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好热!这10首凉凉送给你
“天地一大窖,阳炭烹六月”
如今,白天出门,
就像走进正在熊熊燃烧的炭火窖里,
被暑气肆意的蒸腾着,
所幸还有空调可以救回这条小命,
那倘若在尚未有空调的时代呢?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欲动身先汗如雨。
古人的夏天也是热得极为可怕。
但热归热,夏日纳凉的雅趣也不少,
诗人李昂就有言: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追柳、画桥、泛舟、摇椅、池莲香...
夏天纵然热气逼人,
但诗意袭来,暑热也都被冲散了。
在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夏天,
古人也自有消暑纳凉的妙招,
看着那些流传下来的
让人倍觉清凉的消暑诗词就知道了。
夏日山中
唐/李白
▼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清风徐来
松叶沙沙作响,羽扇可以不摇,
衣履也可以不穿,
不为礼法所拘,
洒脱旷达,怡然自得。
但不得不说的是,
李白的消暑方子,借鉴度有些低...
山亭夏日
唐/高骈
▼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有树有水也有风
炎炎夏日读来,
真似有微风拂面,
带来丝丝凉意,
暑热仿佛也消散了几分。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沈李浮瓜
这是流传至今的消暑妙计,
也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西瓜往往被井水浸润得又脆又凉。
“一刀下去,喀嚓有声,
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绿皮红瓤,透着丝丝的凉意,
咬上几口,暑气顿消。
蝶恋花·玉碗冰寒消暑气
宋/晏殊
▼
玉碗冰寒消暑气。
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
莺舌惺松如会意。
无端画扇惊飞起。
雨后初凉生水际。
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
眼看红芳犹抱蕊。
丛中已结新莲子。
寒冰放在玉碗之中
在炎夏的午后来上一碗,
顿觉清凉从五脏肺腑中溢出来。
古人会在冬日“修窖储冰”,
把冰块藏在地下,
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再将冰取出来卖,
刘驸马水亭避暑
唐/刘禹锡
▼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水边亭阁
伴清风,闻莲香,
有琥珀美酒,
有水晶帘子,
避暑遁夏,不亦快哉。
不过这也是有钱有闲阶层的生活了,
毕竟对当时寻常人家来说,
哪怕酷暑,耕作仍最重要,
哪有这份福气消受。
阳羡杂咏十九首·绿云亭
唐/陆希声
▼
六月清凉绿树荫,
竹床高卧涤烦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
永日时时弄素琴。
绿荫如盖
盛夏树木葱茏,
山林成为了天然的空调,
清风拂面,鸟鸣幽静...
拨弄素琴,诸事清凉。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宋/辛弃疾
▼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清泉消暑
戏水在夏日往往最是最吸引人,
更何况是山间的飞泉。
竹里馆
唐/王维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昼夜伏出
弹一曲夜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夏天的雨颇为任性
来得急,来得烈,也来得清凉,
可谓消暑神器,
一洗夏日的郁闷与燥热。
苏幕遮
宋/周邦彦
▼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享清泛舟凉
雨后的水面清圆,荷叶田田,
划着一页扁舟梦入荷塘。
消暑诗
唐/白居易
▼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心静自然凉
大概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独坐院中,
迎着窗下清风,修身养性。
· 今日互动话题 ·
---
夏天,你还有什么消暑妙招呢?
---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礼有节微杂志编辑
暂不支持转载,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