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妹,死在31岁。
✉
社长: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今天这个故事和这部电影很像,一个女人一生都在渴望爱,却得不到的悲哀故事,一生那么长,要好好爱自己,一生那么短,要和爱自己的人过完才值得。
作者 | 鸟老师
来源 | 等鸟人(ID:idengniaoren)
这是读者梁先生倾诉的一个故事,关于他的表妹。在听他叙述的时候,我总是不由地想起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以下,是梁先生的倾诉,我用第一人称写下来。
01
表妹是我亲表妹,是三舅家的女儿,比我小两岁。
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她的爸爸,也就是我三舅在外赌博、打架,把人打死了。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了20年的刑。
三舅进了监狱后不久,有天早上,三舅妈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带着她的所有衣物,这么多年,一直杳无音讯。
自此,表妹便跟着奶奶,也就是我外婆生活。
逢年过节,我去外婆家玩,总喜欢跟表妹在一起,而不喜欢跟大舅二舅家的孩子玩,他们都是调皮捣蛋恶作剧的主。
而表妹,文文静静,人畜无害的样子,眼神干净清澈,带着特有的怯。
我在想,表妹虽说算是没爹没妈,但有外婆照顾,在生活上应该是无忧的。
可是,没几年,外婆在稻田里拔野草的时候,被一条毒蛇给咬了,送去医院也没能抢救得过来。
外婆出殡的那天,表妹哭得特别伤心。
我也哭,为外婆哭。可我看到表妹哭的样子,我情不自禁地哭得更厉害了。
外婆走了,表妹怎么办?大舅二舅自己也有孩子,都不是很愿意照应老三家的女儿。
她自己的外婆家也是不方便接过去常住。
我知道的那几年,表妹的日子过得很是飘摇,或者一个人生活,或是几个亲戚家轮流住。
我妈也把表妹接到我家来住过,每次吃饭,我都把肉夹给表妹吃,给她买雪糕买发卡,还把我妈给我的零花钱偷偷给她。
她不要,我硬塞给她。
02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表妹初三毕业,本来中考分数就很一般,再加上也没人供她上学,她就没有继续上高中。
她想进厂,又没手艺和门路,于是就在镇上一家个体服装店当学徒。
一开始,只是做些钉纽扣眼的小活,师父对人苛刻,教得却未必用心,表妹学到的本领有限。
有好几次,表妹把布料裁坏了,不得不自己赔钱。
再后来,表妹学徒满了,自立门户,先是在自己家接些衣料加工。毕竟是新手,信任的人不多,赚到的钱少得可怜。
实在没办法,表妹进了镇上的一家服装厂,跟着一帮妇女后面穿针走线。工作辛苦,加班是常事。
也就是在厂里,有人给表妹做媒,小伙子职校毕业,体健貌端,在昆山一家工厂里上班,家境不是很好,他爸早逝,家里只有一个妈。
小伙子对表妹很是中意,表妹也同意了。
我后来在想,表妹之所以同意,还是因为无依无靠,想找个安身立命的处所。
当时表妹虚岁20,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男方说,先结婚再领证不迟,表妹又同意了。
可是,什么叫结婚呢?
