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斯卡的名句摘抄
●帕斯卡思想的后半部分:“不疯狂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狂。” 最冷酷的压抑、最有说服力的平静或最温暖的自我满足,是对世界和自己的成功谎言。 如果要对人迄今为止强加于自己及其世界的恶做出最简洁的解释,那么应该说,它必然无关于人的动物的禀赋、无关于人的本能和人的进化,而显然应归于他假装未疯狂所付出的代价他企图否认他的真实处境。 ----厄内斯特·贝克尔《拒斥死亡》
●信仰有异于迷信,若坚信信仰甚至于迷信,则无异于破坏信仰。 ----帕斯卡
●时常有人骄傲地说:“人是万物之灵”。可是有多少人仔细地想过,人是靠什么成为万物之灵的? 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因为别的,而仅仅在于:人有一个能思考的大脑,人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帕斯卡尔甚至这样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大脑废了,或被人做了手脚,丧失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丧失了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成了白痴、呆子、精神上的阉人,我们即使体格健壮,四肢发达,活着和鸡鸭猪狗驴马骡子老鼠臭虫又有什么差别?
●我们纵然经验数以千计,却至多只提起一,而且纯出于偶然,绝非因深思熟虑。在违背论及的经验里,隐藏着在潜移默化中赋予我们生活形态、色彩与旋律的经验。身为心灵考古学家的我们若去挖掘这些宝藏,便能发现它们如何令人眼花缭乱。我所观察的对象瞬息万变,但我的文字脱离了经历,最后落在纸上的,是纯粹的矛盾。长久以来我一直相信,少了可以这点的东西是个纰漏。但现在,我认为事情跟想象不同:承认迷惑,才是理解此熟悉又捉摸不定经验之最佳途径。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怪,甚至相当诡异。但自从如此看待事物后,我第一次有了真正清醒并活着的感受。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不幸,可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帕斯卡)
有没有什么好兼职啊。(长谷川泰三)
这种话请到别的地方去说吧。(志村新八) ----《3年Z组银八先生》
●偶然,是我们生命中的真实导演,他集残忍、怜悯和迷人魅力于一身。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帕斯卡《刘慈欣 三体》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帕斯卡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帕斯卡
●人类既非天使,亦非野兽。不幸的是,任何一心想扮演天使的人都表现得像野兽 ----帕斯卡
●然而,从自己内心的角度出发,情况迥然不同。我们不局限在当前,而是远远扩及过去。那源于我们内心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深植内心,决定我们成为何许人,又如何成为我们的情感。这些感情没有时间性,不识岁月,也不认可时光流逝。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自信掌握绝对真理的人会有一张可以覆盖一佣的网。对他而言,不会有任何意外惊奇或未知。所有问题都有解答,所有决定都已作出, 所有最终结果都已预见。忠实信徒不会有惊讶和l犹豫。帕斯卡尔就挖苦说过"认识耶稣的人懂得-切事物的道理。" 这种人把他信奉的教义视为解决世界-切难题的钥匙。世界可以靠这把钥匙给拆开或合起来。苏联的官方历史书这样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盘在于它.能使党在任俯情况下找到正确的方向, T解现行事件的内在关联,预知其趋势,而且不只可
以看出目前的发展方向,还知道它格来怎样发展。" 忠实信徒胆敢从事史元前例或不可能的任务,不只因为教义给了他一种全能感,也是因为教义给了他对未来元穷的信心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我从未离开,只是活到了过去,或是说从过去走了出去。过去正是现在,不仅是以短促的瞬间回忆形式出现。与“感受”的永恒当下相比,成千上万个推移时间流逝的变化,如梦般短暂虚无,也如梦般缥缈不实。那些变化蒙骗我,让我这个病人们待着痛苦和担忧前来就诊的医生,自以为拥有不可思议的强大自信和无畏。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人生命的长短不能以时间来衡量,心中有爱时,刹那便是永恒。” ----帕斯卡
●帕斯卡说,生活就像住在一座监狱里,每天都有同狱者被带走行刑。我们都像山鲁佐德一样生活在死刑的阴影下,我们都将自己的生活看作叙事,它有开端、过程和结局。普遍意义上的讲故事,尤其是【一千零一夜】,用无穷无尽的新的开始抚慰我们对结局的恐惧。我在精简版本的框架故事结尾使用了欧洲童话的结尾,“他们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这是个抚慰人心的虚假永恒,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除了在无穷无尽的讲故事的重复中。故事就像基因,它们让故事结束后让我们的一部分继续活下去 ----澎湃新闻《澎湃新闻》
