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照法师名言大全
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如果你正在经历磨难,不要担心,这只是短暂的阵痛,跨过这一步,你将拥有无比宽广的胸怀;如果你正在经历迷茫,不要担心,这只是暂时的打转,只管朝着该走的方向走去,柳到暗处花自明;如果你正在经历失落,不要担心,这只是暂时的感受,调一下心的方向,阳光进来时黑暗自然消失。
2、《心经》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不观别人,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不用“看”,用“照”,就是回光返照,像阳光照在我们的人生中,把过去人生所遭遇的种种拿过来,执着的、讨厌的、追求的全拿出来,一样一样照;照到最后,发现全部都是无常,这就是真相。
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不论您多么博学多闻、持守戒律、慷慨布施,只要您对此感到骄慢自负,同时轻蔑他人,您的修行就不会有任何正面的结果。积聚功德和智慧确实是成佛之道。但如果它搀杂了执着、骄慢和高傲,就无法结出果实!
4、安福寺04安福利生--:《要包容,不要纵容》:要包容一切,包括自己在内,包容内心情绪,包容身体力行,包容生活事业,包容人间百态,包容天地万有,包容是非好坏,包容使人有内涵有承担!不要纵容,包容不是纵容,包容使人进步,纵容全部受伤!
5、安福寺04安福利生--:《什么东西》:有些人喊着口号争取利益,却把内心最大的人性弱点暴露无遗,那就是自我中心的个性张扬,最后只能靠外在的制度强制约束,美其名曰法制。如果能够解放了内心哪怕是丝毫的自私成份,生命的无我和慈悲清净祥和的光辉自然暴露出来,又何须在外的强制呢!这其实就是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差异。
6、安福寺04安福利生--:因为我们这颗心太乱了,如果你静下来以后,慢慢的,就会客观地看自己的心态。静不下来,你就看不到,所以需要打坐、坐禅。所以,唯有定慧两途可以了脱生死。除了定慧以外,无论你修了多少的善业,做了多少的好事,可以增加你的福报,却不能解脱轮回,也不能证实法尔如是的实相的境界。
7、安福寺04安福利生--:《质量》: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 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行人需要明白三件事: 第一,自身本来面目就是法身,佛所具有一切功德,每个人都具有,这是一切佛法的基础。第二,只有通过修道,才能真正显发自身本具的德性,智慧的光芒才会照耀人生。第三,从人到成佛的究竟证悟,还是需要经历一百个位次,努力进取方能到达彼岸!
9、安福寺04安福利生-
《看心》:世界如何?看你的心!心若有佛,便一切安好!心若无我,则一切化解!心若善良,则一切美丽!心若智慧,则一切光明!心若慈悲,便一切和谐!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独白》:人生是一场独白,独白的音波穿透了喉咙,穿越了头颅,直射虚空,无尽浩渺的太虚尽处,传播着独白的内容。天幕下,春夏秋冬;四壁空山,车水马龙,震颤着独白的音韵朦胧!人生是一场独白,除了自己知道,谁也听不懂。清茶悲过客,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出家何为?》:当你披上袈裟,走上佛法修学之路,就意味着生命走向觉醒,走向完整无缺的真理!向前走,勇敢面对一切境界,毫无留滞地向前走,直到圆满之家便是。或者反观内心,勇于破除观念和知识惯性的壁垒,发掘内在自我,直到真正明了无我便是!否则,袈裟下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真是可惜!
12、安福寺04安福利生--:世间万事,即幻即真,穷理尽性,乃可为道:从凡夫所执着的看,那些固执的部分全是虚幻颠倒,如梦幻泡影,无可执着,无有真实。从圣贤所证悟者看,现前一切无非真如实相,了无半点尘埃,恰到好处,更不偏差,可不妙哉!
