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陀螺青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们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陀螺青年

2018-07-03 00:15:46 作者:尺度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个陀螺青年

  尺度 | 雕刻青年生活

  「 陀螺青年 」

  

  临睡前,我连续收到 Lily 发来的几条语音信息,一边说着迟到的生日快乐,一边说着对不起。

  “真的对不起了,不知道是不是生完宝宝智商不够用了。”

  她语气里有点焦躁,忍不住提起今早和家人发的脾气突然又觉得有点不合时宜。最后只能打了一句:

  “我现在也只剩下发信息的这只手,是自由的。”

  想当年 Lily 还是超级学霸时,考证、学西语、做义工……日程表里塞得满满的,一道道关卡有难有易,但也从未看到过她沮丧样子

  小宝宝的出现,让 Lily 的世界开始围绕着换不完的尿布时刻准备好的奶瓶,以及去理解那比西语要难得多的“儿语”。

  我们能聊天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可能是她那只“自由”的手,也已经不自由了吧。

  “我总以为人生,是要比这些要多得多的。” 

  第二天醒来,我才看到半夜她发来的信息。当一切都顺理成章忙碌起来时,似乎剩下能做的,也不过是继续下去。

  

  我逐渐意识到,就是在这些日复一日的日常,和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压力中,我们都变成了一个停不下来,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内心感到惶恐的陀螺。

  我的另一个朋友 Fish 也是如此。他在广告行业已经呆了五年,他当初迷恋创意人这个身份,能接触新鲜事情有趣的人。

  而现在他已经从小虾进化成了大鱼,每天手上总有不同项目进来,要为不同的产品头脑风暴

  但其实他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过做创意的快感

  “你的大脑承受每天十几次龙卷风吗?” Fish 苦笑说,“到最后,还不都是靠套路取胜”。

  《新周刊》最近做的新专题——陀螺青年,形容这种忙碌不停的状态,很贴切。包括写《我的天津落户日记》而走红的“陀螺爸爸”,也是典型代表之一。

  蒋方舟在《新周刊》里说:

  “许多人本质上其实和陀螺一样,看似不断忙碌奔波,到头来却发现一开始定下的模板早已不知不觉消失了,旋转只因为不得不旋转。”

  掉进同一个怪圈的还有阿路,他是我们几个好友中最像“人生赢家”的那个,在大学时已经建立自己甜品工作室,一点点地积累口碑粉丝

  “甜味是百忧解。” 他当初义无反顾放弃了原来的专业选择做甜品时的热望就像任性执着小孩子

  等正式毕业之后他就成立公司作为主理人的他不是在谈合作,就是在筹划新店的一切。

  “然而等所有事情都走上轨道,但我已经忙得越来越没有机会蛋糕了。”

  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的季度报表推广渠道,还有扩张计划。阿路觉得这是一种盲目的踏实,甚至已经忘记了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了。

  正如蒋方舟在《新周刊》里写的:

  “比匮乏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匮乏感。生活富裕的人同样存在着匮乏感,那是生活意义的匮乏感,明明努力生活着,却不知道自己该活成什么样子。”

  危机感让我们根本不敢停下来,但生活似乎也没有任何将要变得更好的暗示

  好像不管是身处怎样的角色,每个人其实都不过是个陀螺青年。

  

  但是我很快发现,其实在像陀螺的忙碌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一个支点,去一点点突破看似不变的日常,在摇摆中获得平衡

  也正是前段时间出乎意料地,Lily 主动约我出来,“快!我能溜出来一个小时电影” 。

  Lily 选择当了一晚“不称职”的妈妈回归了原来文艺女青年的身份,我很好奇她怎么不再纠结于宝宝的世界了。

  Lily 说有一个晚上,小宝宝闹个不停,最后她只能尝试大人一样和他沟通:“可能我不是你理想的妈妈,但这辈子我们都要以母子关系去走很长一段路,不如试着好好相处下去?”