没彩礼,没三金,只是摆了几桌酒,鞭炮一放,表妹就被迎进了门。
我妈和大舅二舅好歹给表妹置办了嫁妆,也去喝喜酒的,回来之后就埋怨:“这是个什么人家?燕儿苦的日子在后头……”
表妹叫燕儿。
03
结婚没多久,表妹就怀孕了,那年秋天,生了个女儿。
按照风俗,我妈去望月子,除了份子钱,还带了黑鱼和猪蹄,给产妇愈合伤口,也下奶。
那天去看望的,也有男方家好几个亲戚,中午留饭,我妈发现她带去的黑鱼和猪蹄已经上了桌,给客人们吃。
表妹的午饭,是半只腰子汆汤。
猪腰子本就不大,半只就更少了。我妈委婉地提出表妹吃不饱,表妹的婆婆噼里啪啦地解释:“产妇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把胃撑大了。”
在月子里,表妹不像别的产妇那么白胖,一直没养得“醒”,还落下了月子病,腰酸背痛,女儿也是面黄肌瘦。
等到表妹能下床,孩子就是表妹一个人带,婆婆再也不帮忙。他老公呢?生了孩子没几天,又去昆山上班了。
家里就剩下大小三个女的,婆媳关系很紧张。
婆婆嫌表妹生的是女儿,嫌她花钱的地方多,人前人后地吐槽表妹的懒馋无用,不会赚钱。
表妹默不作声,并不辩解。
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过去了几年,孩子上了幼托班。
表妹又去服装厂上班了,她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累得精疲力尽。可婆婆还是嫌她赚钱少。
在这期间,表妹提起过领结婚证的事,可老公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表妹又不好坚持。
后来,婆婆怂恿小两口生二胎,最好生个男孩:“生了男娃,立刻去领结婚证!”婆婆说。
那时候还没开放二胎政策,婆婆的话有些道理。
04
可是,表妹和老公两地分居,聚少离多,怎么办?
婆婆这时候积极了,对表妹说:“大妞我带,你跟着成子去打工。”
成子是表妹的老公,在昆山的一家电子厂上班。
表妹依言去了昆山,在离电子厂不远的地方,找了一家服装加工作坊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三四千。
昆山是个现代繁华的城市。而表妹只是个乡下女人,容貌不算出挑,岁月给她平添了几分粗糙,不会打扮,更谈不上气质。
成子便有些嫌弃她。
每天傍晚,表妹先下班,总会奔去电子厂门口等成子。成子随着一群同事走出来,看到洋溢着乡土气息的燕子杵在门口,总会心情不好,找茬儿骂表妹。
成子虽然对表妹不用心,但是对表妹的工资格外上心。
表妹每个月赚的钱,都要如数上交给成子,一分不留。如有发现,定是一顿拳打脚踢。
表妹要用钱怎么办?向成子要。
每次要钱,都是一场口舌战,成子都要问清楚:要钱干嘛?买什么?多少钱?非买不可吗?
给,也是不情不愿地给,还要加一句:“看你的表现!”
仿佛是他养着表妹。
这些话,都是表妹告诉我和我老婆的,我们就劝她,自己赚的钱自己存着,不要给成子。
表妹叹了口气:不能不给,不给就打,就骂,骂得可难听了,说我没爹没娘没教养。
这是怎样的畜生?我实在气不过,撺掇表妹离开这个男人。
表妹一听这话,惊恐地盯着我:“我不离婚。离开他,我去哪儿啊?”
她那茫然无措的眼神,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是啊,她能去哪儿?
我们虽说是亲戚,但到底是外人,不能承包她的生活。有些话,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我没有继续劝她。
可是现在,我无比痛恨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不坚定地劝说表妹离开那个男人,离开那个家呢?
05
日子不紧不慢地往前挪。
在昆山的第四年,某天早上,成子丢下一句话:“我要去云南。”就独自踏上了去昆明的火车。
把表妹一个人留在了昆山。
一个人在昆山有什么意义?再加上女儿上小学了,需要人辅导功课。表妹就从昆山回老家了。
最主要的是,成子走了之后,表妹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细细算来,在受孕期间,自己患了一场重感冒,吃了药,打了针,挂了水。这个孩子怕是不健康。
婆婆知道表妹怀孕,大喜过望,说没关系,把孩子生下来。
可表妹为了保险起见,坚持不要这个孩子,自己去医院打掉了。
不用说,婆婆肯定不会伺候小月子,表妹只得自己照顾自己,还得照顾姑娘的学习和生活。
可是,不知哪天起,外面流言四起,外人谣传,说表妹作风不好,这个孩子不是成子的,所以才回来打掉。成子也知道这事,气得远走他乡。
表妹向来木讷老实,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村子里被村妇们的嘴塑造成了这样的形象,演绎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版本。
后来,她才发现,这话是从家里人嘴里说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成子该怎么想?
