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也只有这一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也只有这一生

2018-04-11 21:18:09 作者:团房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也只有这一生

  你若问一个尚未毕业的读书的孩子

  你觉得什么时候最高兴?

  他/她多半会回答你:

  未来

  那时的我们会烦恼考试

  烦恼我爱的人却不爱我,

  并不会觉得自己有多幸福

  而未来的自己仿佛闪闪发光,

  一定会比现在更美丽帅气,更成功

  更 受欢迎

  你若问一个已经工作了,

  成家了,

  有娃了

  的中青年

  什么时候最幸福?

  他/她会说:

  读书的时候

  是的,未来已来,

  梦想却已走远;

  神往的婚姻却原来是一场让人心酸的男女拉锯战,

  而生儿育女,真的是一把屎一把尿,苦不堪言

  你若问带着孙子孙女小区公园里遛弯的大妈大爷

  您哪段时光过得最好?

  他/她多半会回答你:

  孩子上大学的时候

  孩子上大学了离家千里,相对独立

  终于从繁重的生养负担解脱出来,

  而更幸运的是自己还不算老,

  更重要的是还尚未跳入带孙的大坑

  你会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也好,

  孩子读大学的时光也罢,

  总结下来你觉得比较幸福的时光都是你在为自己而活的时光!

  按照世俗说法

  人这一生便是寻找另一半,

  两人一起生儿育女,

  银霜染鬓,看儿孙满堂

  说实在的,一个普通人注意力

  已经基本都被这些财米油盐给耗尽了

  以致于人们不再有精力

  关注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寻找自己,成为自己

  这其实才是生命的唯一任务

  什么是自己?

  就是你死后,

  可以刻在墓志铭上的那一段话

  那便是你一生的最重要的标签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的墓志铭上

  没有什么话,

  就只是谁谁的父亲母亲妻子丈夫

  往往就写着显考某某某之墓,

  显妣某某某之墓 ,

  如是 而已

  没办法,常常成为父亲母亲,

  祖父祖母便已用去我们的洪荒之力,

  在历史车轮下无法留下自己的印记

  没有人知道 某某某曾到此一游

  我们的父辈,母辈,

  即五六十年代人,

  总有一套众人理论

  大家活在一套框架下,

  使用同样的逻辑作为我们大脑操作系统

  说出同样的话来

  比如找对象

  父母辈会说要找个:

  长得还不错,有房,有份稳定的工作

  比如带小孩

  随便公园小区里询问一个带孙的阿姨

  都是类似观点

  带小孩是奶奶义务

  外婆是帮忙,

  奶奶要是不带,就还应该给钱照顾小两口

  仿佛天经地义

  掌握了人间真理

  及至回到五六十年代人自己带娃的时候,

  因为当时的物资匮乏

  父母必须双职工

  (因为不两口子都去挣钱,难以养家糊口)

  自行带娃

  (因为二,三十年代的人普遍生育五六个孩子,

  不可能帮那么多的孩子带孙辈)

  所以,五六十年代人自己生儿育女的方式便是

  双职工挣钱,自己边工作边带娃

  及至成了爷爷奶奶,

  却毅然决然地担负起了抚养孙辈的沉重负担

  因为他们觉得因为789十年代的独生子女吃不了带娃这么大的苦

  于是,这又形成了一轮新的共识

  所谓共识,

  就是有人实践过,

  并传播开来,

  并再次验证过是行得通的认识

  于是,许多的我们又再次照着共识前进我们的生活

  毕竟这是一条不会出大错的路,

  更因为其实人们都是属于能不动脑就不动脑的动物

  因为动脑会消耗人类太多的能量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工业4.0大革命

  使我们人类进一步从

  养家糊口的物质危机中解脱出来

  当然,贫富悬殊仍然存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此时的我们可以动一动脑子

  思考一下人生

  (话说90后动辄爱说我在思考人生)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让 我 觉得不虚此生,

  而 我 又愿意为了这份生活付出什么代价

  也许你的梦想是打篮球

  为此,你愿意像科比一样每天凌晨四点起来训练

  也许你的梦想是写作

  为此,你愿意像李笑来一样不论工作多忙,每天至少写三千字

  也许你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企业家

  为此,你愿意像董明珠一样从来不休假,甚至三十多岁丧偶后就没时间结婚

  也许你的梦想就是最众识的,

  为人父母,含饴弄孙

  为此,你愿意放弃其他的事业,每天忙碌于孩子和厨房

  至少,

  你得知道,

  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

  你已然有了各种选择的可能

  至少,

  你得知道,

  你也只有这一生!

  这一点90后,00后比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人看得透,

  因此在阿迪达斯的广告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坚定又淡然地宣说:

  很不巧,这就是我!

  很不巧 ,

  我知道你不赞同,不高兴

  但是,那有什么关系

  我的人生是我的,

  而 我

  也只有这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也只有这一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