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秋的悲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晚秋的悲凉

2015-12-20 作者:大米粒 来源:大米粒原创 阅读:载入中…

晚秋的悲凉

  当我面对着满院金黄的玉米,心里别提有多么的兴奋。可一想秋后那一望无垠的田野,想到被寒风吹倒的乱横交错的玉米秸秆和化为灰烬那黑黑的垄底,心里的悲凉悠然而生。

  瞬间,做水播种的艰辛和小苗出土时的快乐,甚至我每次去田间捕捉小苗从春到夏每一成长的过程,那一幕幕的情景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叹息和感慨。

  春天里,每粒种子带着农人们的希望期盼播进了垄底,黑黑的土地,泥乎乎的条垄成了孕育种牙的温床。牙苗在农人们的期盼中破土而出,就像呱呱堕地的婴儿爱不释手,令人欢欣。农人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生怕遭到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袭击,不幸夭折。就这样一棵棵小苗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在农人们的辛劳的汉水中渐渐的拔节长大。

  时间的飞速,季节的交替,烈日冉冉的盛夏不约而至。小苗经过伏雨的洗礼出落得像个楚楚动人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令人陶醉,又像待嫁的新娘,等待着孕育的机缘。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似乎在不经意间分泌抽穗,孕育着新的生命。新分泌出的子穗,每穗都顶着一撮美丽动人的红,粉或黄白相间的缨毛,这时的田野分外的妖娆娇媚,昭示着她们生命中最有魅力的辉煌。

  时光荏苒,秋天而至,美丽的田野再也留住动人的容颜。玉米杆上的子穗日益凸显出来,就像急于分娩的孩童,需要母亲更多的供给。挺拔的玉米杆渐渐的变得软弱了,也经不得风吹雨打变得枯黄了,就像年迈多病的老人,在凄冷的秋风中摇摆,再也经不起轻霜的摧残甚至摊到在田垄里。但她们把自己最后的全部的能量与爱都奉献给了她的孩儿们,也无私的把籽粒饱满的玉米穗献给了为她劳作为她梳妆的农人们。一把篝火化为灰烬的玉米秸秆,走完了她一生之旅,也完成了她应尽的义务。 (美文 www.wenzhangba.com)

  无情深秋的风把万物摧残得芳容殆尽,也使那枯黄的田野变得凄惨无比,令人心碎!这不仅让我联想到了植物与人生命运的息息相关,也想到了一棵玉米苗从萌芽出土到枯黄衰老 的全部过程,不正像一个平凡而坎坷的人生吗?曾记得,几天前哥哥来我家,无意间聊起了娘家村里的事和人,也聊到了邻居两位病魔缠身的李家老夫妻。生育两男三女,五个孩子的他们,现如今无人照顾和赡养欲死不能,双目失明的母亲曾两次寻死无能如愿。听了哥哥的讲诉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也为这对患难的夫妻而担忧。想起李家也算是多年的老邻居,虽然与我的娘家不算近邻,但前后相隔两排房子。性格倔犟的李叔是个闷葫芦少言寡语,可个子不高的李婶在我的记忆中,她白净净的面庞,薄薄的嘴唇略带微笑,稀少的秀发总是用发针掩盖着。李婶为人和善,从没和邻居争吵过,一家三代同堂,上有老下有小,简朴度日。她细心照顾年迈的婆婆,呵护年幼的孩子,还得参加队里的繁重劳动。婚后的我每次回娘家见到李婶时都会和她打着招呼,个子不高的她或背着、或抱着年幼的孩子。不经意间我离家已经三十多年了,似乎忘记了李婶和她的家人。

  时间过得真快,三十多年弹指而过,李婶家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家,而李叔、李婶却老迈多病,度日如年。两位老人再也不想拖累孩子们,作出了一死了终生的抉择。双目失明的李婶第一次选择了农药,但农药没能夺走她的生命。无奈的她只好第二次又投了井,老天不随她的心愿,生命不当绝。刚刚投井的她就被前来提水的哥哥等一伙人发现了,(打工洗萝卜)随着哥哥的一声高喊,人们七手八脚的把李婶从井里捞出。奄奄一息的她在众人的帮助下送回了家中。第二次获救的李婶真不知道她的命运何去何从,令人深思!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晚秋的悲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