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了大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前面的话
又是一年高考时,一定有许多少男少女正站在专业选择的路口,露出了青春迷茫的面容。
面对此情此景,相信许多已经进入大学的学长学姐、已经进入社会的老阿姨和大叔们,也忍不住要嗷一波……
钱钟书在《围城》中就说过:
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但钱先生没有说的是,大学鄙视链还有无数条分支——来自各专业内部学生自己的diss。
为了避免心急急或心痒痒的小学弟学妹们误入歧途,是时候让学长学姐们来一波专业拔草了……
那些选了热门专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法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饭团妈
高考前看了一部律政剧,被里面律师吸引,并且产生了为公平正义而战的崇高理想。
@Suco
主动拒绝了所以与数学有关的科目;被动拒绝了所以所谓无用的科目;只剩下了它。
@一抹温暖色
年轻的时候被欧美、香港的警匪剧、律政剧迷得不要不要,那个时候就想当警察,错生女儿身不能打打杀杀,退而求其次律师也不错。
专业吐槽
@饭团妈要看的书、要理解的法条很多,每年还有各种新规出来;司法考试很难;刚出道的小律师很苦逼,没客户,薪资低;找一个好师傅很难……
@Suco
第一,没有足够强大的心脏不要选择,你会发现现实比你想象更黑暗更恐怖
第二,怀有远大理想的不要选择,你会发现你无能为力第三,发量少的一定不要选择!!!!!据说,大案子看政治,中案子看关系,小案子看人情。什么时候看法律?法学生期末考试的时候。
医学 / 临床医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五年追星三年当狗
因为物理不好无法继承副业学建筑,同理拒绝所有工科。于是在家里没有人学医+班主任热情怂恿+选这个不用考研美滋滋的情况下选了这个。
@诶亚
可能是因为当医生很帅吧。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当时那么执着,可能是十八年来第一次自己决定一件大事,而又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恂恂
高考前脑子掉进了太平洋。
专业吐槽
@zhengrong660
每一个病人能不能治好其实心里都没有数,全靠经验来试,很多时候真的无能为力;
除了日常工作还要搞科研,科研关系到收入、职称、学术地位;
人际关系复杂,要注意医患矛盾,论资排辈现象极严重;
年轻医生任何权利得不到保障;
身边单身同事很多……
@五年追星三年当狗
不想为了备考啃书熬夜脱发牙疼的宝宝们别来。家里条件不能支撑你到30岁更不要来。建议女生报到前自备对象,不然很难脱单。
@恂恂
总之医生是一个“神”职,凡人就不要来了。
建筑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松子客
就是想搞他几百座楼杵在那儿,让后世的人都看到,流芳千古。
@ZONGX
技术和艺术相结合,感性的创作和表达,创造人的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关系到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的城市风貌和建设,听着难道不是很酷吗?
专业吐槽
@松子客
总体来说身心受摧残的时候比有成就感的时候要多得去了。永远也不知道怎样才算做完了。永远好像可以做得更好。没有正确答案。
@ZONGX
建筑师职业道德的缺位和责任感的缺失,会使原本完整的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完全破解消失,已成常态。任重道远啊。
@谢憨憨
我想大多数听闻过建筑学学生每个学期都要通宵熬夜赶图,一到赶图周就找不到人的传闻。我能很确定的跟你们说,是真的。最严重的一次大概是连续13天每天只趴在桌子上睡个1、2小时,不出宿舍门,全都叫外卖的日子。
但乐在其中的你
@谢憨憨
这个专业是塑造了我,改变了我,透过思考社会关系,理清自己的思维逻辑,每一步推进设计项目,是一个需要综合能力的专业。
很苦很累,但熬过去很值得。这也是为什么热爱建筑的人很热爱,不爱建筑的人觉得很心累的原因。
心理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春天
高考完看电视,好几个台都在放和心理学相关的节目,里面有催眠和心理咨询,感觉好神奇还能帮助人。
@翼
因为想帮人。看见人痛苦,看见战争,于心不忍。@明珠
因为觉得自己有病,得治。专业吐槽
@zoe
碰到的每个非本专业的人都是一副好奇脸,然后必然问,你能猜到我在想什么吗……作为一个本科小白,我真的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在想什么。
@春天
学了以后才知道,心理学不是让你去琢磨别人在想什么的玄学文科,而是要学高数、学统计、做实验,还要和显著性p值天天较劲的理科。
读完大学最好还得再读研,因为合适胜任的岗位太少。
有时可能经常要担当科普人和知心姐姐……然而有时候臣妾其实也做不到啊?
