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就别试来试去,烦不烦?!”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
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
文|李清浅 图|那美
一个朋友说,昨天下班经过市场,想买点水果。一个小商贩招呼她买点水蜜桃,还热心地给她切了薄薄的一片。
味道真心不错,就是有点小贵,想想这个季节水蜜桃还没上市,估计是外地的,她于是决定过几天再买。摊主显然不甘心,说要不你买点油桃,油桃也很好吃,然后又给她切了一小块。
朋友尝了下,说实话,油桃比水蜜桃味道差远了。
她于是决定不买了,然后客气地说:下次再买吧。
她转身要走时,那个小贩说了一句让她特别不能忍的话:过马路当心着点啊,小心被车撞了!!
语调阴阳怪气的,绝对不是好心嘱咐你过马路小心,反而更像是诅咒。
朋友愣在那里,很清楚这个卖水果的之所以说这种话,是因为自己没买他的水果,问题自始至终,都是他强行拉生意,就尝了两片薄薄的水果(还是对方主动让尝的),何止于要诅咒自己“被车撞”?拜托,就算我这次不买,我下次有没有可能买?
有意回头怼他几句,又觉得没必要和这种人一般见识,不怼,心里又憋屈。无论如何,对方一句话,阻断了她下次光顾那个水果摊儿的可能性。
常言道“买卖不成仁义在”,会做生意的人,会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遗憾的是,也有些人买卖不成恨不能打死你,格局小到让人无力吐槽。
一个朋友去某店买衣服,看上了两件衣服,她试穿了一下,都挺合身,犹豫到底要哪件。导购一直夸衣服提升了她的气质,极力撺掇她买下来。这时候她的电话突然响起来了,单位有个急事,她边接电话边往外走,原本打算忙完再拐回来,后脚还没迈出服装店的大门,就听到导购说:没钱还试来试去的,烦人!!!
她说本来都决定了买一件,对方此话一出,她果断决定不买了。因为觉得自己没义务向对方证明自己“有钱”,可导购那句话,还是让她觉得非常扎心:首先,试了不买就是“没钱”这样的结论,太武断了。其次,就算我真没钱,真买不起你家衣服,难不成还一辈子买不起了?
没人规定试了就一定得买,你们店如果和别家不一样,可以写个“非买勿试”的警示牌,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你”了。
做生意,原本是细水长流,成不成交,看质量、看价格也看缘分,这次不成,下次没准就成了。遗憾的是,总有人急功近利地因为你的一次不购买行为,堵死了你下次购买的可能性,顺便给你添点小堵。
说说我自己的一次遭遇。
我其实一直想买份理财险,那天下班刚好经过一家保险公司,我就上门问了问,负责接待的员工非常能侃,把我侃的云里雾里的,我又是个外行,所以我说回去和我老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结果老秦那几天下班非常晚,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商量”,第二天对方有打电话追问,和我说了半个多小时,第三天又打来电话,我依然还没有和老秦“商量”。
结果对方说:这款产品是有时效性的,你要确定不了,就不用考虑了。然后“啪”就挂了电话了。
我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都愣了。我要真的不考虑,他第二天打电话来,我直接就说不考虑了不就得了吗?
可他这种态度,我只好考虑别家了。
不过话说回来,把对方的犹豫、不确定,归结为“穷”“买不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什么眼看人低”?遇到这种人,真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卖水果、衣服、保险的那么多,我何必只买你一家?
当然,对方也可以这样认为,顾客这么多,你不买我的,自然有人买我的!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做生意,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
美国有一对夫妇,他们心爱的儿子去世了,他们来到哈佛大学,想捐一栋教学楼纪念儿子小斯坦福。结果负责接待的看着这对其貌不扬的夫妇说,唉呀,你们知道一栋教学楼需要多少钱吗?
“一座教学楼要750万刀!”
结果斯坦福女士想了想说:“一座教学楼只要750万刀?那我们还是给儿子建所纪念他的大学吧。”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
没错,这就是给那些什么眼看人低的人,最好的报复!!
虽然故事的真伪有待考证,但真的读着很解气。别以为损失了一个顾客没啥,也许多的是一个竞争对手呢?
做生意也是做人,别以貌取人,更不要那“什么眼看人低”,无论做生意还是做人,学会尊重,都是最基本的素养。
猜你想读
“没钱,你生什么小孩儿!”
关注“李清浅”回复“说话”
送你一节免费婚姻沟通课
回复“书单”
送你一份独家绘本书单
全是清浅独家的哦
作者简介
李清浅,一枚奔跑的80后老少女,做过老师、编辑,当过全职妈妈,现在则是自由写作者。坚信自律改变生活,写作改变人生。新书《愿你独立,愿你强大,愿你貌美如花》温情上市,感谢支持。微博@清浅李,个人公号:李清浅(ID:wliqingqian)。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李清浅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