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送赵昌平,他用一生实践“生命有期,学术无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今送赵昌平,他用一生实践“生命有期,学术无限”

2022-04-06 03:03:47 作者:赵兰英 来源:朝花时文 阅读:载入中…

今送赵昌平,他用一生实践“生命有期,学术无限”

  他曾说:“每临楮墨,必以敬忱;使无新意,断不成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我愧不能全面履行,然而在学术研究层面上,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跟风派。”

  今天是送别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杰出出版人赵昌平的日子。5月20日晚11时20分,这位著名出版人、原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出版协会原理事长、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因病辞世,享年73岁。老友赵兰英女士将她数年前的一篇文章交予朝花时文公众号刊发,以寄托怀念之意。

  不离不弃,学术成真

  1979年,赵昌平告别长江北岸一个叫来安的小城,回到故乡上海。这一命运的转折,是时代变化,更是他执着学术梦想的结果。

  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老牌的大同中学,全校师生也许都晓得赵昌平这个名字。虽然是上海的重点中学,大同每年有许多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但是能高中北大中文系,赵昌平还是第一个。毫无疑问,赵昌平成为很多学生的榜样和偶像。美丽的北大校园,哺以赵昌平的不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种永不倦怠的、奋发努力的学习自觉。每天五点不到,他就起床了。这时候的北京,往往月色还没褪去,星星还在眨眼。赵昌平冲一把冷水浴,在黑夜中一路小跑,往文史楼图书馆赶去。一年四季,几乎天天如此。冬天,常常头发都结成了冰缕。中文系的课程,赵昌平门门都优秀,唐代文学课甚至获得了班级里唯一一个一百分。不仅如此,历史系、哲学系的教科书,他也都自学过,并且能背下。

  5年的苦读,虽有“文革”等政治因素的干扰,赵昌平仍是打下了扎实和较全面的文史基础。然而,当1968年毕业,赵昌平的学术梦想被彻底辗碎。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被分配到边远地区,赵昌平来到内蒙古巴盟军垦农场。但是,使人意外的是,他一根扁担挑来了200多本书,足有几百斤重。这里有《资治通鉴》《史记》《李白全集》《杜甫全集》《唐诗三百首》等。也许是“天高皇帝远”,这些当时被认为“封资修”的东西,在偏远的巴盟却“平安无事”。后来,赵昌平转至内蒙古东部的开鲁县、安徽的来安县,最后回到上海,都是一根扁担挑着他的这些宝贝,而且份量越来越重。

  从繁华的上海,到偏远的草原;从北大的天之骄子,到农场的学兵战士;从梦想做一名文化学者,到现实中的公社中学教师,赵昌平的失落感,可想而知。但是,他有书籍相伴,有梦想相随。去巴盟,途经居庸关时,赵昌平心潮澎湃,写下:“冻云迷塞北,落日照长城”的美妙诗句。那时,全国上下洋溢着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氛,内蒙古还没有种过水稻,巴盟军垦农场决定“第一个吃螃蟹”:要在白茫茫的盐碱地上种出水稻来。赵昌平这批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自然成为这场“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砍来大树,去掉枝桠,将其用作平整凹凸不平土地的“擀面扙”。推的推,拉的拉,扛的扛,全是重体力活。最要命的是,盐碱地放水泡过以后,盐碱从地下泛上来,更为凶猛。牛和马下去后,不几天就趴下了。就这样,每天,赵昌平他们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下到田里。两条腿被盐碱泡得都皲裂开来,血肉模糊。平时,一句“坐下”“起立”的口令,这时候如同酷刑,衣裤磨擦裂口,钻心的痛。到了晚上,裤子被血粘住了,脱都脱不下来。第二天,咬咬牙,喊着口号,照样跳到田里。到插秧结束,这批同去的150名大学毕业生,竟有120人生病倒下。赵昌平幸好有健硕的体魄,扛了下来。

