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名师谈艺 | 冯双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名师谈艺 | 冯双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22-04-06 03:05:20 作者:冯双白 </span>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阅读:载入中…

名师谈艺 | 冯双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积极拥抱现实,走出象牙塔,打破自我陶醉的小圈子;关注艺术本体,避免对动作风格的技术沉迷;积极创新,而非懒惰复制成功经验,当是努力方向

  据最新出版的《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2017年推出48部大中型舞剧和舞蹈诗。就创作题材而言,现实题材剧目共有17台,占总量的35%,如果加上革命历史题材作品10台,合计超过50%。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实题材舞蹈创作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如为获得资金支持而选材者多,真心有感而发的创作者少;在政策指引下完成任务者多,超越平原的精品力作少;满怀创作激情冲闯舞台者多,掌握高超艺术能力、能够塑造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者少。如何改善这一创作现状?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努力方向。

  积极拥抱现实,全心投入到生活中去;走出象牙塔,打破自我陶醉的小圈子。近些年来,虽然现实题材舞蹈作品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在反映现时代的深度和广度、艺术水准和艺术感染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和增强。一些舞蹈编导对现实题材作品畏首畏尾,感到很难入手;想创造富于现实生活感的舞蹈人物,又担心不能出彩,丢掉点赞,失去票房。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要求艺术家敢于直面真实的当下生活,敢于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一切,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都需要更大胆魄,需要真正深入生活获取更丰富的现实生命感悟。

  其次,更多关注艺术本体,专注于提升整体艺术质量,避免对动作风格的技术沉迷。舞蹈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规律,其动作技术层面的问题非长期研究不能体会和解决。然而,一些舞蹈创作者沉迷于动作风格及技术技巧层面的开发,以动作技术代替舞蹈艺术、用风格研习代替对舞蹈艺术烛照力量的发扬光大。由此舞蹈作品的艺术力量大大减弱。有人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就是“距离产生美感”。这一看法在舞蹈界很有“市场”。我认为,这是对美学命题的误解。保持适当距离以更好地欣赏美,这是人类带有规律性的审美心理现象。但若以此为借口而故意疏离现实生活、远离普通观众,流连于艺术形式而丧失高举艺术精神火炬的勇气和胆识,则是对艺术精神的背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艺的魅力在创新,文艺的繁荣也在创新。成功经验的懒惰复制,只能造成艺术创新严重缺失。只有殚精竭虑,不断进取,精进研发,大胆表达,才能在现实题材创作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还是铁律一条: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冯双白,1954年生于长春。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舞剧《风中少林》《妈勒访天边》《水月洛神》、舞蹈诗《咕哩美》《我们新疆好地方》、杂技剧《西游记》《聊斋遗梦》、音乐剧《执着》等。著有《百年中国舞蹈史》《宋辽金西夏舞蹈史》等。曾获得文华剧作奖、曹禺戏剧奖、荷花奖舞剧金奖等国家级奖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