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髦的语句
●如果一个人确实选择了孤独,那一定有某种目的,而非仅仅是为了寻找自我;探索“个性”是这些日子的一个时髦概念,但有时至少显得像是纯粹的自我放任。一个人如何发现自己的个性?我的答案是通过工作和爱,两者都意味着给予而不是索取。都需要克制、自律以及一种无私,并且都是毕生的考验。 ----梅·萨藤《过去的痛》
●《贼人》
在深夜 我要把对这个世界
所有的期望都涂写在天空上
告诉离我更远的星星
这尘世的一切都很美好
这里没有人忍饥挨饿
没有人笑里藏刀
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爱情和财富
理想被他们赚的盆满钵溢
那些孤独的言说都是笑谈
那些沉默寡言都是故作姿态的荒唐
他们只相信灯红酒绿
幸福从来不和粗茶淡饭挂钩
在深夜 我总是不可安睡
我总觉得我亏欠了这个世界太多的时髦
比如把青春打扮成一本旧书
还是用悲壮给自己可怕得嘴脸补妆
我亏欠了的还有积极的人们
积极的肉体和积极的灵魂
我学着每天以笑答人 直到牙关紧闭
然后变成一座聋哑的雕像
他们说 这种行为叫做不世道
我不敢言语 他们又说这种行为
叫做
●另一个当年时髦的信仰现在看来却完全是野蛮的。以前医学界认为儿童对疼痛的知觉比成年人轻微得多。所以20世纪60年代,婴儿在进行大手术前从不进行麻醉,因为当时的理论认为,婴儿对自身所受的创伤不会留有记忆。在数以千计的婴儿经历了无法诉说的痛苦后,终于有研究表明儿童比成年人对痛苦敏感得多。 ----兰德尔·菲茨杰拉德《百年谎言》
●个人倾向:
美比好看重要,好看比漂亮重要。
有趣比酷重要,酷比独特重要。
灵气比才华重要,才华比小聪明重要,小聪明和鬼点子多比脚踏实地和笨鸟先飞重要。
创造比发展重要,发展比维持原样重要。
白比瘦重要,瘦比颜值重要,颜值比腿长重要,腿长比胸重要。
拥抱比吻重要,吻比性重要,性比情话重要,情话比礼物重要。
衣品比价格重要,款式比布料重要,舒适比时髦重要。
责任感和家庭观比经济实力和上进心重要,经济实力和上进心比爱情重要,爱情比对方帅不帅高不高重要。
●中学时,最让我着迷的书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全五册,1981年5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封面是绿灰色的,印着一只烟斗和福尔摩斯头戴礼帽、右手握枪的侧影。当年我的借书卡上总是这几本书,还了又借。众人皆爱主角,我独爱莫里亚蒂教授,犯罪界的拿破仑。所以前三册读得次数尤其多。
那时候的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时隔二十多年,十九世纪伦敦的浓雾会再现于魔都,并且有了个PM2.5的时髦名字,而我竟然也会身陷杀人案,在黄浦江畔的豪宅中呼唤着莫里亚蒂的灵魂归来。 ----孙未《岁月有张凶手的脸》
●后来,许多后来,那是现代了,现代的思想和语言,卷也卷不拢,铺又铺不开,不再是锦毯,倒是槛楼不堪的破毯,据说是非常时髦的,披在身上,招摇过市,不都是顶儿尖儿的天之骄子骄女么。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你为何要赶时髦呢?
只是为了不给周围的人低视你吗?
哦,
你只是在随波逐流,强颜欢笑
这叫年少青春,无知懵懂
●女人的Sexy有很多种,浓的、淡的、邪气的、稚气的、成熟的、青春的、贵族化的、平民化的、时髦、含蓄而神秘的……
●本真才是自然
文\咫岚(陈贤忠)
聊斋里的画皮故事
影响深远
不谓言,被那些猎食者
滥竽
相由心生
早己被颜值创造者篡改
精神文明
碎了一地节操
辨不清那些伪装马甲
于何时何地出现
料不到狼烟
随时,在四方八面冒起
是时髦?是潮流?
