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生活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90,页数:4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现实+梦想+幽默=生活的艺术

  关于林语堂先生,有人说是国学大师,有人说是御用文人,读完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说,林语堂是一个热爱生活并对人生有着深刻体味的哲学家

  人生究竟是苦是乐?人生其实很累很短暂,人生的快乐源自生活的质量疲倦不等于痛苦富裕不等于快乐;生活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笔流水账?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中喜怒哀乐往往决定于一张张进进出出的账单,但是,生活也是一门艺术和哲学。《生活的艺术》中如下公式,正是对生活艺术的经典概括:“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普通叫做“理想主义”),“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做“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初看此段,一时惊为天人之言。我们如何快乐而又充实的活着,如何面对人生风风雨雨处变不惊?以上公式以哲学的语言,以数学形式,告诉我们答案

  人,如果生活的太现实,丧失理想,抛弃感情,那将是“禽兽”的生活。现实中,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之辈比比皆是,他们快乐吗?或许对他们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快乐和富足的,但正因为生活的太现实,没有理想和幽默感,这种生活方式带给自己的只能是感官上的刺激,留给别人的只能是远观和距离

  现实,是客观的,却是残酷的;梦想,是美好的却是遥远的。人,不能永远生活在理想中,但也不能没有理想,正如书中所言“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因此,常态的生活是理想和现实那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的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幽默,不是幼稚,也不是无知,而是智慧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缺乏幽默感,则会给人一种敬而远之感觉,相反,像爱因斯坦,其幽默感更加佐证了他的智慧;一个政治家,如果没有幽默感,可能就是一个政客的形象。生活中,穷人的幽默能释放压力富人的幽默能拉近距离。

  可见,与其说,现实+梦想+幽默=智慧,不如说 现实+梦想+幽默=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寻找我们失去的些许中国人应该有的腔调

  据说此书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52周,连续再版四十余次。林语堂先生在该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因此有西方的书评家称:“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

  想到提这本书,也是一个意外。其实自己也没读过原著,是看了翻译的版本。

  我很喜欢林先生的墨水,一种士大夫的其实,却有些洋气的中国味道笔下文字,总是很安逸,中国式的慢生活其实因该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更适合现在的中国人读,寻找我们失去的些许中国人应该有的腔调。

  摘录一些,

  悠闲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称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生活的艺术》

  蚕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生活的艺术》

  美人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美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美妙的快乐了。──《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三):痛苦与快乐-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今年的五一,又过得不太好。我要在单位里值班,不能到处乱跑。

  我从一个月多前开始看林语堂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据说这本书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于是我便慕名而来。可是这个进程太慢了,因为林教授实在厉害,书里的句子不难,但是生词太多了。看着看着,我都有些怀疑他当年在故意向美国人秀他的词汇量,除了文学词汇,医学植物学等学科的术语几乎无所不包,真是佩服。一般我一天只看个几十页,有时候查单词都查得累。到五一前,我还有一百多页没看。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5月1号,看了一些,2号,适当加快了进度,还有30页,到了晚上,我一鼓作气,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想这个过程虽然不太好,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畅通无阻的感觉,但总算完成了。只要完成了,就没有白辛苦。书中的旷达怀观、陶情遣兴的古典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确有一些动人。但是我现在的心绪总体上是浮躁的,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体会。其实好多观点跟《瓦尔登湖》差不多,但我现在甚至没有了去年看《瓦尔登湖》时的心境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四):『宜轩卿妍』《生活的艺术》

  没有金钱也能够享受悠闲的生活。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领略到悠闲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乐趣。他必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读书如同读人,发现一本好书的乐趣大概与发现身边一个有意思的人的欢乐相当。尤其是当林语堂先生在此书开篇便直言本书是一种私人供状时,《生活的艺术》便愈发值得每一个对人生抱有热情和探索心态的人去读了。

