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篇
书,分很多种类,有文艺类、有人文社科类、有教育类、有经管类、有励志类等等……
咋去选择呢?首先自己有喜欢的类型就可以去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如果不知道看啥好该看啥?
其实呢,读书呢,没喜欢的类型的话,还是不要去看了,因为你不喜欢的话,看也看不下去啊~
我个人觉得如果真想看书,但又无从下手的话,可以看两种书,一种是法律书籍,一种是外语书籍。
为啥?因为这种书最实用,不花里花哨,并且还可以派上大用场。
懂点法律呢,在面对纠纷或者公证方面的问题,自己就可以拿捏一下孰轻孰重,再就是在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擦边线在哪里等等。
懂点外语呢,对于有抱负的人来说还是有用的,当然你如果只想窝在家里那个巴掌大的地方,不学也罢,学了也用不上,最多可以教自己的孩子念个A、B、C~
它是与国际接轨必备不可少的技能,但如果你有钱聘请翻译的话,也可以不用完全精通。
我二姐,学的专业是英语,今年就大四毕业了。
在她读大二大三的时候,她和她的几个朋友在我们老家办补习班,辅导的学生从高中生到小学生都有,如火如荼的。
广告也没怎么做,也就是在大街上发发传单,然后再拉几条横幅而已。
但我二姐只一个暑假挣的钱,我好几个月才能赶的上~
这就是利用好了自身的优势,虽然只是有个专业在身,但只要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了,为人民服务了,让人家高兴了,还能亏吗?
四肢可以发达,但头脑不能简单。
中午和王大师吃饭的时候,他跟我讲他之前的一个朋友,连续吃蛋炒饭吃了将近半年。 (短篇哲理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我一听,惊了我一跳,我在想他怎么吃的下去的?他不腻吗?他为啥和蛋炒饭杠上了?
我问王大师是不是天天每顿都是,他说一天三顿~
妈呀!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刚想说不可思议的时候。
王大师说:他是变着花样吃的,现有的每种蛋炒饭他都有吃过,什么扬州炒饭、牛肉炒饭、老干妈炒饭啊等等换着吃,并且他自己还发明了好多种蛋炒饭。
我的心情这才平复了一点点。
可想,一样通便会样样通。哲学上也有这个论述,就是万物之间的每种物体都是通的,都是有关联的,都是相对应的。
就比如说:做生意的肯定对市场有了解,肯定对广告有了解,肯定对产品有了解,肯定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解,肯定对周边的信息有了解。
这就是万物之间的规律,你付出了探索和创造力,探索和创造力就会回报你一些东西。
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我们必须保持自知之明,什么是自知之明?
打个比方:在微信、QQ空间或者微博上等这些平台,就会看到许多人发自拍。
发自拍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觉得自己长得还可以。为啥?如果觉得自己长得丑的话还会发出来?还会公布于众?
话也说出来了,没有发照片的那些人,比如我,这就是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刚开始一开头就谈到了书,但怎么读呢?要一天一本?要一目十行?
都可以!但你得读到作者背后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才行,你得看到书的本质,而不能只是看到表面的词句。
作者既然写书了,写书肯定是让大家看的,而让大家看了,肯定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些东西的。
而能不能领悟的透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本事了。
其实呢,我写东西也是要告诉大家一些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