焦点错乱了视觉,刺激感官
心魔,绑架了道德
刨根问底
还是,回归原点最好
●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成为时髦,就必然贬值。 ----周国平
●我渴了自己买瓶1块钱的康师傅 饿了吃点便宜的路边摊 没啥钱和你攀比穿的吃的用的 爸妈就给我这些钱我也不想多管他们要 越大越不想让爸妈有负担 我尽可能穿的赶时髦让你不觉得我是屯b尽可能的和你分享我并不好的东西 也别说我抠 爹妈钱我省着花应该的 我爸妈没钱也待我如珍宝没饿着我没冻着我没差过我什么 我是一个普通人 我也想开宝马住别墅 想挥金如土 想过不平凡的生活 想要别人看的起我 所以我会做别人想不到不敢做的事 受别人不敢受的冷眼旁观 朋友的嘲笑 亲人的排挤 没人支持你 没人给你打气 没人说你做的是对的 尽管没人支持 尽管没人帮助 要相信自己能够帮助自己 坚持 坚持 不要去管你的梦想是不是遥不可及 坚持自己的信念 去追 去拼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 ----叔本华《论阅读和书籍》
●时尚界就是这么虚幻,美丽的大肥皂泡,美丽的大舞场,你无需追根究底,对方到底是真的台湾人、香港人,你也不用在意对方的取向几何,这些有关系吗?某种程度上,时尚动物们真是世界是最简单的物种,漂亮万岁,时髦有理…… ----阿丫《四季行装》
●谐音歇后语大全(中)
鸡吃胡豆--够戗(够受的)
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鸡蛋换鸭蛋--捣(倒)蛋
鸡公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鸡毛插在桅杆上--胆(掸)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鸡毛掸沾水--时髦(湿毛)
鸡毛敲钟--不想(响);没回音
鸡屁股拴绳--扯淡(蛋)
鸡尾巴上拴扫帚--好伟(尾)大
鸡爪上钉掌子--不对题(蹄)
贾府门前的狮子--死心眼(石心眼儿)
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肩头上放花炮--祸(火)在眼前
江南的蛤蟆--难缠(南蟾)
僵蚕做硬茧--不成功(宫)
酱菜缸里的瓜子--闲人(仁)
酱菜缸里泡石头--一言(盐)难尽(进)
…… ----《歇后语》
●安迪穿黑色短T,橄榄绿哈伦裤,足蹬高跟短靴,外面套一件短风衣,脖子上一条粗厚围巾,鼻梁上还扛一副黑超,超级时髦地站在他面前。人瘦而高,这种打扮效果惊人。而且此人还闲闲扔出一句话:“我认准的店家每季会替我选好衣服,附搭配照片,送货上门。因为我的审美是零。”果然,脸上什么化妆都无,本色上阵。
奇点不禁由衷感叹,“有钱真好!” ----阿耐《欢乐颂》
●如今,诸多时代之一:美丽时髦微信时代。
●一辆红色越野车停在街角,车里走出一个年轻姑娘,约莫二十五六岁,挺漂亮——本人长得有六七分漂亮,妙手妆容一化,成了十分的漂亮。她身材高挑,上身穿着应季的新款小斗篷式披肩,光腿穿短裙,手里拿着个新手袋,时髦得像刚从杂志封面上走下来的,跟满大街苟且在棉衣羽绒服与松垮秋裤里的路人完全是两个物种。
她锁好车,借着车里的暖气,悍不畏寒地迈开两条大长腿,走向街角的一家咖啡厅。
咖啡厅布置得很用心,门面装潢让人眼前一亮,被对面婚纱影楼的摄影师看上了,正在这里取景,拍照的新人冻得活似一对掉毛鹌鹑,在镜头下一起强颜欢笑,镜头一走,立刻抱在一起瑟瑟发抖。 ----priest《脱轨》
●可小心纯种的男人们,尤其是中国男人,很少能看懂这种中性风,他们千年不变的喜欢的是柔情似水,长发飘飘,对于什么中性时髦,另类性感,他们参不透,也搞不懂 ----阿丫《四季行装》
●一个关于人生的哲学是一个虚假的替代品——哲学是在避而不去蜕变你的本质。你的生活也许非常的高雅、时髦,有文化涵养,但那不是真实的生命。你活在表面上,你不知道生命的深度和高度。 ----奥修《法句经》
●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是国内外很多时尚杂志或生活杂志的时髦话题。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大谈环境危机,一方面几乎是每隔一页就会有一幅巨大的汽车和奢侈品广告。它表面上是在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掩盖甚至在加深环境危机。严格地说,导致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即内化于我们的欲望之中。或者说,它正是文化的隐秘特性之一。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我希望言之有物,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感悟,但我拒绝宣传与粉饰,也不遵循什么时髦的理论,我服膺的只是孔夫子的三句话,一曰“修辞立其诚”,二曰“辞达而已矣”,三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我勉励自己努力朝这个方向做,至于做得好不好,那就留给读者评论吧。 ----唐翼明《江海平生》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 ----叔本华
●所以说,免费没好货。果然,豪华头盔漏电把她给电死了吧!
所以说,重生最近很流行。果然,被电死她也能再来把SAVE&LOAD赶时髦吧!
隐藏职业?!唯一任务?!日后枭雄?!打宝圣地?!老娘全包了,木意见最好,有意见保留,谁叫你们不如老娘知道得多?!
重生人士就欺负你们了,咋滴?! ----凌舞水袖《祸乱创世纪》
●现代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复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创造。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已被新的时髦箴言取代:“时间就是金钱!” ----周国平《困惑与坦然》
●然而更便宜的是时髦的女人。 ----鲁迅《南腔北调集》
●女人每时每刻都要性感美丽,无论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要永远时髦得体,否则机会一不小心就会从你身边溜走,同时也要把握每时每秒练习时髦品味的好机会。 ----黄凯莉《30天爱上我》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歇后语》
●最后我发现,有没有许可证竟完全无关紧要。一个温暖的夏天,一棵大麻径自从花坛中钻了出来,它那苍白的、著名的手指状的叶子在天蓝绣球和克拉花中间顽皮地摇摆着。它长到大约 3 英尺高(约合0.9 米),10月时绽开了一朵暗黄色的花,又在第一场霜降时倒下。我宁愿相信它的祖先就是 19 世纪那两个单身汉种来给伦敦人做时髦亚麻布的大麻,它是它们沉睡了很久的后裔。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它只是一个偶然的产物,像从鸟食中跌落到附近的杂谷那样,它还提醒了我们,杂草总可以找到办法去它们想去的地方。 ----理查德·梅比《杂草的故事》
●这东西唯一值得称道之处,就是时髦。
●在时时处处追求进步的时代背景和无不高唱创新的学术氛围中,在某些词汇之前加上一个“新”字似乎理所当然地就拥有了合理性和正当性,不过实际上,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并不是轻松可以取得的,若非有些“感觉”并肯下苦功而轻言所谓的“新”,终不免让人感觉只是附庸时髦而已,故而以“新”相标榜,又往往容易自陷于被视为非主流甚至“异端”的困境。 ----余新忠《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