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不多。考虑的太多,去做的不多。外在的太多,内在的不多。所以纠结。如果不能安心办道,不能把自己的三业转为法的妙用,弘法将会变成世俗的事业心,也就难免会存有私心和名利心,那样不痛苦才怪呢!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活着,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称己心意;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顺自己的心;也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是春天。总有沟沟坎坎需要跋涉;总有苦涩无奈需要品尝;总有挫折失败需要面对。清浅人生路,简单随缘行,安静地做好自己,才会真正地活出自己。
15、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最痛苦的时候,可能是最开阔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坚强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逃避痛苦,要好好利用它,变得更具慈悲心和利他。”毕竟,痛苦能教导我们慈悲。若你曾经受苦,你会了解别人受苦的感觉。而如果你是在帮助别人,受苦可以让你理解和产生慈悲心,裨益你帮助别人。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有人问佛陀:“通过修行,最终得到了什么?佛陀答:“什么都没有得到。”再问:“那您还修行做什么呢?”佛陀微笑:“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我失去愤怒、忧虑、悲观和沮丧、焦虑不安,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贪嗔痴三毒,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无知习气障碍,也失去了对老去和死亡的恐惧。”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放低自己、待人着想,是保持一种谦下与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外在的某个形式。人因为我执与骄慢,常常不自觉与他人对立,从而引发许多矛盾,造成很多问题的无解;放下对立的心态,才会更有智慧去处理事情,路才能越走越宽阔。
18、安福寺04安福利生--:《走吧!》:在路上,总要找到自己的净土,其实路上也是净土。只有往前走了,才会让生命活起来;只有不停下脚步,才能回到净土的家!走吧!还等什么?心不要再流浪,人不必再猖狂!走吧!安心才是方向,不必在意他人的误会和诽谤…
19、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这一生也许有很多快乐,也有很多痛苦,也许你的人生可以平平淡淡地度过,也许有非常多的坎坷在前面等着你,但是只要你告诉自己四个字——“心甘情愿”,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2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有人对幸福熟视无睹;有人对幸福习以为常;有人对幸福梦寐以求;有人对幸福求之不得,幸福是每个人永不疲倦的追求。但,只要别把幸福的期望值提得高不可及,只要别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以一种平凡的心态求之,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俯仰之间;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
法语甘露:
真正的修行是无惧无惑,无得无失。心里一点障碍都没有,比如面子关、害怕,内心一尘不着,也就没事了。有时在事情上要能透过去,迎敌挑战与逆旅顺情,随觉随是,只怕不觉。一念透过去了,一切都是实相。尘说刹说,等于没说,不可说,也不可不说,自在天成,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如果安了,也就什么都好了。心其实本来就安的,只要你不扰乱他就行了……!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内省:事事留个余地,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不生内变,必招外忧。君子厚德载物,每件事情做下都会有个业力,不管是善业恶业都会显现,做人都会产生业力,不是今生就是前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善用者坏事也是好事,不善用者好事都成坏事!~~~达照法师
24、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25、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行的机会》: 有人感叹错过了修行机会!答:修行的机会永远不会错过,因为当下就是最好的修行机会!当下懂得把握正念,当下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当下就得真实的受用,所有修行都是从当下、从内心开始,当下才是最佳的修行时机,好好珍惜努力吧!所谓: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惑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26、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中有佛》:西方有路在心中,何必迷茫望远空?念念弥陀归正道,红尘万丈任它红!
27、念戒,“戒”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居士要遵守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规范规则,不能“越轨行事”;念天,就是时常忆念诸天的功德,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安住正知正念。
28、安福寺04安福利生--: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宽容何来,把心打开便是,能容天下之人才能被天下人所容;宽容处世,雅量容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悠悠百年唯有宽怀,方能参透人生路!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没事没事》:没事不要找事,心本无事,无事是贵人!有事不要怕事,心本无惧,无惧才有勇!有没有事都要随缘做事,随缘就能自在,自在做事长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要惹事,惹事烦恼生,没事也会被整出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