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疫苗事件:骂完丧心病狂的人,我更加心疼他!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疫苗事件:骂完丧心病狂的人,我更加心疼他!

2018-07-24 21:31:42 作者:花瓣志 阅读:载入中…

疫苗事件:骂完丧心病狂的人,我更加心疼他!

  作者:古蒙儿

  这两天

  疫苗安全事情,揪疼了很多人的心

  当造假的疫苗

  一次次被扎进了孩子们身体

  我听过最心酸一句话

  是来自一位父亲

  有了孩子以后,好像突然就有了软肋

  只是,我没有当好他的铠甲

  言语中,有些无奈,也透着心痛

  有谁能想到

  坏人会如此没底线

  连给孩子的疫苗,都能造假

  我们也不敢去设想

  如果底线能一再地被侵犯

  那么,以后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

  或许,在如今的社会

  缺的不是财富,而是良心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笑

  在今天,“金钱至上”,何为良心?

  其实,不是没有了良心

  也不是没有了国魂

  因为,除了个别坏人

  曾经,还有这样一个人

  他曾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

  研制了中国第一支狂犬疫苗、牛痘疫苗、白喉疫苗和青霉素

  因为他

  沙眼的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因为他

  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

  还是他

  在中国最需要科研人才时候

  放弃了哈佛大学优越的科研条件待遇

  毅然投身到中国医学建设中去

  带领着中国的医学队伍,打了一场又一场防疫胜仗

  1934年中央防疫处群体技术人员合影留念

  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没有人去提起他

  天天对各种热搜、头条张口即来的我们

  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叫汤飞凡

  一位真正的英雄

  也是中国最厉害的“防疫之神”

  1897年

  汤飞凡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书香世家

  汤氏祖辈多是读书人,不善理财

  故而,到汤父这一代的时候,已是家道中落

  或许,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从小他就目睹了穷苦农民的贫病交迫

  学医救人的梦想

  就这样,在一个孩子的心里悄悄萌芽

  6岁那年

  汤飞凡就读于何忠善创办的义塾

  汤何两家是几代世交

  何忠善之子何键与汤父更是交往甚密

  小时候的汤飞凡,天赋并不过人

  但是倔犟好胜的他,学习极为刻苦,所以进步很快

  那个时候,何键早把一切看在眼里

  他打心里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

  不仅,有时间特意为飞凡辅导功课

  更是在连得3女之后,向汤家提出将其中一个女儿许配给飞凡

  小学毕业后,

  因为没有学医的机会,汤飞凡考入了甲种工业学校

  两年后,湘雅医学院成立

  汤飞凡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素怀学医之志的少年

  二话不说就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工科

  报名投考医学院

  那一年,他正好18岁

  与鲁迅先生不同的,

  他们一个是弃医从文

  一个是弃工从医

  但无论是哪一种选择

  都是他们认准的路

  这条路上,不只有自己,更有家国天下

  7年的寒窗苦读

  汤飞凡不仅顺利毕业

  而且还获得了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据说,医学院的淘汰率极高

  首批学生到最后毕业时,仅剩下了10个人

  那一批毕业的学生中除了汤飞凡,还有张孝骞教授等多名医大家

  湘雅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合影

  20世纪初,是病毒学的拓荒年代

  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都相继在病原菌方面重要突破

  不甘落后的汤飞凡

  立志也要让中国在细菌学和传染病方面有所成就

  所以,当同学邀请他一起开业行医时

  他选择了赴美,去哈佛深造

  走到人生的岔路口

  其实大多数时候

  我们都知道哪条路会更好走一些

  之所以会为了“选择”去纠结

  一定是你知道

  有一条路,你想走,但不好

  大多数人

  会选择了更容易的那条路

  但汤飞凡

  却选择了最难走的那一条

  因为他明白

  当医生救的人有限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一种预防病菌方法

  那他救的,将会是亿万人

  在哈佛医学院

  汤飞凡是第一个投身病毒学研究的中国人

  3年的学习结束

  导师非常赏识他的能力

  极力挽留汤飞凡留在美国

  面对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心

  那时的汤飞凡不会想到

  一封国内的来信,会打破他在美国的这份平静

  写信的是汤飞凡的老师颜福庆

  信中,老师没有向他许诺什么“优厚的条件”

  只是如实写出了当时中国医学所面临的困难

  希望他回来,为国家添一份力

  看完信后,汤飞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祖国召唤

  是他长久以来,牢记于心的使命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29年春天

  学成归来的汤飞凡回到上海

  出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

  说是细菌学副教授

  可那个时候,他们连像样实验室都没有

  为了勉强装备一个实验

  汤飞凡把自己的显微镜都捐了出来

  右为汤老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实验室里

  汤飞凡带领自己的团队

  推翻了日本科学家野口英世的研究

  汤的结论一下子惹怒了日本人

  (野口英世当时宣称发现了沙眼的病原体—颗粒杆菌

  日本人对他们的成果引以为傲)

