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韩寒已死?你可能想多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韩寒已死?你可能想多了

2018-01-17 12:31:46 作者:小番茄 来源:知音 阅读:载入中…

韩寒已死?你可能想多了

  近来,在娱乐八卦天天霸占热搜的档口,韩寒微博长文上了热搜。

  “退学是一件很失败事情”,“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让许多韩寒的拥趸“痛心疾首”:韩寒变成了他当初最讨厌的人的模样。甚至有天涯网友烧掉了收藏的韩寒的书籍,并发文称“韩寒已死”。

  韩寒真的“已死”吗?

  17岁,韩寒已经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两年了。这一年,他以一篇《杯中窥人》惊艳世人

  这个1982年出生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的小镇少年学习挺好,以高分加体育特长被著名的松江二中录取。不论从哪方面看,他是那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孩子”。

  写作既是他擅长的,也能满足一个少年的虚荣心。进入高中后,他整个学期都在写《三重门》。等到要考试了他照例临时抱佛脚,才发现他抱不动。留级,太没面儿了,女友都变成学姐了。

  青春期的男孩,桀骜,自尊,羞耻,又那么容易虚张声势”,所以他喊出了“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这句让初高中生们热血沸腾的话。

  在舆论的裹挟和休学的迷茫中,《三重门》发表了,韩寒也退学了。

  父亲韩仁均心里不高兴,也承受了巨大社会压力。但事已至此,他告诉儿子肯定很多人等着看你的笑话,千万别让那些人得逞。

  韩寒确实没有让那些人得逞。

  2000年,他发表《三重门》,畅销200万册;

  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2002年,他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榜排名第一;

  2003年,他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该书获得当年年全国文学类畅销图书排名第三;

  2004年,他出版小说《长安乱》,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排行榜文学类畅销书第一;

  韩寒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

  2005年9月,韩寒开通博客,每一件社会事件里,都会有韩寒的身影。大家也都愿意去韩寒的博客,看看他又说了些什么。他的博客,总阅读人次过6亿,成为现象级的博客。

  为公共事件发声,让韩寒从“天才少年”“畅销书作家”变身“公民韩寒”。

  2009年,韩寒成为《亚洲周刊》风云人物,《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并在第二年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与此同时,韩寒也逐渐成为国内顶尖的赛车手,并参演了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上海传奇》。

  韩寒一直在以实际行动,启发同龄人:人生的路,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韩寒,活成了很多80后90后梦想中的自己

  2010年,是韩寒收获最大的一年。这一年,他与相恋八年的女友金丽华结婚;6月,韩寒作为主编创办的杂志《独唱团》付梓;7月,小说《1988,我想和世界谈谈》出版;10月,女儿韩小野出生。

  即将30岁的韩寒,做了他想做的事:结婚生子,出版长篇小说,办杂志为像他一样热爱文艺青年们提供一定的机会

  然而,2010年12月,《独唱团》停刊,团队解散。

  停刊后,韩寒每天睡到自然醒,起床看看新闻,做做锻炼,下午为爱车做做保养。晚上看碟上网,跟任何一个普通的网友一样。

  在2011年年末,30岁的韩寒,以“韩三篇”掀起了一波舆论狂潮。韩寒也从“公民韩寒”变成“公敌韩寒”。

  大众不能理解曾经那个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的“意见领袖”,竟然变得平和保守失望,指责,讥讽,蜂拥而至

  但韩寒却说,愤怒是对他最肤浅的认识,他不仅是平和的人,还是个传统的人。2008年和2009年,韩寒就已经开始反思,反思自己,反思整个社会群体,反思杂文引发的情绪

  他的好友也说,他是个很能自省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因为要面子,但别人的意见他都在听。尽管他没有上大学,但实际上,他不仅特别擅长学习,还每天保持五个小时以上的阅读量。

  越抱怨,越知道自己的无力;越吐槽,越明白自己的弱小。这一年,成了韩寒青年知识分子生涯的分水岭,看得更多,想得更多,说得更少。

  “韩三篇”之后,2012年,韩寒发布了APP文艺生活阅读应用“ONE·一个”,24小时内就登上App Store免费排行总榜第1名,也是唯一一款达到此排名的的文艺阅读App。

  他的初衷,还是希望能给坚持创作、坚持为这个社会发声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和机会。

  从2006年开始,韩寒涉足音乐,发表过单曲。2012年,他开始给范冰冰、李宇春、朴树等填词。

  他开始频繁晒女儿的照片,给女儿做饭,带女儿去赛车,记录与女儿在一起的点滴生活。韩寒的笑容,变得越来越温和

  他开赛车,开餐厅,作词,在大荧幕上客串不同的角色,忙得不亦乐乎

  2018年,韩寒35岁。

  开赛车,他成为中国顶级赛车手。

  做导演,《后会无期》与《乘风破浪》分别收获6.2亿和10.48亿票房,收获商业上的成功

  曾经的拥趸们,哀叹曾经那个不可一世、拿手中的笔与全世界为敌的韩寒,终于变成了妥协、玲珑的商人

  韩寒却说,职责比逼格更重要

  他从2003年做车手开始,车身上全都是广告,为机油、轮胎站台,是他作为车手的职责。

  拍电影大力宣传,也是对投资方、演员、很多人负责,“我只有做了这些,才能够确保我做另外的作品时,更加自由。”

  从十七岁离开校园,到社会上闯荡,从写作、开赛车,到开餐厅拍电影,韩寒的世界比原来更广阔,他所面对的人与事也越来越复杂。他说,我的文章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你不能要求35岁的韩寒与17岁的韩寒“始终如一”。

  岁月带给韩寒的,是稳重沉淀、反思与探索、柔软与悲悯。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80后陪孩子写作业被逼得抓狂,90后已经要担心秃顶了,我们都早已在摸爬滚打中抚平了年少时的情绪,变得越发理性

  “妥协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一直都是在妥协,但在妥协之中我会尽可能多地保全自己。在我看来,不承认自己妥协的人,那就是装逼。”

  正如网友们说的:18年前的韩寒身处大城市边缘,见过世面、心有不忿、下笔如有神,他用他的笔写所有小镇青年的青春和理想,但那时候个人的世界有多小,家庭、师长、比赛组委会和对手,如此而已;今天的韩寒真正见过了世界,见过了人心,有了新的兴趣,找到了新的角度看世界,学会了新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可以呢?

  知音综合整理

  知音(ID:  zhiyinchuanmei)是《知音》杂志倾情打造的情感原创大号。在这里,你可以免费看《知音》杂志的优秀文章,品读精彩的人生故事,最新鲜名人明星情感动态,还有婚姻、家庭、婆媳关系情感倾诉专业指导。喜欢知音的文章,就关注我们吧!

知音

  商务合作联系QQ:2916006726

  转载授权请联系QQ:226582482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