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考生:比学历更重要的是什么
(如火青春。拍摄于6月7日)
新的一天,让我们同心向天父祈祷:
慈爱的天父,感谢你祝福了昨天的考试,我们继续向你仰望,求你施恩、怜悯、看顾、保守考场上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在今天的考试中,继续以平静的心情、敏捷的思维去答题。
我们特别将一位请求代祷的孩子交给你,她说昨天因着过度紧张,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愿天父特别顾念她,让她静下心来面对今天的考试,不因紧张与慌乱干扰了正常的思路。
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个话题:《写给考生:学历是一张车票吗?》(点击阅读)很显然,若我们将不同的学历当作不同的车票,而目的地却是相同的,未免有些偏颇。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果考不上好的大学怎么办?也就是说因着考试发挥失常,与自己喜欢的大学失之交臂,又该如何面对?
首先,我们要谨记,在别人眼中,一所好的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上帝眼中,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以“横向”与“纵向”来说明这个问题。所谓“横向”,是指不同的大学,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就如“崽葸”昨天的留言:985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课外实践、人生视野和前途规划等方面,几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差别太大了。
但是,若从“纵向”来看,在我们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无论你在哪所学校,都将成为人生的一个阶段,都将化为美好的回忆。
这个社会,往往以成败论英雄,那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孩子,自然会得到更多的称赞和荣誉。
尤其是高考分数公布、录取结果出炉的那段时间,无论新闻媒体的公开报导,还是街头巷尾的喋喋不休,都在谈论高考状元、清华北大方面的话题。
而那些发挥失利、即将进入普通学校的孩子,无论是亲人的期待、别人的眼神,还是自己心理的落差,以及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的挫败感,都会对他们带来沉痛的打击。
昨天上午,微信流传一个小视频:某考生因着放弃高考与母亲产生激烈的争论,最终从楼上一跃而下。当母亲抱着儿子的尸体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哭时,试问,纵然清华北大又有何意义?
生命是宝贵的,而且只有一次。不同的学校似乎定义了成功和失败,但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绽放生命的光芒,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就如那首熟悉的歌:世界有你会更美好,没有人能像你;上帝的眼中你是宝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
其次,喜乐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更是我们面对挫折和失败、困难和挑战的必备武器。
《箴言》告诉我们:“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17:22)
只要念过书的人,都会有一种终生难忘的难受:在学校里,他们并不快乐。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考为止,他们已经熬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尤其高中三年,如果说他们在学习,不如说他们正在摧残自己的人性,扼杀自己所有的兴趣和爱好。
为什么他们不快乐?是因为他们不想这样学习。但是,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唯一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是改变自己卑微命运的唯一机会。
因此,他们必需抓住这个机会,不仅他们强迫自己学习,家人强迫他们学习,全社会都在强迫他们学习。
但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并不快乐,学习不好的不快乐,学习好的也不快乐;进入普通大学的不快乐,考入重点大学的也同样不快乐。
因为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才刚刚开始。
2001年,有位美国的教授给我分享了这样一则事例:国内有位大学教师,自从他的儿子牙牙学语开始,就制订了详细、全面、严格的学习计划。
之后这个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完全符合父亲的心理预期,达到了起初对他的设计和要求。当他在北京某重点大学毕业以后,赴美留学。
在美国,他同样优秀,几年的拼搏,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父母飞越太平洋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时,可以想像,父母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当中。
但那天晚上,这位优秀的博士生,居然在宾馆里上吊自杀了。
在桌子上,非常端正地摆放着他所获得的文凭,上面放着一张纸条:爸爸,您要的博士学位,儿子给您。
如果你认为这个结果令人始料未及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年来他有多少痛苦,而死亡,是一种解脱。
他的人生只是为了完成父亲的设计,却没有机会为自己活一秒钟。虽然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谁又考虑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呢?
在圣经中,保罗教导我们“要常常喜乐”(帖前5:16),因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17:22);“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8:10)。
当我们以喜乐的心进入大学,以积极乐观的心情面对自己的学业,使我们每一天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想,我们面对的是哪一所院校,真的没那么重要。
因着上帝的恩典,我活到今天;因为他的陪伴,我充满喜乐。生命中有他的同在和引领,我还怕什么呢?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写给考生:学历是一张车票吗?
求学生涯,让我遗憾终生
【灵修】你是在爱主,还是在卖主
【随笔】如何面对压力?
【随笔】寂静的夜,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