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好课 | 无论你什么年纪,请逼自己成为这种人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每小时价值多少钱?
如果你月薪5000,一个月工作22天,一天8小时,那么你1小时的价值就是28元。要知道,现在请一个打扫卫生的钟点工,每小时也是50—200元不等。
不是要故意扎你心。而是,不想生活像条狗,就得多赚钱。而赚钱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微信里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每天都特别忙,喜欢在朋友圈发「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吗?」「没有通宵过,不足以谈人生」...
他们散播了一种焦虑感,逼迫了更多人跟他们一起焦虑,一起熬夜,仿佛只有花足够多的时间才能证明你足够努力。
但当你仔细去观察这部分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挑灯夜读,熬出两个大黑眼圈,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却永远不上不下。
他们每周都加班,忙到没有私生活,但也并没有升职加薪,甚至在被淘汰的边缘岌岌可危。
他们天天跑健身房,却只是稀里糊涂地买了很多私课,腹肌马甲线永远被掩盖在一层厚厚的脂肪下。
比起那些热衷葛优瘫,认为生活中很多事不过是徒劳无功,自我放弃的人,他们真的是励志标杆。
然而大多数「励志标杆」们只是没有效率的瞎忙,走不出失败人生的怪圈。他们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过着机械化的生活,历尽艰辛也不过是城市里的一颗小小螺丝钉,随随便便就被新的螺丝钉代替了。
因为他们的努力,不过是一种自我感动式努力。
有时,选错了办法,走错了方向,放弃和坚持根本说不上谁比谁更高级。
自我放弃和自我感动其实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 —— 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式,无法将信息与知识真正的学以致用。
麦子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大学里曾经是挂科13门的大学渣,如今却变成了每小时赚3000元的行业大咖。
这样的跨越,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离我们很远,但他曾经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甚至起点更低。
他每小时薪资从0元到3000元
把自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值钱
▼
陈华伟出生于苏北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找不到一本书。2003年考上大学的时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本以为可以好好放松了,可不想,学业压力远比高中时大得多。
「我大一的状态,真的就像英文里的‘freshman’,新鲜、有朝气,对大学生活、对未来的人生抱着玫瑰色的幻想,带着120分的热情和激情」,陈华伟说。
那时候他每天早起读英文,甚至会因为太投入而误了上课,每周都要花两天时间泡在图书馆里,计算机、文学、哲学,兴趣很庞杂。
看上去很美,他正当最好的年纪,在一所不错的大学里,玩命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但陈华伟现在回头来看,自己当时还处在「不知道自己不会学习」的初级阶段。
他以为自己会学习,毕竟高考成绩不太差,也以为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没什么学不会。
「但到大二,我很快就撞上了一堵墙。这堵墙可能你也撞过,就是挂科」,他说。
一腔热血如果没有底层学习能力支撑,洒出去就变成了鸡血。陈华伟在自己玩命努力的那些领域,并没有快速获得自己想要的进展。
偏偏他的专业又是声称马上要占领21世纪「生物工程」,课业非常繁重,他却没有兴趣,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加上青春期几乎人人都有的叛逆、迷茫、郁闷,最后是自我崩溃。
这是他被考试折磨的一段痛苦时光,也是他走过的一段灰烬之路。他从大二时开始挂科,3年期间挂科13门,差点毕不了业。这段时间陈华伟每天很郁闷,对自己、对社会都不满意,但是却没有自我挽救能力。
他进入了「知道自己不会学习」的新阶段,开始审视自己以前的考试成绩。
「我明白了,大学前能考出不错的分数,并不代表我会学习,甚至分数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胆子更小,在学校家里都听话,不像别人玩得那么疯。」
「我们都有病。」陈华伟说道。
一.焦虑症
▼
对学习和成长的焦虑
我们生怕在学习和进步上落后于别人
生怕别人知道太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拼命去拓展各种能学到新知识的渠道
结果是
越拼命的想学习
却越没有时间去学习
二.松鼠病
▼
在学习成长焦虑的时代
我们只习惯收集信息而不去整理
在焦虑症的背景下就成了囤积信息的小松鼠
三.懒癌
▼
爱学习、想学习的人,都想勤快点
但在焦虑感、松鼠病的环境下
我们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虽然心想改变,但是没有行动
从挂科的学渣,到如今拥有高学历、硬技能的行业大咖,在这过程中,陈华伟经历了很多挣扎、反思和死磕,终于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使用主题研究法,让他在学习新技能时,能快速上手,累积每一次的有效努力;
用输出倒逼输入,打造了他逢考必过的技能,及时看到所学成果,越学越有劲;
建立学习反馈机制,形成学习闭环,让他的知识不仅停留在「学到」,还能「用到」、「赚到」,服务于工作和生活...
