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99)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99)

2019-01-25 09:55:09 作者:王龙生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99)

  (九十九)拜谒乐山大佛

  近日浏览新浪博客,看到一位博友转发的一篇有关信教拜佛的文章,使我想起9年前拜谒乐山大佛的情景

  2002年8月底,去成都参加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颁奖会。会议期间,东道主带领与会代表参现游览了三星博物馆、都江堰、峨眉山之后,马不停蹄赶往乐山市,拜谒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秘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

  在大佛头像旁照完相,沿着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步行下山,直达大佛底部。抬头仰望大佛,给人一种仰之弥高的感觉相比之下,人如蚂蚁,在大佛脚背上爬动。稍稍休息一会后,沿着佛像右侧绝壁开凿而成的九曲古栈道攀登而上。棧道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我和一些年龄较大的游客,个个提心吊胆气喘吁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登上山顶

  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据说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近看才发现,实则是石块逐个嵌就。

  据古籍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凶猛,直捣山壁,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情景,大发善心,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缓水势,永保平安。

  于是,海通禅师走南闯北,遍行各地,募化钱财,开凿大佛。

  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前来索贿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仗势欺人,厉声喝道:“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和尚这种专诚舍身之行,震撼人心激励民众,塑凿不止。

  当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和尚就逝世了。在海通和尚坚忍不拔、舍身为民的高尚品德鼓舞下,历经三代工匠90年时间艰辛开凿,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终于完工。

  千百年来,大佛慈善、从容的面容平稳安定的坐式,永远带给江中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信心

  2011年5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