  北大未名湖

  在这样困苦的条件中,赵昌平每晚还坚持与书为伴。兴致来时,写边塞诗,居然也有了几十首。“傍水铺羊鳖,树铣挑马灯。”“长河税驾且行樵,驼肉羊肩带血烧。”一年又三个月后,农场的日子结束,赵昌平再次被分配到内蒙古东部的哲盟开鲁县保安中学,成了一名公社中学语文老师。孤独和失落再次袭击他。烦心时,常常对着宿舍的苫墙,猛踢球,直到筋疲力尽,躺倒在地。然而,心中的那份对文学的爱,那份梦想,支撑着他。夜晚,他常常迈步于校园后的科尔沁大草原,寻找诗兴。在这里,他学拜伦、雪莱,写下很多新诗。40年后,著名诗人赵丽宏读到他的这些新诗,非常吃惊,连说:“太好了、太好了,没有想到。”《草原三部曲》,是赵昌平抒写草原黄昏、长夜、黎明的组诗,很美、很有意境:“红日向林莽深处,渐渐地走去,这样的逡巡,这样的情怀依依……”“月光询问着茫茫的草地,滟滟的泪光,在草尖上绵延;月光询问着离群的牝马,寻偶的悲啼,呼应着月色的哀凄……”

  其实,上小学、中学时,赵昌平文理不偏,成绩都很好。他从小就喜欢足球,放学后在弄堂里踢来踢去。大同中学是上海足球的“摇篮”,赵昌平是主力队员,还是市少年足球队的替补队员。他篮球打得也漂亮。高中毕业时,甚至有报考体育学院的念想。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看各种历史小说。晚饭后,常常拿着一本书在街灯下读。一部《说岳全传》,就是他靠在马路电线杆上看完的。他还喜欢评弹,每天都要听。他的理解力、思辨力都很强。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材等,他在高中时都自学过,并且都能够理解,以至于老师碰上有急事,就叫他上台临时代课。

  全面发展,使他在几乎任何环境、任何岗位上都显得游刃有余。1973年3月,春风吹入科尔沁草原。这一天,赵昌平告别保安中学,去安徽来安县教育局报到。不想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第三节课开课一刻钟后,他在校长和两位老师的陪伴下,悄悄地贴着墙,离开学校。不料,刚到校门口,50米外的一间教室里,发出一声大喊:“赵老师要走了!”顷刻,学生们从各个教室里涌出来。赵昌平狠了狠心没有回头,还是往前走,学生们跟在后面。几十米后,赵昌平不得不停下,回过身来,学生们也停下脚步。他噙着泪,向学生们挥挥手。也没有谁发口令,但见200来号学生,齐刷刷地弯下腰,久久地向他鞠躬。28岁的汉子赵昌平,再也忍不住,泪飞顿作倾盆雨。

  今日大同中学

  在保安中学,这位北京来的大学生老师,在学生们的心里就是一座“神”。课余,赵昌平带球在操场上飞跑,漂亮的体姿,使两旁站满观看的学生,羡慕不已。好奇和好胜,使一些胆大的学生,冲上去,和他争,和他抢,滚作了一团。慢慢地,这项活动,成了这所农村学校体育课的一个项目。晚间,赵昌平拿着一把口琴,靠在门前的老槐树上吹奏起来,学生们纷纷从自己的宿舍走出,很快独奏变成了合奏。学校汇演,学生请赵老师当导演,他导演的《川江号子》,获得了第一名。至今,还有一些学生与他保持着联系。

  1978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已在安徽来安县教育局工作的赵昌平,义务成为一些考生的辅导老师。这一年,小小的来安县,有4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3位就是赵昌平辅导的。

  16年的不离不弃,为他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1979年,34岁的赵昌平,送走最后一位辅导学生,投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专业,最终有幸成为施蛰存先生的研究生。赵昌平踌躇满志,向美丽的丽娃河出发。由此,他梦想成真,学术生涯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博才多识,学术斐然

  儒雅的施先生,学术成就和道德操行,在文坛有口皆碑,享有很高声誉。赵昌平清楚地记得,那年考试,除了考题所涉及的面很广以外,有一点很特别,即每道题回答不能超过50个字。由此可知,它检验的是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在赵昌平学术之路上,给予他影响大的,有施蛰存先生,还有在北大读书时的林庚先生、上海师范大学的马茂元先生。除了各自的学术专业和学术成就以外,三位导师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仅古典文学,现代文学造诣都很深,不仅是学者,还是作家、诗人、翻译家等。上世纪30年代,施蛰存先生的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石秀之恋》等,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之作,被冠以“新感觉派”。林庚先生、马茂元先生都写得一手好诗。有一年,赵昌平进京看望林先生。90岁的林先生随性清唱了一段京剧,可见林先生的多才和可爱。读研期间,无论是施先生还是马先生,都要求赵昌平能够记诵并且学作古体诗文。常常,他们随口吟出一首诗,问赵昌平这是什么体,哪个朝代,哪一派数。幽默的施先生,有时还吟出自己的诗,问是什么体,尔后,开心地笑道:“作者是谁呢?就是我。”