表妹暗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把苦拼命往肚子里咽。
但她坚决不离开那个家,她说:“我要是离开了,不就证明我心里有鬼,愧对王家人吗?”
表妹甚至跑去昆明找成子,想找他问个清楚。
可成子根本不理她,把她骂回来了。
整整3年,成子没有回家,连春节都没回来过。跟表妹的联系也是寥寥。
06
其实,在这其间,我们还时不时地劝表妹离开那个家,老家有三间瓦房,过自己的日子,省得在那个人家,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表妹除了哭,此外就是坚定地表示留下来。
“十年了,我不能这么稀里糊涂,我得活个明白。”表妹说。
可是,谁能给她一个明白?她是谁?在这个家算什么?
2018年的初春,春寒料峭,成子回来了,带来了比倒春寒更冰冷的消息——他要跟表妹离婚。
说起来是离婚,没有结过婚,怎么离婚?
其实就是赶表妹走。
表妹不走。
成子说表妹好吃懒做,不会赚钱,最主要的是不守妇道,在昆山跟工友勾三搭四,还怀了野种……说自己这些年已经忍够了。
表妹不会说话,被成子的话刺激得昏了过去。
我妈也出面帮表妹出头,她质问成子:你说燕儿作风不好,证据呢?燕儿赚的工资全都到了你的口袋里,作为男人,你养老婆养女儿了吗?这么多年不领证,你安的什么心?
成子被说得哑口无言,却绝不改口。
后来,我们才知道,成子已经偷偷跟别的女人领了结婚证,两个人在昆明逍遥自在,现在女的理直气壮地要回老家,所以铁了心要把表妹赶走。
这事,表妹是最后知道的。
五雷轰顶,表妹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碎了。
07
经过双方调解,村干部的干预,最后的结果是,男方给表妹5万块钱,女儿归男方抚养。
当场给了1万,还有4万块,三年内付清。
当表妹的身影出现在自家的老屋里时,形影单只,瘦得可怜。
她有苦,却说不出。
说出去,也就是个笑话。
外人听了,当着她的面,顶多为了表妹掬一把眼泪,拍着大腿唏嘘一番。回头屁股头子一转,又成了别的饭桌上新鲜的谈资,引来哈哈声一片。
“燕儿要是贤惠,她男人怎么会不要她?”
“她爸就是个夯怂,打架进号子,生的女儿也是个夯怂。”
“白白地在人家当了十年的免费保姆,生儿育女,到最后,被人家一脚踢出门,屁都捞不到。”
这些风声,在表妹耳朵边刮过。又像刀子一样扎在她的心上。
她不放心女儿,偷偷去学校看她。
可亲生女儿被他们教唆得不肯认她,不肯见她,远远地看到她就跑。
女儿的老师看她可怜,安排表妹和女儿见面,可女儿不肯跟她亲近,也不肯叫一声妈妈。
我时常让我老婆去看她,陪她说说话。
或者喊她来我家小住,她都各种推脱:“你们挺忙的,不给你们添麻烦。我一个人住,也挺好,慢慢就习惯了。”
08
表妹死了。
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夜里,喝下了剧毒农药。
等到被人发现时,人已经僵硬了。
那天,离表妹的32岁生日,还有一个星期。
- END -
*作者:鸟老师,80后老文青,内心纯真的教书匠和写字匠。用文字浸润生活,善于将日子过成段子。个人原创公号:等鸟人(ID:idengniaoren)
爱生活爱杂志,有温度有态度
本周推荐(●'◡'●)
点击图片进行观看
话题 | 书影 | 世间 | 情感 | 职场 | 人物 | 精选
《朗读者》_胡歌 熬夜也要看完系列 烧的就是脑
甜有100种方式,吃糖、吃蛋糕…还有98次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