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与人民日报丨一份珍贵的遗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与人民日报丨一份珍贵的遗产

2018-05-21 16:34:35 作者:韩立军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阅读:载入中…

我与人民日报丨一份珍贵的遗产

  人民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24 版

  我爷爷出生于动荡不安的1917年,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箩筐,却机缘巧合,与《人民日报》结下不解之缘。他零距离接触见证报纸诞生过程,一个普通农民有了不普通的际遇经历。这成为他一生骄傲自豪

  我自小也与《人民日报》有缘,因为是听着“爷爷与《人民日报》的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我听了不知多少遍,却百听不厌;这个故事,爷爷讲过很多次,却常讲常新。我清楚地记得,每次说起这个故事,爷爷年迈而浑浊目光便马上清澈起来,变得炯炯有神,那段被光亮映照的历程,是他生命里的华光。

  上世纪四十年代,爷爷到家乡所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一个旅馆做伙夫。一天,旅馆老板把店里伙计都召集起来说,旅馆要租赁出去,人员就地解散,唯有伙夫可以留下继续工作。就这样,爷爷无意中参与了一项“重大工作”,成为历史见证者。

  第二天,旅馆所在的火磨街东口二层小楼外墙,出现“人民日报馆”大字红色油漆,在灰暗的墙上显得格外醒目。原来,华北重镇邯郸成为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后,晋冀鲁豫中央决定办一张报纸,这就是即将诞生的《人民日报》。

  爷爷没有文化,也不知道报纸的作用价值,更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的任务就是为大家做饭。据爷爷讲,当时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做饭任务也不繁重,所以闲暇时就看着报社工作人员忙碌。小楼是个独门独院,内部的结构开放的,也就是说,站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到另外任何地方。爷爷每天看到的都是紧张有序、穿梭不停的身影,有人伏案疾书,有人编辑校对,还有人在院子里一刀一刀地搞木刻,听说是制作栏头、标题、题词、画像等用的。

  爷爷说,自己虽然是个“外人”,但因为院里人不多,地方也不大,所以认识很多人,知道很多事。当时,张副部长(张磐石)是负责人,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说话特别和气,据说是留过学的;有个叫小安(安岗)的小伙子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还有一个老袁(袁勃),年龄看着大一些,成熟稳重,不多说话,像是总有心事似的……每当说起这些,爷爷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似乎在讲述着一个并不遥远的故事。可见这段经历已经深深镌刻在爷爷的内心深处

  美好记忆总是短暂的。令爷爷感到新鲜兴奋激动的这项工作,因为战事紧张、《人民日报》随晋冀鲁豫中央局外迁而变化。爷爷与《人民日报》的缘分告一段落,但心中却播下与《人民日报》深厚感情种子。也许,历史不会记得那个无足轻重木讷伙夫,但爷爷却已经把《人民日报》当成他生命中休戚与共的一部分

  爷爷回到故乡刘大寨村后,让三个儿子全部去学堂读书。这在炮火隆隆的战争年代,对于并不富裕世代农耕的家庭来说,不仅难能可贵,而且还产生了轰动,村里很多人都不理解,不知爷爷葫芦里卖的是啥药。他们不知道,爷爷与《人民日报》的短暂邂逅,已在心里播下希望憧憬,因为他通过接触办《人民日报》的这些人,看到知识重要和文化的神圣!正是得益于《人民日报》的影响启迪,一个地道的农民下定决心孩子接受教育,进而培养医生教师铁路干部,而且荫及子孙专家教授公务员辈出,成为受人赞誉的文化家庭。

  爷爷1996年去世后,我们打开他珍藏的一只枣木箱子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沓沓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很多人都百思不解:爷爷没有文化,《人民日报》传播理论他不可能懂,文章他也读不下来,留这些报纸究竟干什么呢?我想,他珍藏的应该是他对《人民日报》的一份朴素情感。这份情感里凝聚着他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凝聚着他对一段情缘感恩。而那白纸黑字的印刷品,绝不是简单的报纸,而是一份珍贵遗产

  (作者为河北邯郸市中心医院职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