  施蛰存先生

  马茂元先生

  林庚先生

  三年的追随,到研究生毕业,赵昌平在唐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已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颇有建树。他的毕业论文是《“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在中国历代文学研究中,唐代是一片被开垦得最为宽泛的土地。开元、天宝和元和,系唐诗高潮的重要时期。关于其间的演变,后人有很多研究,留有《唐诗品汇》《诗薮》《唐音癸签》等论著。但是,都没有清楚地显示其演变的脉络。唐代文学家李肇在《国史补》中,对开元至元和时期的诗风有过概括: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这一说法,被后人认可。但是,“尚党”“尚浮”也好,“尚荡”“尚怪”也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形成,之间的前后关系又如何?李文没有细解,也没有延伸。唐代文学研究生赵昌平,对大历至元和之间诗人的诗作、诗论和行事等,作了分析、比较,认为在大历、贞元年间,吴中地区有一批诗人,相当活跃。这批以皎然、顾况、秦系等7人为代表的诗人,勇于创新,在继承和变革南朝诗体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民谣,追求奇变,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中,表现出重情性、重气骨的特征,从而区别于他人,自成一派,对刘禹锡、白居易、孟郊等人,有直接影响。这便是开元、天宝后的元和诗变,元和诗风形成的一个前提或者说前奏,也可以说,厘清了“荡”与“怪”之间转换的一支文脉。

  赵昌平的这篇论文,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第一次有了“吴中诗派”这一学说,第一次肯定了一些名气不那么大的诗人,在诗史流变中的作用,并且开启了地域文学研究的新篇章。马茂元教授在读了赵昌平的这篇论文后,非常欣赏,也非常感慨,立即将其推荐给全国重点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所谓厚积薄发,是也。这以后,赵昌平的研究成果,频频出现在全国知名刊物上,诸如《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文史论丛》《文学遗产》《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古典文论研究》《文学评论》等。《秦系考》《“张志和生卒年考”质疑》《从初盛唐七古的演进看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韦柳异同与元和诗变》《线点面综合效应及开放性演进》《从王维到皎然——贞元前后诗风演变与禅风转化的关系》《从郑谷及周围诗人看唐至宋初的诗风演进》《李白新探》《李白性格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李白的司马相如情结》等一系列有份量的、视觉独特、观点鲜明的论著发表,在古典文学尤其唐代文学研究领域,赵昌平很快声名鹊起,自成一家。

  赵昌平的学术主攻方向不仅是唐诗史,还有中古诗学。在这个领域,可见他的《意匠说——中国诗学的形式批评》《回归文章学》《八代自然观与骈俪体诗文的关系》等一系列论文。他认为,中古诗学应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古诗学——文章学的思辨形态和理论架构——从〈文心雕龙〉到〈诗式〉》,正是他思辨这一问题的序幕之作。汉魏至中唐,是史学界所论定的中古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诗学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赵昌平以刘勰的《文心雕龙》、皎然的《诗式》为中心,梳理了八代诗学与唐代诗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轨迹,在厘清唐人对八代诗学传承与革新的基础上,提出中古时期在诗学上一以贯之的红线——文章学。所谓文章学,即是以文章本身为研究对象,不受既定的哲学、美学影响,更不接受任何政治等外在因素影响的一种专门之学。它以文章本身为研究对象,包括创作、批评、修辞、意象等,架构起属于文章本身的理论体系和框架。任何诗歌创作与文论等,均为文章。

  赵昌平先生

  赵昌平的“成心论”观点,很得学术界的赞同。他认为,诗人各具性情的“成心”,是创作中最活跃的因子。“成心”,是由人的先天才气和后天学习形成的,深藏于人的心中,是原生态的个性化的一种潜识和潜能。当“成心”与眼前的景物相碰时,潜识为外物唤醒,兴发意生,潜能则通过修辞活动,呈象见义,外部因素便转化为文本内涵,即作品了。由此,可以悟到中国文学演进的基本形态。诗人之“成心”的每一次创作,都不会违背每一个人的才气,并且都在传承并积极地改变着前代的创作经验与某一文体的特征。无数诗人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承革活动,相互碰撞,产生一个时代纷繁的文学现象和总体走势,催生了代表性的大诗人或诗人群体,从而延宕了生生不息的文学发展史。

