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恋恋风尘之阿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恋恋风尘之阿公

2016-06-22 作者:书村野丐 来源:书村野丐原创 阅读:载入中…

恋恋风尘之阿公

  刚开始放映,屏幕黑漆漆的一片,中间偏下方的位置出现了一小块亮斑,伴随着火车车轮碾压的声响,亮斑越来越大,一道铁轨从中延伸向远方。隧道出口,两面是群山,草树苍翠欲滴,隐隐蒸腾着薄薄的雾气,兴许是在早晨或雨后……原来是一列火车穿过隧道。

  那种环境特别像这个时节的故乡,郁郁苍苍,百草丰茂,山峦苍翠,云蒸雾缭。火车在山间行驶,不停穿越大大小小的隧道,视野或明或暗。莫名有种置身其中的错觉,湿漉漉的清新空气包裹着皮肤,每一个毛孔都感到心旷神怡。

  一大段优美的空镜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突然,画面转到车厢内,一男一女两小青年拉着扶手站着看书,中学生的样子,背景里稀稀疏疏载着几名乘客。一看就是对小情侣。一段闽南语的对白开始了,是关于一场有些困难的数学考试。

  火车到站了,是那种简简单单的风雨站台,两小青年下了车。铁轨两旁是居民砖砌的房子,有些刷了一层灰水泥,有的砖头还裸露着。临门斜拉一块雨布,用竹竿支撑着,雨棚下杂乱的摆满各种生活用品。浓郁、质朴的乡土生活场景、气息扑面而来,完全不像电影。

  本电影严格按照七十年代以来的台湾乡土文学背景拍摄,乡土气息浓厚,画面质朴、真实,时代感特别强烈。该影片是一九八七年上映的,那时候我还没出生,但是画面像极了两千年前后的大陆乡村,感觉特别亲切。换句话说,大陆农村的发展比台湾晚了近二十年。

  阿远帮阿云扛着米,阿云帮阿远拎着火车上用的折叠凳,正走着突然看到前方准备放电影。几位放映人员正在使劲扯一块大白布做银幕。阿云阿远站在原地停留了好久,肯定很高兴。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八零后可能是看露天电影的最后一代人。

  阿远的阿公出现了,花白的头发,稀疏的胡须。白色T恤下摆的一半插在裤头里,另一半则自由放任的耷拉着,腰带头歪歪斜斜的露了出来。外着一套旧西装,裤脚随意的挽着,一只高、一只矮,脚上拖着拖鞋。他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最真实、最地道的农民形象。

  “吃饭,你怎么都不吃饭?”小孙孙坐在椅子上不肯吃饭,阿公端着饭碗、举着筷子在一旁劝说。说话的语气特别像我老姑父。“不吃饭肚子会饿,会饿死”。一边说,阿公一边轻轻拍了拍小孙孙的肚子。一览无余的亲情,极具生活感的画面、语言,完全不像是电影。

  “如果饿死,你就看不到妈妈,也看不到爸爸。不要这样,乖乖吃饭。阿公喂你好不好?”先是讲道理,摆明关系,接着是协商。祖孙之间特有的生活语言,书面没有,电影更没有。短短的几句话特别让我震撼!原来电影里的对话还可以这样讲。

  小孙孙摇摇头,还是不肯吃。“啊,你这孩子都不乖,要听阿公的话,这样才乖。以后才会长大,长大才能读书,这样才乖。”这是祖辈的语言,小时候奶奶就是这样和我说话的。絮絮叨叨,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纯粹的下意识。老人和孩子就是这样交流的。

  “要不,阿公帮你泡汤?泡汤好好吃呢!”“汤里有油,很好吃的,阿公帮你泡汤。”小孙子还是摇头。大点的孩子(老二)把汤里的油捞吃了,阿公有些生气,批评了起来。生活很拮据,舀汤得先搅均匀,这样每个人都才能吃到油荤。这也是最基本的教养。

  吃饭、夹菜不能捡择,更别说挑食了,夹到什么就是什么,既要礼让长辈又要照顾弟弟妹妹。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教导下长大的。老二偷吃味精、牙膏,甚至把胃药也给偷吃了。那些贫乏的年月里没有零食,可怜的馋孩子们什么都想吃、都敢吃。

  阿公把豆荚插到饭里,跟小孙孙讲“你看看,这跟你吃的饭不一样,这是以前阿公去台北,在一家料理店吃的。一进去,里面都是外国人在吃。这就是外国人的西餐,这里边还有鸡蛋,很好吃的。你一定要吃。”小孙孙觉得新奇,终于肯吃饭了。

  阿公就是办法多,一招不灵再换一招,总有一招是管用的。小时候,奶奶、外婆不就是这样哄我吃饭的吗?忽然间,心里暖暖的、甜甜的。阿公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喜欢这部电影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阿公的存在。

  阿远爸爸是阿公领养的,一直很乖,曾主动在祖宗面前许诺,结婚后剩下的第一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就让他跟阿公姓,用阿公的姓给他起名。阿远出生时白白胖胖,非常健康,可是到了三四岁开始患病,看遍中西医也不见好。

  阿公认为是阿远爸爸不守承诺,用阿公的姓给阿远起名以继承阿公的香火,为此惹恼了祖宗。阿公认为阿远受到了惊吓,应该找斋公庆仔来给阿远收惊,并让阿爸选个时间在祖宗的面前让阿远继承阿公的姓,这样阿远就会好起来。浓郁的祖承香火后人观念。 (感人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过继的后代是要继承过继人的姓的,只有这样才算过继,也才算后继有人,香火才得以传承。这是中国文化数千年来的观念。小孩子生病看医生不见好,老人觉得是得罪了祖先。首先得做法事,其次得改名遵循承诺。数千年以来,我们不是一直都遵循着这些理念吗?