●The sole cause of man’s unhappiness is that he does not know how to stay quietly in his room.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帕斯卡尔《思想录》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 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 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斯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在那个沮丧的世纪,那激发了卢克莱俢创作出六部韵诗的绝对空间,那布鲁诺认为是一种解放的绝对空间,对帕斯卡来说,是一座迷宫,一道深渊。他厌恶宇宙,信奉上帝,可是上帝对他来说,不如他所憎恶的宇宙真实。他悲叹,不能再谈苍天了,他把我们的人生比作遇难者在荒岛上的生活,他感到物质世界的不断压力,感到头晕、恐惧和孤独,并把这些写进另外一句话中:”大自然是一个无线的圆球,其圆心无处不在,而圆周则不在任何地方。“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探讨别集》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我们不能在房间里独处。 ----帕斯卡
●用帕斯卡的话来反驳宇宙:“当宇宙压碎人类的时候,人类仍然要比杀死他的宇宙高贵。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宇宙对自己的胜利却一无所知。” ----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人 因为思想而伟大:人显然是为思想而生的。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宇宙的空间囊括并吞没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整个宇宙。思想的本性是多么伟大,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微啊!这真是一位搞笑的上帝。 ----帕斯卡《帕斯卡尔思想录》
●人类永远摆脱不了死亡、悲剧和无知,因此为了让自己感觉幸福,他们尽可能不去想这些事。 ----帕斯卡
●自由、宗教,不相合的。自由是怀疑的、独立的,宗教是盲从的、专制的。蒙田、帕斯卡,个人是怀疑的、自由的,但活在宗教的环境中,活得很苦。 ----木心《文学回忆录》
●只有两种人可以称为有理智:找到了上帝并全心全意侍奉上帝的人;不认识上帝而全心全意在寻找上帝的人。 ----帕斯卡《帕斯卡尔思想录》
●每当我阅读报纸、听收音机,或坐在咖啡座留意人们的谈话时,心中常涌起厌恶感——为那些一再重复说出、写出的言词,一再重复使用的措辞,空洞的言词或譬喻感到厌烦。最糟的是,当我听到自己的言谈后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一直重复使用同样的言词。这些言词已被彻底使用和毁坏,因使用了百万次而破损。破损的言词还具有意义吗?当然,语言交换依然有其作用,人们因此而行动,让人微笑和哭泣、向左走或向右走,让侍者端来茶或咖啡。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问的。我想的问题是:这些言语还能表达个人思想吗?或只是效果强大的声音结构驱使人做出种种行为,只因为闲话铭刻在心的痕迹不断地散发光芒?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人要求伟大,而又看到自己渺小;人要求幸福,而又看到了自己可悲;人要求完美,而又看到了自己充满缺陷;人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崇的对象,而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鄙视。他发现自己所处的这种尴尬,便产生出一种想象中最不公正和最易作奸犯科的激情,因为他对于那谴责他和他认识自己缺点的真理,心怀切齿痛恨。 ----帕斯卡《思想录》
●我已发现人类所有的悲哀的唯一起因是因为人无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I have discovered that all of mans unhappiness derives from only one source, not being able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Blaise Pascal ----帕斯卡《沉思录》
●我们不只在时间上延伸,空间上亦然,远远超过可见的空间。我们离开某处,总会留下一些东西;人虽已离去,心却依旧留在哪里。有些事,只有回到原地,才能再度寻得。当单调的车轮声再者我们通向过去的一段生活,不论过去距今多么短暂,都让我们驶向自我,回到自己的世界。我们不只是到达了远方某处,同时也抵达内心遥远的地方,一处或许非常偏僻的角落,我们身在异地时,这角落便深深隐身于黑暗之中。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
●我们只关注此地此刻,相信因此理解了生命本质,那可大错特错了,是荒唐愚蠢的暴力行为。重要的是,我们应怀抱适度的幽默和忧郁,冷静自信地来往于时空上皆扩展开来的内在风景,那风景代表了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会为无法出门旅行的人难过?因为他们无法跨足外在世界,内在不能随之延展,无法丰富自我,因此被剥夺深入自己内在的可能性,没有机会发现自己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变成什么模样。 ----帕斯卡·梅西耶《里斯本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