@国境之南
心理学在中国的地位很尴尬,口号喊得很响,大学里的教授学者们一门心思扎进论文发表上,中国社会还未发展到重视且妥善应对心理健康问题阶段,相应的政策很少,就业岗位有限。
但乐在其中的你
@明珠
自从学了心理学,我发现原来自己不仅是抑郁,而且还强迫,偶尔也躁狂,目前正在直奔分裂……开玩笑的。学了心理学以后,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深入了,可以抽离出来看待自己,也能够以与从前不同的视角理解他人和世界了。
@国境之南
它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引导自己正视自己的人格、情感等问题,也能更透彻得看待周围人身上上演的故事。
汉语言文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小星
因为喜欢读书,而且不想学数学。
@爱睡懒觉的伪文青因为从小爱好文学,而且我是一个不大愿意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即使知道它在别人眼里是一个不赚钱不热门的专业。专业吐槽
@小星
不要因为喜欢读书而选择这个专业,它跟你想象中完全不同。搞不清楚的语法,分不清的定状补,各种文艺理论、美学分析。长长的书单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落叶不恨风
毕业后,大学所学百分之八十在以后的工作中实际应用不上。
但乐在其中的你
@敏
算是一种随遇而安吧,而且大学中各种高大上的具体学科让我大开眼界,还有学识渊博的老师们,我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现在也顺利当上了老师,对父母而言是一个不错的交代,对我自己,就我有限的眼光来看,也还行,生活在一个善意相对较多的工作场所,能养活自己,可以偷懒,也可以学习。@DaisyCheung读中文对我而言无疑于修身养性一般。中文无用?无用方为大用。经济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起床困难户
因为比会计听着高大上?
@一直在写论文的理科生
本科毕业后啥都能沾点边…上能搞学术下能战金融市场…还有扎实的数学课程可以装逼…
专业吐槽
@起床困难户
专业是好专业,就是本科阶段学的理论太浅,又不是应用型专业,就业没有金融、会计前景好。
友情提示:选这个专业你最好高数要好!再有就是透露一点本专业考研分数线历来全学科No.1。
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只有跟在涉嫌非法集资的平台公司投资失败的大爷大妈们打交道的时候,才算业内人士!
@一直在写论文的理科生
这个专业很好,特别磨练人的心志,学得好可以和数学系的人聊聊拓扑玄学,也可以和操盘手聊聊大盘走势,还可以跟进了解学术热门话题…但是前提是能实实在在熬过来的人真的太少了…内容很多很难,老师们严谨又严格…
计算机学
当初为什么入坑
@Emmy
来自小时候对键盘乒乓声的执着和幽蓝荧幕背后原理的惊叹。高考之后碍于分数紧张,以及未来留学的计划,也就没考虑别的专业。
@李啊
当时看到知乎有个回答说人们学的专业一半的人出了社会工作时专业是不对口的,就没那么看重选专业这个事,想到我这样社恐的人,学计算机再适合不过了。
@梓涵
“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还不错”一种可笑又无知的直觉,再加之百度的所谓的就业前景
专业吐槽
@AELE
好就业是真的,有个一技之长不愁没下家。“缺点”就是学的人太多了。
@梓涵
因为四年的学习除了应付考试,我自知并不了解这门专业的趣味所在。
那些意外或毅然踏进冷门专业的人呢?
气象
当初为什么入坑
@陸小鳳
高考志愿那时我们都是报的环境科学,然后才知道大二暑假开始细分专业,傻乎乎的我当时只听说气象就业率高,其它专业要考研……
专业吐槽
基层气象局都在偏远地区,说是国家公务人员,可我身处的单位在村里,没有外卖没有商超,真的清苦。
工作繁杂,各种各样的工作都要业务人员兼职,工具坏了,仪器坏了,生活设施坏了,啥都要自己动手,真的锻炼…
小语种
当初为什么入坑
@嘎嘎
说出来连柬埔寨人都惊叹的专业。当年!我妈被那个报考老师忽悠了好吗!!!