  赵昌平认为,所谓专家应该首先是通家。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和记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知识敏感,才能在大量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纷繁复杂的所谓理论、流派,抑或史实错误前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才能拥有个性化的学术手段、学术话语,乃至学术成就、学术地位。

  严谨执着,学术无限

  《唐诗史》是赵昌平30年前动笔撰写的一部书稿,上世纪90年代已写好30多万字。但是,20年过去,他至今还没有完成。是工作忙?自然是一个因素。但最为重要的是:他感觉,越写下去越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理论准备不足。

  真正的学术研究,常常倾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心血。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人心与人生》,虽然只有18万字,但是写了50年。完稿后,先生写了一篇《书成自记》,其中写道:“一生学识既疏且隘,写此书时屡有感触,谈古中国文化则于古来经籍未曾一日用功,甚且不能通其文字章句,谈及现代学术,则未能熟习一种西文,尤短于自然科学知识。”当然,这是梁先生的自谦。但是,真正的学人和大师,无不在浩瀚的文化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

  赵昌平正是有这样的感触。更何况,他喜欢自己与自己较劲,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他认为,学术研究总是站在前贤的肩膀上往上攀登的,但是学术研究又必将以个性收获成果。因此,他不允许自己,说别人说过的话,用别人用过的观点,希望一切从自己的具体感悟开始,不轻信现有的结论,不依靠现成的理论模式,没有新意,断不成文。作为一部专著,《唐诗史》虽还没有完成,但是对于其的研究与认识,赵昌平一直没有半点放松。他认为,诗歌的成熟期,也是民族心理的成长期,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包含了唐人心态在中华民族心理历程上的典型意义。可见,赵昌平的《唐诗史》,并不仅是唐代诗人和作品的罗列史,也将是中国文人的心态史、心灵史。其间,含有许多精彩的哲学思考。对以前写好的30多万字,赵昌平也在重新认识,重新修改。他说:“这部书稿,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稿。但是,我知道,宁可写不完,也不草率写成。”

  赵昌平先生

  前瞻后望,左顾右盼。这是赵昌平对自己治学方法的一个总结。它表达的是,研究一个问题不能就一个问题说问题,而是既要追根溯源,又要回望左右,注重所研究的对象和相关对象之间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比较,并不断质疑自己,使最终的结论经得起推敲,难以撼动。一般而言,他的任何一篇文章,哪怕再短,写好后,都不急于拿出去发表,而总是放在一旁,几天后再去看看想想、删删改改,再过去几天后又去想想看看,改改删删,直到再也不能动了,一篇稿子有时一放就是几个月。

  这是一种怎样的严谨、认真、执着的治学态度!

  2003年,阳春3月,隆重的“两会”在北京召开。每晚,21世纪宾馆的咖啡厅,成了赵昌平和同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吴贻弓、施大畏谈论文化的场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民族神话,正是这种记忆中最为朴质、最具影响的部分。中国的上古神话和西方的神话,虽有差异,但是在民族认同性和民族自豪感方面的育化功能,是一致的。但是,对当代很多青少年来说,中国上古神话却成了成长中的一个认识盲点。因此,中古神话如何再创作,如何为青年所了解和喜欢,成了他们每晚必谈的话题。回到上海后,时任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的知名作家孙颙,也参加了这个讨论。翌年,雅典奥运会召开,开幕式上,奥林匹斯神山上的诸神,一队队向观众走来。赵昌平他们被震撼了,更坚定了中古神话的再创作。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感觉,应当从精神层面来重构远古神话,从中华先民们怎样逐渐认识宇宙,同时发现自己、实现自己的历程中,来展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而当讨论结束,进入创作层面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汪涌豪也介入进来。这样一部为青少年写的、普及性的读物,居然吸引如此多的学者、教授、画家、作家、导演参与。二稿完成后,他们感到对大禹的描述,仅仅限于神话传说是远远不够的,又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史料,最终推倒重写,将大禹以及他的群体,在历史的实践中所体现的智慧、品德、胆略以及思辨和组织能力等,真实地反映出来。从策划、研讨、写作到出版,这部20万字,书名为《中华创世纪》的普及读物,花去了8年时间。可见他们的苦心和用功。