  一时身处风口浪尖的汤飞凡

  并没有因为舆论退缩

  而是潜心研究3年

  用严谨理论和实验成果彻底证实了自己的学说

  最终获得了国际认可

  而日本的野口英世

  则悄无声息地被移出了细菌学教科书

  曾经励志要让中国在世界上有所成就的轻狂少年

  终于用事实实现了当初的誓言

  但这一切,对于汤飞凡来说,只是个开始

  在他心里,比起一时的荣誉治病救人才是他一直坚持的理由

  实验室里的汤老

  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

  按理说,以汤飞凡当时的工作经历学识背景来说

  完全可以待在上海的租界里悠然自得的生活

  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来说

  继续搞研究本来就是他们的工作

  但汤飞凡却不

  他偏偏跑到一线的救护站,治病救人

  汤飞凡说

  “不是命运,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身材小,炮火打不中我,我最适合做这个。”

  说的轻描淡写,其中的曲折担心与苦累

  或许只有汤飞凡的妻子何琏才能体会

  (汤飞凡当时医学院毕业后

  与何家三千金中的二小姐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为了支持丈夫决定

  何琏放弃了上海租界中有洋房、有汽车的优裕生活

  随丈夫汤飞凡,一起到艰苦的大后方工作

  汤老一家三口

  8年抗日,3年内战,整整11年的时间

  他在炮火连天的环境

  研制出了拯救无数战士生命的青霉素

  期间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

  上海沦陷后,英国曾对他发出邀请

  能够继续专心自己的研究当然好

  但是汤飞凡知道,他肩负责任,不能离开

  其实,生活待他不薄

  每一次的离开、留下,都给了他一个看似更好的选择

  毫无例外

  每一次,他都选择了最难的那一个

  战争期间瘟疫猖獗,

  汤飞凡再次带领队伍,重建中央防疫站

  位于昆明西山附近中央防疫处实验楼

  从青霉素、到牛痘苗、狂犬疫苗、

  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

  ……

  汤飞凡研制疫苗的速度震惊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

  在他的研究成果下

  中国彻底消灭了天花

  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整整早了16年

  工厂设备或许简陋

  但我们的科研水平却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这样的人才,如果没有意外

  一定会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1954年

  战火风起云涌渐渐平息下来

  汤飞凡终于可以重拾他中断多年的研究梦

  分离沙眼病原体

  一晃多年过去

  57岁的汤飞凡

  不再是少当益壮的小伙子

  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时间从未改变他的志向,只有岁月沧桑容颜

  汤老在做沙眼病分离实验

  他用整整一年的时间

  和助手采集了200例典型病例样品

  又用一年的时间,在无数次失败中摸索经验

  终于,他成功分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

  被汤飞凡命名为TE8

  结果刚出来的时候

  有人劝他马上发表论文

  不能被别人抢在前面

  抱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汤飞凡没有听劝

  而是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

  冒着失明的危险,坚持40天内不做治疗

  收集了可靠临床资料

  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

  这次突破,不仅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更是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对于有如此突出贡献的人

  英国著名李约瑟博士曾评论汤飞凡说

  在中国,他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汤老与国外专家

  无奈,有时候,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愿

  后来,因为莫须有罪名

  他受到了各种批判

  这位生来傲骨的科学家

  不愿无端受辱

  在1958年9月30日清晨

  61岁的汤老,选择了自杀

  从此,他的名字不再被提起

  之前与他合作的某位同事

  (劝他早点发表论文的那位)

  包揽了原本属于汤老的所有荣誉

  1980年

  当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向中国发出邀请

  希望汤博士能够参加1982年举行的国际眼科学大会

  才知道,原来汤博士早已离开了

  (原本,IOAT还打算将汤飞凡推荐给诺贝尔奖

  只是诺贝尔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

  奖章被别人代领

  妻子何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1986年,何琏与汤老的学生一起写信向IOAT求助

  要求还汤飞凡一个公正

  几个月后

  IOAT发出回应表示

  真正的获奖人应当是汤飞凡

  为了澄清事实

  IOAT重新制作了一枚奖章

  在这枚奖章上,抹去了别人的名字

  只留下了汤飞凡三个字

  离开多年的老科学家,清白终于被洗刷了

  在1992年国家发型的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

  其中有一枚,是属于汤飞凡的

  后来,越来越少的人提及他的名字

  只有2003年非典的时候,有人感慨

  如果非典有他,一定不会这样

  再以后

  好像除了医学专业的学生

  再没有人记得这位老人

  对不起,汤老

  我不得不承认

  如果不是因为关注疫苗

  我可能还不会知道你

  未来得及对昨天生日的你

  说一句生日快乐

  时代热闹,我们太健忘

  我们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忘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们忘了家国面前,舍利取义!

  我们忘了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真的很抱歉

  今天,以这样的方式认识

  也谢谢

  直到今天

  还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绝对相信

  因为有你

  因为有和你一样的人

  世界,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喜欢这篇文章,那你就关注花瓣志吧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