@urvashi
印地语。不是印第安,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当初选的时候百度了一下知道的呢。理由:家在四川,想离家远点,选了北京的学校。that's all。
但乐在其中的你
@嘎嘎
但是学四年柬埔寨语我并不后悔,因为这个看起来土西西的专业也给我带来异常精彩的人生,让我认识了一票神奇的朋友。
语言是一种很好的工具,也是一种特别棒的打开新世界的方式。
@urvashi
大三去印度浪了一年,大四刚刚毕业,来斯里兰卡浪,各种文化熟悉心中,很飞。认识很多不同的人,见识很多不同的活法和世界观。
兽医
当初为什么入坑
@一丁
六年前我抱着悬壶济世的梦想来到南半球求学。我爱动物、爱手工,结合一下,能做手术,能摸动物,兽医刚刚好。。
专业吐槽
喜欢但不热爱,我虽然不存在填志愿这回事儿,但兽医的确是情急之下的一个选择。本以为可以和最爱的野生动物相伴度过终生也是件幸福事的,却没想到我归属于农户部门,猪马牛羊才是是我大部头的客户。
身体好你就报。
冶金
当初为什么入坑
@锦彤
当然是调剂的。
专业吐槽
想当年我们院长每年新生入学的讲话的PPT,信誓旦旦地写着钢铁不是夕阳产业,现在都不敢写了,呵呵。
就是炼铁炼钢有色冶金,没啥好研究的了,这个体系已经成熟了,真正先进的技术已经在钢厂了,高校里本科学的东西都是四五十年前或者更早的了。
粮食工程
当初为什么入坑
@张小北
以为是大家看不到的默默挣钱的工作。
专业吐槽
结果就是个磨面的。
千万不要想不开啊,来了之后只能去偏远的工厂了。
特殊教育
当初为什么入坑
@狮山白素贞
你不选我不选,谁来建设完善特殊教育系统呢?谁来发展这个专业呢?那么多可爱的孩子和家庭我们就放弃吗?
专业吐槽
不要再第1001遍的问我特殊教育是什么了! 我们不培养间谍,教的也不是天才,我们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特殊学生有哪些?目前注意包括自闭症,智障,唐氏综合征,脑瘫,聋生和盲生以及各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啊?你说我们好有爱心?我们做这行不是因为我们有爱心,而是我们有专业。
版画
当初为什么入坑
@董婉婷
因为喜欢荣宝斋的木刻水印!能把名画复刻到很逼真!
专业吐槽
版画很多都是具有毒性的?
如果不是真心喜爱版画那就千万别选!人家画画是坐着版画印画一印就是一下午不能停还得站着!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当初为什么入坑
@心有林夕
纯粹觉得看着有意思……又是那所大学比较好的专业,于是就填了~
专业吐槽
有很多机会可以喝酒可以学习,票圈风格自然清流。当然有时候会有点点烧钱。考几个证书花的钱能让父母以为我吸毒了……
但乐在其中的你
好处也有啦,认识的人,接触到的东西会比较多,蛮有趣的。
来吧学弟学妹们~作为一名葡萄酒文化推广者,发自内心希望有一天葡萄酒可以像白酒那样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
书法
当初为什么入坑
@大婷子
从小就被老师同学说字写的好看,书法课的时候老师说书法可以参加艺考,而且考的人比较少,就糊里糊涂的学了。
但乐在其中的你
考上了就好好写字,好好的跟着老师学篆刻,学国画,学装裱。小楷真的要每天都写一点点。印这个东西很有趣。
其实选专业这件事,如果真要仔细考虑,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你的专长,你的兴趣爱好,专业的前景,学校的环境、资源,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
能够同时满足所有条件的,几乎不存在,而最重要的问题是,真正做选择的我们,往往是忙于应试,却从没有人告诉我们每个专业是什么,区别是什么,未来要考虑什么,应该根据就业前景还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
于是面对很可能影响人生的这第一个重要选择,高考之后的我们只剩下一脸无辜。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专业,每个专业必然有其不为人知的心酸,但同时,总有人能在自己的专业里乐此不疲,甚至感到相当幸运,所以这事怎么说呢?套用一句老话,谁都替你做不了主。
希望你选择喜欢的,解决眼前的,一步步来,享受当下。
力 匕
谁的大学不迷茫
圆桌派 | 讲述
阝 勹
廴 匚
厶
1. 如果可以重来
窦文涛:文道你跟老树老师,我觉得也有一个相近的地方,他也是算哲学出身的,南开大学学中文出来的。
但是财经大学有个学生就问他,说要是你能再选择一次,你还读这个中文系吗?还是感觉现在学生是不是就得读点财经,金融对吧?