  赵昌平、骆玉明、汪涌豪撰稿,施大畏、朱新昌、施晓颉绘画的《中华创世纪》

  绛红色封面的《唐诗三百首全解》,是赵昌平出版于2012年的普及性读物。笔者曾问道:如今报刊杂志到处都有关于唐诗三百首的解释类的文章,怎么有兴趣写这样一本普及性读物?他回答:“时常有学生来问,说虽然读了不少选本,但考试时仍碰到很陌生的诗,不知何解,措手不及。也有青年学者寄来他们的诗学论文,常常发现他们所读的文本不对。所采用的文本不对,当然立论也就不当。这种情况,我在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和出版社的大量来稿中,也发现许多。因此,给读者一个认真的、准确而有新意的读本,在当前非常必要。这本《唐诗三百首全解》,企望能给初学者在入门时,加上一道可靠的扶手。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的责任。”

  赵昌平的《唐诗三百首全解》,除正文外,有注释、语译、赏析三部分。大家知道,诗不可译,一译便没了韵味。因此,许多选本只有注释和赏析,即便有语译,也平淡如水。赵昌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随手择其一二:王昌龄《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空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语译:“秋蝉长鸣,桑林叶落,八月天,古色苍茫萧关 道。出塞入塞天已寒,边地处处长满黄芦草。自古幽并男儿好,都向边塞寻功沙场征战老。不学京都游侠少年郎,只解炫夸坐下紫骝马儿价多高。”许浑《早秋》:“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莹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语译:“遥远的夜色下,我抚摸着清瑟;初度的西风,从翠縁的林丛中生起。残存的萤火虫,在秋露如玉的草上栖息,第一批迎寒的大雁,拂过秋空的银河南飞。天已拂晓,高耸的林丛,秋叶尚茂密;秋空高晴,远山因着它的衬托,显得分外重重叠叠。第一片落叶在淮南凋坠,当可远感,洞庭湖上泛起了盈盈秋波。”

  这样的语译,是诗亦是散文,只是比原诗明白通晓。赵昌平说:“语译可起到帮助初学者贯通诗脉的作用,而贯通诗脉是读懂的关键,所以,尽管很花费功夫,一定要译得准确,译得有韵味,给读者有个好的读本。”作者的用心,明眼人还是看得明白。此书去年出版后,已印刷了近20次。

  独领风骚,学术自立

  1982年,从丽娃河走出,赵昌平跨进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大门。也许是命中注定,还是在读高中时,赵昌平梦见自己正走进一家叫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的大门,记得自己穿着一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心里美滋滋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正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没想到,20年后,历经坎坷,赵昌平真的走进这家全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业出版社,而且后来主持总编辑工作长达22年。

  不一一列举30多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出版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全国出版界的地位和影响,就说赵昌平的一些出版思想、出版策略、出版规划等,便可知他的个性、特点、水平,对出版的又一份独有贡献。

  毕竟是一名学者,赵昌平喜欢做学术思考,出版也是如此,有些看似平常,大家都在做,或有些迷茫的事,到了他这里,往往会升华出一套理论来,从而形成从业人员的行动指南和追求目标。比如编辑是干什么的,很多人知道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但是,怎么做呢?尤其在今天,市场占主导,讲效益、讲金钱、讲关系等,编辑的作用和能量已经变异和缩小,甚至失去了自我。赵昌平将其概括为:“编辑策划是编辑依托出版社个性,在一定的文化生态、商务规律、技术形态所形成的张力中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也是出版社品牌建设与更新的最重要的动力。”这一理念,解答了很多青年编辑的困惑,编辑个性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品牌。同时,又表明了出版社要珍惜和尊重编辑的专业个性和创造性劳动,他们是出版社发展的动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无疑是出版业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做学问也好,搞出版也罢,任何时候,赵昌平善于看问题的两面,平衡利弊。当今天,出版社纷纷改制,由事业改为企业单位,图书全面走向市场时,赵昌平最为强调的一句话是:“当我们说着图书是文化时,必须充分意识到,图书是商品;当我们说着图书是商品时,必须充分意识到,图书是文化。”图书是商品,图书更是文化。图书是文明的载体,是传承的链条。在上世纪90年代,赵昌平就有这样的忧心: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失去了精神。倘如,那就是崩溃的开始。因此,出版更多优秀的图书,当是出版人的一种自觉,在今天也是一份重任。

