都永远不可能证明的不解之谜。勒奥德教授还以数字统计作为依据陈述说,在欧洲所有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里,犯罪血案也都与我们发过的相差无几,有时,犯罪率甚至还要低一些。 ----罗贝尔·巴丹戴尔《为废除死刑而战》
●这条河和响尾蛇相差无几
它的前世,掀翻过太多的船,落水的人
都有非比寻常的惯性,呼救,冒水泡,彻底沉默
两岸偶尔无人,更多的是人丁兴旺的村庄
在河边垂钓之人知道,河中的鱼虾更善传宗接代
顺流而下的码头上,诸子百家长袍飘飘
宽大的袖口里,翻手是云覆手是雨
但在水中捉不到一滴倒影。远处的桥
听惯了水声,在声音的中间失聪
在水中寻找没水的立脚之地。此刻
也有月亮普照大地,这亮光在情人眼里特别明亮
在河中却是一碎再碎。这一切都在熟视中流过
就像那个迷恋浪花的人,通常是被浪花吓大的人 ----李浔《人生·天命河》
●忽然发现自己过去写的东西都像是,在一个小的紧口蒸汽瓶里升腾出来的气体,它们是人为的,刻意的,如果你愿意,这样的动作你可以重复千百次,而每次制成的气体成分相差无几。然而真正的文学是你走远了,走的忘我了,忽然伸出手去抓过来的气体,那是流动的,属于大自然的,其他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和它雷同。
●世界大得真是可怕,哪怕我们再用力生活,用力爱,用力恨,也不过是一粒微小红尘,我们的烦恼大致相同,我们的苦闷,也相差无几。 ----雷文科《最小说》
●事实上,除了奴隶以外,那些可以拥有一点动产与不动产的中国人的思想水准与奴隶们也相差无几,同样的没有有同情心,同样的暴力,同样的懒惰,同样的没有脑力,这一点,你完全可以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中看出来,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就像全部中国人都只使用一种方法解题。 ----石康《石康微博》
●车中坐着的人不是容景,而是一身锦裳华袍与容景年岁相差无几的年轻男子。男子姿容绝滟,青丝如墨,肤如玉,眉如黛,如仙人妙手鬼斧神工,又如聚集了远山青色春秋之花的所有精华织染,令凡是见到他的人,脑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玉质盖华”四个字。
放眼天下,能当得起“玉质盖华”这四个字的人,非东海国太子莫属。
东海国太子,玉子书,天生华滟,美姿容,颜如玉。生不能言,五岁方开口,且出口成章,建子民,兴东海,受千万百姓爱戴。东海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尊太子令,等同于尊王令。” ----西子情《纨绔世子妃》
●我老家和大多数中国贫困乡镇的模样相差无几,风景怡人,且穷困潦倒;民风淳朴,且穷困潦倒;依山傍水,且穷困潦倒。
●从这个意义上看,西非人所持的奴隶制度的概念与即将在欧属美洲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奴隶制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埃奎阿诺回忆道,“那些没有卖出或被赎回的囚犯”,“就被收为奴隶,但是他们与西印度群岛上的那些奴隶的境遇是大不相同的。跟着我们,他们干的活并不比包括他们主人在内的共同体其他成员多多少。除了不被允许和生而自由的人一块进餐之外,他们在衣、食、住方面的条件和后者相差无几。”非洲的奴隶权利有限,社会地位也难以提高,但是,他们也被赋予某些权利,包括受教育、结婚以及为人父母。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
●七夕,中国古代织女牛郎,地上一天,天上一年,365天是多少思绪凝腻,多少爱?我很笨,我算不出这个数字,可我知道,和我的爱人分割一天,就会有种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有种彻夜难眠的爱念,这种思念和织女牛郎相差无几的心绪。
●人生中的一切选择,无论是冒进还是保守,利弊权衡下来其实相差无几。选择冒险就要敢于承担后果,选择保守就莫要不甘心。人终其一生最大的幸运也不过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尽管历经沧桑与挫折,却从未后悔。
●笑声和叫声相差无几
●一个人若只知道以武逞强,白刃杀人,那就简直和野兽相差无几了,又怎配来说这“侠”字? ----古龙《楚留香》
●顺便说一下,在美国,作为一个新来的中国人,如果你要生活有点余地,夫妻计划要定在三十岁前达到家庭年收入二十万美元,不然你的直观感受仍会觉得美国生活与中国相差无几,因进入美国中高产后,你才会拥有超过平均数的美国生活技能,这时你才能享受美国生活质量,你会有两处住房及未来两年的生活计划。 ----石康
●有什么会阻碍你发展自身优势吗?有,就是你自己的不积极。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上许多人都不积极。许多人不悉心研究自身优势,相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弱点。例子,曾问很多国家的人“你认为哪种做法最有助于自身进步,是了解你的优势,还是了解你的弱点?”不管国家、年龄、贫富、教育程度,得到的回答几乎相差无几,弱点。最重视优势的文化是美国,有41%选择优势,最不注重优势的文化是日本和中国,只有24%的人认为是优势。有趣的是,各种文化中选择优势最多的都是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