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一本书做出来,共需要几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把一本书做出来,共需要几步?

2018-05-22 09:00:44 作者:晨星 阅读:载入中…

把一本书做出来,共需要几步?

  我一直很喜欢买书,纸书有一种魔力,让我有占有冲动。但是一直觉得书很贵,上学时候常去福州路的文化商厦楼上淘书,那里经常有3折的特价书。后来则在网上买,好歹有个六折左右的折扣。我读书很杂,什么末代皇帝啦、什么史前文明啦、什么宇宙啦,我一直不认为我是个文青,因为我并不喜欢那些辞藻华丽散文、或者那些小清新小说。当然,我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进出版行业

  在进这行之前,我也不知道编辑是干嘛的。我刚进出版社的时候,身边朋友问我编辑是不是校对啦,看看错别字啥的?现在当我做完我的第一本书,来告诉大家一本书是怎么诞生的,编辑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做书就像生娃,以下是“怀胎十月”的过程

  一 选题评估

  拿到书稿,先要判定这个选题是否有出版价值

  不是能写成一刀厚厚的稿子印刷一下就是书了。出版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编辑需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比如哪些会成为未来热点。请注意并不是当下的热点。因为书的出版周期起码要两三个月,当下的热点可能马上就过时了。

  一个优秀的资深编辑就能“预测”到未来可能大家关心什么,某种意义上来说和互联网行业的了解用户需求一样的。如果有的书质量特别差,可能开始看了一些发现不适合出版也是会退稿的。

  二 审稿

  一本书的出版要经历三审三校,三个轮次审核的人不能重复,以免看不出问题

  相对来说初审是最辛苦的,除了要看大家认为的“校对”的活——看错别字,有些词大家都在用看起来没错,但真的做编辑就会发现第六版的《汉语大辞典》和第五版某些字用法是不一样的,需要用最新。还要看前后逻辑是否正确,相关的知识性的内容有没有错误,都需要一一查对。比如某某国君的陵墓作者写的时候考古还没发现,写了位置不可考,但是如果在编辑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就要修改。相对来说复审和终审时间会短一些,复审会对人名、地名等等进行再次核查。终审如果发现书稿中有不合适的内容会要求删除或者调整

  三 出版方案&设计

  虽然腰封是一个经常被吐槽的东西,很多人买来书第一件事就把腰封扔到垃圾桶里。但是对于现在很多书都有塑封、书店又不会拆开展示的情况下,腰封、封底文案是非重要吸引读者购买的因素之一(这本书的封底文案改了八稿)

  在做出版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受众人群是什么、核心广告语是什么、前后勒口、封面封底文字有哪些、书的形态是怎样的等等。

  像我的这本书《大秦帝国·黑色裂变》,84.5W字,可以说很厚了。如果做16开会显得相当笨重,所以我们决定做大32开。(在做编辑之前,我从来没注意过一本书的形态)而做成一本还是两本也争议了很久,有人说做成两本吧,这样看起来比一本更值钱;有人说那么厚的书会很重,读起来感觉不好。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坚持做了一本,因为对于这本书的气质来说,两本的气势就弱了,厚厚的一本颇霸气!至于会多厚多重就靠排版和选纸了。

  这本书是再版书,之前出过近十个版本,要突破之前的视觉设计是很不容易的。但设计师也是它的粉丝,对于内容的理解几乎不需要编辑多解释什么。但我还是和设计师一起选了很多战国时候的元素,如果把汉朝的瓦当用在了讲秦的书上就贻笑大方了。

  为了视觉效果阅读体验,设计师最终排了每行31个字,每页25行,字间距、字号大小字体都有特别的考虑,这样才能让读者看起来很舒服。最终排出来1056页!32开的书一般超过700页已经很厚了,做一千多页简直是需要勇气的!这时候选纸就相当重要了。

  四 选纸等等

  在做编辑前,我一般只会摸纸的手感好不好,什么克重、松厚度根本不知道的。虽然我以前也做过印刷的项目,一般也只知道一些常规用纸的种类和克重,而经过做书还要了解纸是什么原料做的,是不是顺纹,如果不顺纹书就不能平整地摊开。