  出版业,在今天困难重重,有人说,古籍出版更是“夕阳产业”。赵昌平坚信,读者中有提高自身品位和文化素质的要求,在本质上,出版是“前瞻产业”。他的一系列有关出版的理念,不仅是对古籍也是对整个出版的贡献。其中,他的“发生认识论”和“文化生态说”,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文化,说到底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认识,不断变异,不断发展的一种结晶。事物的不断涌现,使认识始终处于变化中。文化生态则是政治经济形态和社会文化及其内部关系的总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出版要有市场意识,也要有专业意识、品牌意识、规模意识。要引导读者,也要适应读者。古籍出版的题材相对狭隘,读者群相对弱小,但是,一定要以内容为王,在题材的恒久性,读者的普泛性上做足文章。题材是古老的,但理念是现代的。要做好自己的强项,并努力发现未开垦的“处女地”,同时找到竞争对手强项中的弱点,打入楔子,逐步扩大。学术与普及互动,在长销中寻求畅销。独占市场,别人不能做到或者难以超越的,永远领先一步,提高一层,新品第一。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等。

  赵昌平先生

  今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独领风骚,已经形成古籍整理、古籍研究、大中型集成资料、大专教材、专业工具书、文博文史画册、线装书、专业普及读物、专业协作等9大出版系统。在这个基础上,新的创意、新的题材、新的项目不断涌现。不仅在出版界,在读者心目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是一个代表中国出版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优秀出版单位。

  近古稀之年时,赵昌平已经卸任总编辑,但是年龄有期,学术无限,工作无尽。他仍像正式员工一样,每天准时上下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些重大和重要书籍,还要由他终审。2013年10月24日,笔者推开他的办公室,书丛中,他正低头看稿。笔者拿过几页他刚校阅的书稿,但见上面勾勾划划,圈圈改改,所用功力很大。试看几张夹在书稿中的签条:“欲‘备座之箴规,勒千秋之鉴戒’,‘座’后面有一个‘右’字,缺了,补上。”“卷首有权德舆《注陆宣公奏议序》,舆字错为與。”“原文:‘在户部则有《四科十三司条例》,在户部则有《户部奏议》’,前‘户部’应当为‘吏部’。”这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在修撰的重大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史部类》中的几个条目。这已是三校了,赵昌平还是看出了许多问题。其错误归纳为,《四库全书》已收过,这次又收了;作者名字、书名搞错;释义不清,词不达意;选用版本不好,观点有误等。在今天,还有多少编辑使用签条?又有多少编辑和学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许历经的坎坷太多,也许常年沉浸于学术研究中,也许承载一份责任的自觉,赵昌平给人的印象比较严肃、严厉,甚至脾气急躁。其实,他的内心很柔软,名利看得很淡。他时常想念大草原上的那些孩子,总想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他强调多写些和多出版普及性的读物,便是这种心结的使然。他时常念叨安徽农村的那些农民们,当有机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每年上交的提案,都有关于农民和农民工的。母校撰写《华东师大人与出版》,采访他时,他长篇大论几任领导的功绩和同辈及晚辈同仁的才学,强调团队精神。

  在繁忙的出版工作之余,赵昌平撰有400余万字的著述。他曾说:“每临楮墨,必以敬忱;使无新意,断不成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我愧不能全面履行,然而在学术研究层面上,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跟风派。”

  不会跟风的人,自是一个有独立之人格、独立之思考的人。不会跟风的人,自是一个学问满腹,治学严谨,沉静淡泊,对社会,对他人负有责任的人。赵昌平,当代社会学人中的代表。

  (本微信公众号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愚园路上的“外国阿婆” l 曹可凡

  “我是京剧演员王珮瑜” | 翁敏华

  不想说出你的名字 | 南妮

  “张家四姐妹”从有形或无形的张老圩里走出 | 伍佰下

  傅雷告诉傅聪什么是“赤子之心” l 马俊茹

  逝者文存 l 雷达:莫言是个什么样的作家

  最好的古调纵隔千年,依然明白如话 | 王春鸣

  老正兴的前尘琐闻 | 沈扬

  当你变成墓碑上那张照片,触碰记忆成了艰难的事 l 杜燕妮

  春天盛大上演 | 徐约维

  这是“朝花时文”第1577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