  大概是由于教育经历的影响,林语堂先生的文章里既有东方哲思的清妙悠远,又带有西方性格的直接洒脱,既有东方道家思想的中出世的闲适,又掺杂了西方现实精神中对人与生活本真的热爱。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一身轻松,心怀光明,就算岁月如流沙,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积极,自己的坚定,自己的尊严,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创造一个向上阳光的环境,而不是和命运讨价还价。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这样写到:食可以让人身心愉快,若食得不那么好则会心情不悅。女人总说男人不给买包买衣服买这买那,其实有想过对方吃的菜是否合胃口呢?看来古人说管住男人先管住男人的胃是很有道理的。林语堂之妻廖翠凤是鼓浪屿首富廖家女,二人一见钟情。廖母嫌林家不富裕,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婚后林就将结婚证烧掉,说“不离婚,留它何用?”表达白头偕老的决心。林出国留学,妻陪伴着靠打工维持生计。林说“如何做个好丈夫太太喜欢,你跟着喜欢;太太生气,你不要跟着生气。林语堂与他夫人廖翠凤之间的爱情~一段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却成了相濡以沫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的神话”。“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游戏。”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其实见惯变迁,历经风雨的他,回忆起生活,升华到艺术的境界,都是一件件的小事。而我的理解是:生活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生活的艺术就是享受生活,把每天的生活在时间的长廊上雕成艺术品。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是林老先生旅美专事创作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家有千顷良田,只睡五尺高床”。即使是一个国王,他的床,似乎不需超过七尺,而且一到晚上,他也非到那边去躺着不可。所以我是跟国王一样幸福的。“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没有金钱也能够享受悠闲的生活。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领略到悠闲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乐趣。他必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中国人之爱悠闲,有着很多交织着的原因。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

  林语堂先生谈起旅行也妙语如珠: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

  谈家庭与个人:我們可以用家族的理想來代替这种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在这种家族的理想里,人类不是个人,而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生活巨流的主要部分。我所说的「生命之流」的原理,便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学生许多是为了他们的父母或教师而读书,以便取悦于耗费了许多金钱培植他们的父母,或取悦于看待他们很好的教师,或将来可多赚钱去养家口。我以为这类思想都是不道德的。寻求智识是自己的事,和旁人无干。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

  在谈到读书时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读书并不是要“改进心智”,若是如此,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在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林先生《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书。阅读此书能使我们被尘世的尘沙所遮蔽的心灵走向澄明,能使我们曾经自暴自弃的卑微的灵魂走向高贵,能使我们从庸俗走向优雅,从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难中找到快乐,在忙碌中找到闲适;对于消弭名利纷争,走向社会和谐不无现实意义。

  林语堂先生的文字轻柔而有力。对于生活的理解是艺术性的展开。不仅仅是生活,对于人生而为人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老道理不变,即使是如今时代有新的变化,但就文字本身的艺术,我想先生是独树一帜的。林语堂学贯中西,著作颇丰,其中散文和随笔更是精华,内容丰富多彩,风格亦庄亦谐。外国有书评家说看了《生活的艺术》,想到唐人街给见到的每个中国人鞠躬,书中的旷怀达观、诗意人生对忙碌奔波的人来说是种解毒剂。享受悠闲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为什么不过悠闲的生活呢?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五):物是人非

  记得前几天还有人跟我说,孩子英语补习班的老师是个海归,之前在国内也是名牌大学英语专业。老师对补习班上的孩子们说,希望自己的英文水平能达到林语堂的水平,也希望补习班里的孩子们以后英文水平也能达到林语堂的水平。

  这话似曾相识。《生活的艺术》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林语堂的书,当年我的英语老师也对我这么说过。

  这本书买于2003年,过去13年来,一共读了3遍。不是因为有多喜欢,纯是为了学习英语。

  第一次读是在2003年。当时刚步入大学,机缘巧合去了英语学院。这本书是当时英语老师指定的阅读材料。来自东北小城市的我,当年的英语能力一塌糊涂。上课不敢发言,因为如果不打腹稿,根本说不出来完整的英文句子,老师留作业也听不懂,还要请教其他同学。只有读写水平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读这本书,几乎每个自然段都有生词,10页要读1小时,一章读下来,也是理解得囫囵吞枣。如果别人问我,这章讲啥了,我是一点也说不出来。最后只停留在第一章,再也没有勇气读下去了。

  第二次读是在2007年。大学本科即将毕业,研究生学习即将开始。别的同学忙着考研、出国、找工作,我就把之前尘封的这本阅读材料拿出来,算是补上之前欠下的债吧。既然能保研,英语水平在过去四年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至少在同学中算是上游了,也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即便如此,读这本书,还是会每页都有生词,但至少可以边读边理解了。

  第三次读是在2016年。5年来第一次回东北老家,在落满灰的书架里又发现了这本书。尽管研究生毕业后也一直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但400页的书还是会有100个生词。其实,上次阅读已经把生词都标注出来了,当年肯定都认认真真背过了,可学习就是逆水行舟,很多词不用慢慢又忘了。不过,这次阅读最大的障碍不是生词,而是对文章丝毫提不起兴趣了。

  读书讲究缘分。林语堂在书中第12章就说:“When one'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have not reached a certain point for reading a masterpiece, the masterpiece will leave only a bad flavor on his palate."