他用这套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西安交大生物工程专业,跨校、跨专业考研到对外经贸大学读会计,后来如愿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当审计师,实现了自己转行做财务的目标。
CPA有「天下第一考」之称,6门科目,每门课本平均500页,习题平均500页,而且考完6门后,还要再考6门合在一起的「综合」,很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因为总是考不过CPA,最后不得不转行。
陈华伟却在高强度工作之余,用业余时间顺利考下了中国CPA和香港CPA(全球认可的CPA执照),雅思裸考也拿到了8分(满分9分,超过国内95%的人) 。
左边是华伟的4本笔记,右边是香港CPA考试材料
2015年,入驻在行,不到一年,在20000多名行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学习类行家第1名,全国行家第3名,和他见面聊1小时,需要支付3000元。
陈华伟尝到了知识管理的甜头,也希望帮助更多人。
在他看来,知识是没有力量的,只有把知识用来解决问题,它才有力量。于是,他尝试以训练营的模式,让更多人接受他的锻造。
在他的训练营里,不仅有他每日教学,更有教练老师布置作业、督促打卡、作业讲评,让学员真正对知识实现从「知道」、「学到」到「做到」、「赚到」。
一路走来,陈华伟见过太多人,为自己画地为牢,限制了自己的人生可能性:
觉得年纪大了,工资低就低吧,能过稳定的生活就好;
觉得学历低,只能从事没技术含量的工作,接受低薪资;
因为做了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转,辛辛苦苦付出,却赚不到1分钱;
因为入错了行,进入了夕阳行业,没有利润,自然没赚头...
在陈华伟看来,只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于是,他把经过万人验证的知识管理训练营带到麦子好课。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课程
不同于普通线上课程,训练营具有以下特点:
买了课不上?
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对着手机孤独自习,最终有心无力,买课不听。
而是:
• 团队学习 | 专属学员微信群、严肃活泼的学习社群
• 教练陪伴 | 全程指导陪伴、学习教练全程指导陪伴
• 作业系统 | 定制作业系统,当天完成当天发放奖学金
• 点评监督 | 认真实在的作业点评,有督促,不拖延
上了课不懂?
不是:老师「甩大词」,「颠覆认知」,但是却脱离学员的实际生活和工作。
而是:
• 行家授课 | 顶级老师授课、在行学习类第一行家,单次约见3000元
• 0基础、无门槛 | 30000+学员验证,带你重新认识学习
• 超值服务 | 每周视频串讲本周知识点、老师亲自直播答疑
懂了不会用?
不是:学生只听不练,老师只说不练,一直在「讲知识」,没有给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而是:
• 从做中学 | 课程设计原则是「Learning by doing 」,边听边练,而不是只听不练
• 作业落地 | 一课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每课都有明确的最小行动
• 提供工具包 | 一个核心问题提供一个工具,学完可以立刻用,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经验
用了不改变?
不是:为了学而学,脱离实际的工作生活而「在真空中学习」,以为「学成了」才能去用。
而是:
• 用以致学 | 在实践中学习,解决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能力
• 内容落地 | 打造学习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顺便升职加薪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课程
课程安排
点击阅读原文,和麦子一起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