  阿远、阿云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念高中,而是像其他诸多同龄青年人一样选择到台北边找工作边读书。几个人合租一小间房,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喝着最低廉的酒,抽着最劣质的烟,过着最艰难的生活。多半人的青春似乎都是这么度过的。

  阿远要当兵去了,阿公亲自送他,还特意放起了鞭炮,乡邻纷纷道喜。在阿公看来,这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不由想起我考上大学出发前,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外公外婆更是欢喜异常,主持完祭祀、祷告,像阿远的阿公一样,亲自送我出门,并走了很远很远。

  阿远到金门当兵,和阿云的联络越来越少,终于有天寄出去的信被退回来,据说查无此人。再后来从弟弟写来的家书中得知,阿云结婚了,嫁给为他们送信的邮差,阿远伤心欲绝。劳燕分飞的结局是绝大多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纯纯初恋的共同宿命。

  阿远退役回来,阿公说难怪他眼皮一直跳。阿公还在地里干活,他说自己老了,以往每年种三五千藤番薯都没问题,现在才种一千藤就忙了好多天,还累得气喘吁吁。遇上台风,照顾很麻烦。阿公向阿远唠起了种植,开口闭口就是‘干伊三妹’。

  见亲人、出麻烦,都会眼皮跳。一辈子下田种地,整天陪伴着庄稼,唠起种植就头头是道。烦的时候、不顺的时候,也会发发火。张嘴闭嘴间总会极其自然的带着那么一点质朴、浑然天成的脏话,不装腔不作势,不脸红不害臊,说得理直气壮。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纯真、质朴、真实的乡土气息,强烈、立体的时代感,都只是一种铺垫,还必须有那么一个角色如同画龙点睛般将一切演活,人物角色才是电影表演艺术的关键。除去阿公,这部电影将无限失色,整体感觉就黯淡下去了。

  时代感、乡村文化,单纯唯美的初恋,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渐行渐远,这些组合起来,题材也算不上新颖,但是靠这些是无法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恋恋风尘》改编自吴念真的初恋故事,由侯孝贤执导,王晶文、辛树芬、李天禄主演。

  电影名字并不新鲜,听起来特别沧桑,好像讲述的是在风尘里爱得死去活来之后,老男女们的念念不忘。可题材实质上并不是这样,讲述的是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背景的台湾青年初恋故事。影片走乡土文学路线,时代感强烈,除了主演外,群演几乎全部采用村民。

  阿公这一角色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和看点,一出镜就深深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正是经过他,让无数人回忆过去,产生怀旧情绪,将自己和电影情节进行连接。和观众没有产生联结,无法让观众产生移情和共鸣的电影是失败的。

  扮演阿公的李天禄,出生于台北布袋戏世家,在接演这部电影以前,一直以表演布袋戏为业,沉浮数十年,直到晚年才声名鹊起。电影中,他真实的展示了数十年生活阅历中的历练和丰富的闽南话对白。他讲的闽南话,让讲闽南话的闽南人都感到震惊。

  李天禄本身就是演戏的,语言功夫自是不用说,浸染、历练了一辈子,表演技术也绝对达到入火纯青。虽然是第一次演电影,但表演对他并不陌生,是绝对的老戏骨。在他晚年的时候,布袋戏流行开来,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专门到台湾找他拜师学艺。

  他没有按部就班的照念台词,而是根据导演剧情的讲解和要求,进行自由发挥。所以电影里,他总是能朗朗上口,表演和语言彻底贴合,合二为一,完美无瑕。把电影当生活,绝对走心。如果按剧本念台词,无论对剧情多熟悉,表演多专业,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导演、编剧从业的时间长了,总会养成惯性思维,台词的表述也会逐渐形成固定套路,形成特有的电影语言。从专业的角度去要求,对于一般的演员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常演员和角色不会有太多重叠,这样可以深化表演效果。

  但是同样的方法对于那些和角色有重叠的演员,或者语言能力、表演极强的演员来说,就会反过来成为框定和限制,使更多层面的东西得不到发挥和呈现。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讲,要突破电影惯性思维的局限是极其困难的,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胆识,更需要对演员的信任

  如果把整部电影比作是画师笔下的一条龙,那么李天禄所扮演的阿公一定是点睛之笔。因为阿公的存在,这部电影的时代感、乡土风不再是一种缥缈的拍摄追求理念,而是彻彻底底的坐实。将电影不着痕迹的还原成最为真实的生活,这是种了不起的突破!

  丙申五月十八

  写于家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恋恋风尘之阿公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