老树:实用的。
窦文涛:然后咱们老树老师反应比较慢,说是琢磨了一晚上,你最后怎么回答的?
老树:我说再选择我可以选择学哲学,因为我太迷恋哲学了,我就说哲学像空气一样,谁能离开空气活着,看不见,摸不着的,谁能离开空气活着。
2. 如果我不知道想干什么
窦文涛:现在你的学生,都是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吗?
刘硕:不知道。
窦文涛:你觉得这是不是个问题?
刘硕: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可能都不太知道自己想吧,都会挺迷茫的。
我记得以前,有学生跟我说,因为我的学生都是学导演的,然后他就跟我说,老师,我妈跟我说了,以后也不用当什么大导演,就拍点儿像《屌丝男士》那样的片子就可以了。
梁文道:然后呢,你会怎么跟他们讲?
刘硕:我会跟他们说,就是首先你要知道,你现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干什么的,就是你现在首先你是来交学费来的,如果你不好好上课的话,你这钱就白交了。
我说所以你要先上好课,我说反正你现在也要上学,你又不可能退学,那你就好好地把你现在该学的东西学好,别一眨眼四年就过去了,因为四年太快了,真的特别特别快,我都送走了多少多少波了。
3. 如果我开始怀疑
老树:我曾经跟我们学校领导说,我说咱们一进校门,都是各个领导当年提的什么词,校训什么的,我说应该把这个词改了,他说改什么?我说改成怀疑一切,他说那怎么行,我们要相信什么,我要坚信什么,怎么你怀疑一切,我说这话不是我说的,他说谁说的,我说恩格斯说的。
我说在大学里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被讨论的,人这一生如果能有幸进入大学,你的生命里边有这么一段时光,在大学里把一切问题把它讲好它,解决好它,各种疑问解决好它,你回到社会上,你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梁文道:对整个社会来讲,学术研究或大学里面,他训练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类未来会走到什么地方。
我们五年后怎么样,十年后怎么样,几十年之后会怎么样,很多时候那些动力想法是就是来自学校。
老树:可能性。
窦文涛:但是你现在老去大学讲座,你觉得现在这学生们,他们有兴趣跟你谈这些玄虚的事?
梁文道:不要低估现在年轻人,我跟你说,像我做读书节目,我一天到晚收到最多的来信,都在问,我现在发现很难选择价值观,到底什么叫真理,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奇怪,就都把你当人生导师,给你来一大堆这样的就很悬乎的问题。
我一天到晚碰到类似的问题,而且不止来自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你想想看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十岁的人,都来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这很尴尬。
但是从这个侧面,我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关心这一类问题,是否表示我们整个教育里面,从来没有就这方面做好过?
我不是说,别的国家的年轻人不会关心人生意义,而是对这个问题的困惑没有那么普遍、那么大,就是我常常形容我们的环境,是一个对于意义价值的肯定跟追寻,我们的社会没有给到足够的资源。
比如说学校,我们会有很多思想教育,教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然后给你一堆价值观,这个是对的,那个错的。
但问题是,真正的价值观的培养是要几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你要先懂得问问题,就是像老树老师讲的,你要怀疑,你如果不经过一番怀疑,去不断地问。
你如果完全盲目狂热的信一个东西也就罢了,最怕的是什么,就有一天你是从小都相信这个,但你没经过自己的思考、批判,然后有一天你在社会上撞板了,你会忽然之间颠复一切,然后就虚无,就怀疑,就什么都不再相信。
但是如果你是知道这个社会就会有种种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自己消化、考虑,我觉得这还是对的,那你整个人生立得很定的。
文章部分段落整理自《圆桌派》节目往期内容。
你的专业中招了吗?
欢迎继续吐槽or推荐
转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klx@imaginis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