  与这本书的3次接触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初遇,我没准备好。重逢,几乎全盘内化。再遇,索然无味。

  对于三观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与一个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话,才能觉得有滋有味、受益匪浅。可对于在社会上已经摸爬滚打十年的人来说,阅读这本书已不再那么必要了,除非是为了学习语言,因为你会觉得他总是在tell something you have already known。

  本来,这本书就是林语堂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不读也罢。(完)

  九牛二鼠

  2016年11月6日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六):文章误读

  昨晚睡前翻看林语堂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随手翻到“ON BEING WAYWARD AND INCALCULABLE”一篇。看了一小段才发现自己第一眼认错了题目,误认为是“ON BEING AWARE AND INCLUDED”,再回头看时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

  人读书一般有三种态度,一是出于功利,二是求新猎奇(包括消遣),三是求映证。随着年纪渐长,阅历加深,第二种情况会越来越少,第一、第三种会越来越多,如果还读得进的话。在我错认标题的同时在心里已经在对这个题目做了预读,很多的经历、体验和心得纷纷乱乱涌出来,等着比较和验证。结果却发现根本不是说的这码事。

  林语堂长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热衷于向西方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不同的文化一定有不同的潜规则,就像在中国很多人人公认的东西不一定是可行的一样,很多事究竟怎样做才得体、合规矩,可能是在任何书面材料甚至任何正式场合人们的口头言语中都找不到答案的。特定圈子有特定的潜规则,因此在人群中保持“知情”(be aware)和“被认同”(be included)就很重要。想听听林先生的看法。

  Mark

  2004年04月20日 22:24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七):读后的矛盾

  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书架上还有一本他的《人生不过如此》,也准备在近期读完。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对他关于中国人悠闲生活的描写记忆尤深。书中提到几个十分舒适的生活方式: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等等。老先生十分推崇自然乐天的生活方式,并对西方过于严苛古板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比如过于讲究效率,纪律。最终老先生还是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近乎人情人性,是最高档的生活方式。

  其实读完了书,我觉得非常矛盾,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林老先生的观点。我的矛盾是这样的:我非常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样的悠闲自得的状态当中,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可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不可能的。老先生笔下的中国哲学虽然处处充满着高于西方的优越感,但其实这种格调与如今的时代现实格格不入。如果在一千年前,我是可以理解这种轻松愉快的哲学。因为中华帝国无可匹敌,全球第一,所以我们自然有些自己的优越感,并诞生一种享受生活的哲学。但后来的事实是,我们在这种优越和清闲当中无可挽回的落后了,世界文明变成了西方中心。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书中提到美国非常紧绷的工作压力,和中国人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对比。然而反观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情况恰巧反了过来。看来无论哪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清闲不得的。

  林老先生最喜欢的哲学家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是最高智慧的生活方式的典型。在我看来,这也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和少数幸运儿的幸运。谁不想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呢?但我无法料想自己被放入一个清幽的深山老林之后能快活多久,恬淡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意义,我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维持这样的一个神仙般的日子直至终老。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家财万贯时修建了自己的梦幻庄园,然而他并无法在自己的音乐事业消退之后继续享受自己的乐园生活,反而问题重重。在我看来,中国的很多古代哲学,都存在着消极避世的倾向,我非常认为这是我们文化的一大软肋,而非所谓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自在快活。再怎么看也有点犬儒主义的意味。

  我更多的看到一种阿Q的幽默,圆融,隐忍,缺乏崇高感的现实主义,依仗厚重文明撑腰的些许狂妄。林老先生喜欢的脚搭在写字台或茶几上的自在已经在西方随处可见,然而发达与秩序在中国却依然在缓慢建立。抽烟饮酒在他看来是一种极乐享受和真性情的体现,但是拿烟头烫桌子却略显迂腐。在我看来,严谨秩序古板的西方哲学在现今是值得推崇的,也许多年以后中国跻身发达国家以后再拾起这种悠闲哲学也不迟,到时,我们更会连同中华文明的复兴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