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
偶遇
在果子滩。我看到馨。
“这两个孩子(男孩)都是你的?”虽然我对昔日的学生大都保持着师道尊严的臭架子,极少主动打招呼的,可馨后来又成了同事,大家也相处得很融洽。
“是的。”馨连老师的称呼也没有了。
“大的孩子上小学了吗?”我并没计较。
“十岁了。”依然简洁。
“在县城就读吗?”
“没有,在漳州。”馨依然还是看起来甜甜的笑。
“你够舍得给孩子花钱的。”我好佩服馨的。
馨似乎没听见我的话,她正在挑果子的。如果没有我的刨根问底,我现在也不会心怀不安的。
“是读立人吗?”我继续追问。(情感故事 www.wenzhangba.com)
--“——”馨充耳不闻。
“是在读立人吗?”我也不清楚哪来的兴致。
“没有。”馨也不愿多说。
“那,是读实验小学吗?”平时话语不多的我,此时怎么会那样健谈呢?
馨是我小学毕业班的学生,那时她的作文写得很好,那时我把她写的一篇日记《我的苦衷有谁知?》寄到《福建省小学生优秀习作》,还意外的发表了。而我也凭此评上心仪的职称——教师辅导学生发表习作,省级的量化加分两分。(我是评上的教师中的最后一名,在我身后的教师就差一点五分。)
“哪有可能?”此时我才感觉馨的情绪不是很对劲,“是特殊学校。”
我没有再说什么,也很残忍的连安慰的话也没有。
馨买了几样果子,带上两个孩子,匆匆离开。
特殊的孩子总是父母的心结啊!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