  没想到宝宝好像真的听懂了什么,慢慢安静沉睡下来。

  这种回应让 Lily 觉得很奇妙,她不再像以前自说自话,这种两个人的互动探索,像是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我们每天的生活还是像打仗,但我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战地记者。” Lily 开玩笑说。虽然跟从前走南闯北的自己不一样,但这是另一种挑战

  而那个叫嚣了几百次不干了的 Fish 也没有辞职,而是偷偷开了一个私人公众号

  大学时 Fish 是乐团主唱,负责团里的歌词创作。上一年流行起嘻哈,很多客户都提出要为产品写首“歌”。

  Fish 自认为不重要的小才华就这样延续下去了,保持每周更新歌曲灵感,都是工作中那些磨磨唧唧的日常。这里就像他的一个秘密花园,有着最自由的创意。

  就像电影《搏击俱乐部》里面的泰勒,同样有着生活的 AB 面:

  沉闷的日常和英雄的突击。如果你过分执着于任何一个决定,最后都是痛苦的,因为必然耿耿于怀另一个没法出现自己。

  那不如把另一个自己先藏起来,等到它足够强大了,自然就会干倒那个不如意的“他”。

  而阿路也在为新店忙得焦头烂额时候,突然做了一件公益的事情:在店里腾出一小片地方开始儿童烘焙课堂,再把学费捐给山区小朋友午餐费。

  在他已经满额的计划里,这肯定是又添了一件“麻烦事”。但他记得自己刚开始做蛋糕时,第一单就是给小朋友生日蛋糕,在上面小心翼翼地做了个多啦A梦。

  “想找回快乐,总要做一点不计成本的事。”

  他们好像都改变了,又好像都没变。

  

  如果说 Lily、Fish 和阿路选择的是:“我是陀螺青年没错,但我可以在旋转中找到支点。”

  那么我的另外两个男性朋友 K 和 L ,表达的是突破陀螺人生的另一种自我掌控:

  “这个陀螺游戏不喜欢,那我选择不玩。”

  K 和 L 是一对情侣,有一次他们带我去古城里的一个茶店,说是他们的朋友,绝对童叟无欺

  一进店,我发现这家店原来是他们这个群体在大理的小基地。我们一边试着茶,一边聊天,这才第一次听 K 和 L 讲起自己的事。

  原来他们俩从大学开始就在一起了,一路上都承担了很多的压力。大学毕业之后,俩人约好跟父母坦白这件事情,没想到双方父母都气得跟他们断绝了关系。

  从此之后他们俩东拼西凑本钱,一起到昆明打拼做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有了这笔钱,这对情侣就跑到大理这个世外桃源,租了一块地开起客栈,再也不用遭别人的白眼

  “没办法咯,要活得自在只能靠自己。”

  L 说得很轻松,我很羡慕他们这么坦诚地面对自己,这么确定地知道“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茶桌上的朋友们也是一样,各自在世界的一个角落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不用跟别人解释什么博得认可,更不用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他们的亲身经历组合在一起,似乎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

  “陀螺青年”是一个伪命题,无论什么情况下,你始终都有的选。

  ▼

  其实我们最想要的,是摆脱对陀螺状态的焦虑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很羡慕尺度的作者袁艾家,同样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却每年都能完成好几个出游计划。

  问及秘诀,他的答复:“确定你真的想做的那件事,然后为这件事理财存钱,挪留时间,就一定可以实现。”

  正如腾讯金融科技总裁、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闫敏在《新周刊》提供的一个新策略

  “如果依靠工作拥有美满人生是一种‘战略’,那么忙碌之余,去了解思考如何投资、理财,就是第二战略。”

  理财对于我们而言,太重要了。如果你没时间研究理财,给你推荐一款省心省力的理财服务——腾讯理财通 “爱定投”。(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里面的基金产品非常丰富,最棒的是可以设置每周/每月,定期自动买入相同金额的定投产品。分批买入,风险相对分散,即使面对市场波动,也可以不断摊薄成本。

  这种定期扣款,强制储蓄方式,等过段时间都会让你惊讶,原来自己默默存下了不少钱。

  好的理财产品有时就是你的一个小 back up、小惊喜,可以让你在某个时候回过头来发现,所有时间都是有价值的。

  一起放下焦虑,踏步去做吧。事情一定比想象容易

  ?点击这里,摆脱陀螺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