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梁启超名言
1、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2、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呵旁观者文》
3、商汤对伊尹,齐桓公对管仲,用孟子的话说,是先视之为师再作为臣子。 ----《王安石传》
4、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5、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中国说》
6、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7、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
8、中国治学传统的主流,是为致用而治学.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是单纯地追寻知识,即“为学术而学术”;而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是“学以致用”,即用以所学来“经世济民”.不以求利为目标,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地投入研究,才有可能作出真正的学术成果。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必然影响到对抽象学理的追求。人的聪明才智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作学术不能全力以赴,那么在真正的学术竞争中自然也就不会有位置.这种为“致用”而治学的风气发展到极端,就是“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学风。而在这种学风下,也就没有什么学术可言了。“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夫学也者,观察事物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
10、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论公德》
11、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
12、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成败》
13、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14、靠天下的力量生产财务,取天下之财物供给天下。 ----《王安石传》
15、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16、这就好像深埋在地下的美玉,没有机会显露光芒 ----《王安石传》
17、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 ----《饮冰室诗话》
21、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读书指南》
22、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23、无负今日。 ----《梁启超家书》
24、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25、《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读书指南》
26、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 ----《少年中国说》
27、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28、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9、夫病犹可也,病而不自知其病,不可为也;不自知其病,犹可为也,有告以病者,且疑而恶之,不可为也。 ----《中国积弱溯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