  这本书首先考虑的是瑞典轻型60g 2.0松厚度的纸,它轻便质量又比较好,印字之后不会很透,但是2.0松厚度成书会非常厚。于是就特别希望能找到55g 1.6松厚度的纸,但由于瑞典轻型是进口纸,备纸周期很长,特殊要求的纸需要定制,后续也很难保证供货所以就放弃了。

  后来又换了几种纸,依然不是很合适,最终在考虑顺纹、重量、厚度、后期供货等等因素后,选了70g 1.6松厚度的鸿雅书纸,它比瑞典轻型薄(松厚度低)手感比较滑,有读者认为轻型纸很轻手感有点毛是盗版书我就不想说啥了。不过这款纸倒是兼顾了轻便和手感。

  精装书还要考虑壳面(就是那个硬书壳)和护封的用纸、堵头布的颜色、书签条的颜色等等。不同的纸上印刷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色彩还原度好,有的手感好,如果两者不能兼得就只能尽量选最合适的。最后这本书的护封选了大地纸,好在是历史小说,略微有点泛黄比那种高白色彩还原度最高的纸更有历史感,而大地纸的纹理恰好让人感觉可以摸到封面上的铜戈上的斑斑锈迹。

  图丨《大秦帝国·黑色裂变》封面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2018年5月出版

  关于书签条,我特别要求用了两条。一来书比较厚,也需要两条,另外特意选了黑白两色,致敬书里的主人公黑衣秦孝公和白衣商鞅。但是这样这本书真的很素,所以堵头布选了红色,这和封面上的一点红色也刚好呼应

  图丨书签条

  五 排版校对

  版式确定之后(也就是刚才说的一页排多少行、多少字、间距等等)就是排版,排完是三次校对。排版公司会进行一次折校(就是拿着原稿一行一行边折边核对校样),然后编辑进行校对,校对时还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改完之后就可以出蓝样了。如果蓝样没问题就可以下印了。

  图丨蓝样

  如果说以上过程是“十月怀胎”,那接下来要做的营销准备就是在出生前给娃准备各种奶粉、尿片、衣服玩具等等了。

  六 营销资料

  你以为一本书下印之后编辑就没事了?No!如果营销没做到位,就可能埋没一本好书。营销资料包括媒体资料、页面资料、新媒体文章

  首先说媒体资料,编辑至少要写新书信息新闻稿、编辑手记,以及准备好各种图片海报,海报上的文案不能随便写,一定要突出特点,在5秒钟内打动读者。很多编辑都是博士硕士毕业,写出来的文案很漂亮,但是读者如果看不懂那就白搭。文案的关键就是要“说人话”。

  其次是页面资料,现在的书,尤其是小说,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网上售卖的。所以编辑还需要写网页标题、编辑推荐语、准备精彩文摘等等。有多少个网站卖就得准备多少份。

  最后是新媒体文章,要结合热点写软文、看这本书有多少个角度可以挖掘。写完文章还不够最好,还得自己找好分发的微信号、敲定推送的排期。对于一些非读书类的垂直号来说,想不花钱发软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还得和微信号的编辑软磨硬泡……

  书终于印好了准备入库了(娃出生了),这一刻简直太开心了!之前付出所有的艰辛都值得!拿到第一本印厂寄来的样书,就像抱着新生婴儿一般,赶紧小心翼翼地拆开塑封,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然而编辑的心还没操完,还要盯着销量,有热点及时蹭。如果前两周销量没有上去,很快就会被大量的新书淹没。就是那么残酷也就是说前面几个月时间的辛苦劳作基本都白费。当然也有的书开始没火,过了两年有什么热点事件突然被推起来了也是可能的,但这个概率就极小了。

  我刚入行时,公司组织看了一场电影天才捕手》,讲的是一个天才编辑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话印象很深:书是属于作者的,我能做的就是将它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辑所做的可能使作品完美,也可能使作品变糟了。为此每一位编辑都怀着对文字的敬畏、对作者的尊重去做每一本书。

  现在才知道,那些3折卖的书都是亏钱卖。印制成本和作者版税就得30%,还有各种管理成本、渠道分成。一本书作者写了好几年,编辑花了四五个月做出来。卖不到一百块钱,连一顿饭钱都不到。读书真是最便宜的文化产品了!而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一辈子。

  一个背景声:

  谁再说书贵我跟他急!

  

  

  

  

  

  

  

  

  厚厚一本,非常适合送人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做書店铺购买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